罗隐的一首哲理诗,最后14个字人人会背,堪称经典

城瑞评历史 2024-05-27 06:40:19

晚唐之时,有一位才子罗隐,他的诗才横溢,但命运多舛,常被世人遗忘在角落。罗隐之才华卓越,著述浩繁,一生诗篇无数,然而时光荏苒,散佚之作亦不在少数,现存诗篇约五百首,对现代人而言,亦堪称丰硕。

罗隐之生涯坎坷,他多次踏上科举之路,却屡试不爽,名落孙山。要知道,唐代科举选拔之严苛,非比寻常。罗隐虽有旷世之才,却命运不济,数十载的奋斗终究付诸东流,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昔日孟郊,四十余岁始登科,已是人生暮年,却豪情满怀,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佳句,对人生充满期待。相比之下,罗隐却报国无门,科举无望,其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可想而知。

正是这般的困境,让罗隐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让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和认知。他洞察人性,掌握得恰到好处。罗隐曾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蜂》,短短二十八字,字字珠玑,堪称经典。此诗表面看似描绘蜜蜂,实则寓意深远,蕴含着罗隐的自喻与讽喻。每次品读,都让人感慨良多,下面让我们一同领略这首封神之作的韵味吧。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无论是在广袤无垠的平原之上,还是在险峻挺拔的山巅之巅,风光总是如此迷人,令人流连忘返。而蜜蜂们,则像是被这美丽景致所吸引,成群结队地飞舞在花间,忙碌地采集着花粉。它们穿梭于百花丛中,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原,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有它们勤劳的身影。

诗中的前两句,用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蜜蜂的生活状态。那些“不论平地与山尖”的广阔空间,仿佛成了蜜蜂们自由翱翔的舞台。而“无限风光尽被占”则更是将蜜蜂们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美丽的世界之中。这种直白的描述,既展现了蜜蜂的勤劳与忙碌,又为其后文的深刻寓意做了铺垫。诗的后两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短短的十四个字,不仅道出了蜜蜂的辛勤付出,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劳动与收获的深刻思考。蜜蜂们采得百花,酿成佳蜜,然而这甜美的果实,究竟是为谁而辛苦,又是为谁而甘甜呢?

在这首诗中,罗隐巧妙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通过描绘蜜蜂的生活状态,引出了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他笔下的蜜蜂,既是辛勤的劳动者,又是人性的化身。它们不做作,不刻意雕饰,就像是那些为了生活而默默打拼的普通百姓。而那些占据高位、手握权柄的达官显贵,则像是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他们肆意剥削底层的劳动人民,使得社会充满了不公与黑暗。罗隐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蜜蜂的勤劳与美丽,更通过蜜蜂这一形象,揭示了人性的丑陋与社会的黑暗。他的诗歌语言优美、用词得体、逻辑清晰,同时又不失风格与特色。他能够写出如此深刻透彻的诗歌,与他的人生境遇是分不开的。他的诗歌,既是对人性的剖析,也是对社会的讽刺,堪称是咏物诗的代表作,也是讽刺诗中的精品。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