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大明湖畔‘夏雨荷灯’点亮冬夜,成为趵突泉迎春花灯会备受追捧的‘明星’”“亮相于粤港澳大湾区超级灯会的江畔簪花女神栩栩如生”……春节期间,四川自贡彩灯匠人李贵华每每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他参与制作安装的彩灯项目获得追捧,都会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振奋:“办灯会、做彩灯,各地都会首选自贡团队,新一年又有得忙喽!”
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的自贡彩灯,有着“天下第一灯”的美誉。今年,为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全国各地大型灯会争相亮相,凭借流量与热度脱颖而出的网红灯组接二连三,一场场令人震撼的光影盛宴背后,火爆“出圈”的还有执掌“天下第一灯”的自贡彩灯工匠们。
“工艺越来越繁琐,但难不倒我们”
入园游客7天累计近50万人次,门票收入6800余万元,位列四川全省文旅领域榜首,且遥遥领先——这个春节假期,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无疑是“顶流”般的存在。作为2025“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自贡灯会特别推出“点亮中国灯”国家级灯会灯彩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全国15个省市、47件精美绝伦的彩灯作品集中展示,被环绕其中的巨型“齐天大圣”灯组,则将自贡彩灯“高大新奇特、形色声光动”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了解到,每一件流光溢彩的自贡彩灯,都需要经过图纸设计、美工放样、钳工立体造型、焊工固定灯架、电工串灯引线、裱糊工分色裱糊、美术处理等程序,且保留着彩灯匠人纯手工制作的传统。身着科幻机甲、脚踏七彩祥云,高度达18米的“齐天大圣”,未见任何支撑点,似比萨斜塔般倾身俯瞰,目光坚定、威风凛凛,引得不少游客长久驻足欣赏,成为本届自贡灯会的“爆款”。
“倾斜度对于内部钢结构的重心力点要求极高,需要在不暴露任何外部支撑的情况下完美还原设计图效果,制作过程着实不易,最终在专业建筑结构专家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对于自贡彩灯产业而言,每年的自贡灯会更像是严苛的“期末考”,李贵华是承接这组彩灯项目灯企的钳工班组长,从业20余年,他越来越感受到自贡彩灯“基于传统又紧随现代”的变化与“生长”,“工艺越来越繁琐,但难不倒我们”。
匠心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每一盏彩灯都要经过成千上万道工序的打磨、每一道工序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技术要求,尤其需要制灯匠人的细心和耐心。”自贡青年彩灯艺术大师王鲁是齐天大圣灯组的幕后指导,他告诉记者,做彩灯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三五年制作经验很难完成,“就拿钳工来说,小到钢丝的弯度比例,大到整体的轮廓造型,每一个细节都需严格把控,否则就会有损彩灯的美观程度”。
早在1964年春节,自贡首届春节灯会亮起,这座以盐业、化工、机械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市,就与灯结缘。也正因为工业门类齐全,自贡彩灯能工巧匠云集。由彩灯文化孕育而成的“彩灯工匠”劳务品牌,与自贡城市名片“中国灯城”融为一体,凭借独具匠心的彩灯“非遗”技艺,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和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高峰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足迹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个月,全国灯会彩灯传承交流活动在自贡举办,自贡市副市长周耘介绍,近年来,随着彩灯文化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壮大,自贡已拥有彩灯关联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近60亿元,占据国内85%、国外92%的市场份额。自贡蹚出了一条“文化塑品牌、品牌促产业、产业带就业”的文旅类劳务品牌发展新路。
“依靠匠心传承,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今天的自贡彩灯,随着更多主题元素融入、更多声光电技术运用以及AI等科技赋能,已然进入万物皆可成灯的“4.0”时代。过去20年间,王鲁亲眼见证了自贡彩灯在传统设计、制作、展出等环节上的优化升级,并不断“出圈”“出海”。“自贡彩灯的走红,得益于行业内众多创新因素的驱动,彩灯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更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他说。
期待新生力量加入
今年,自贡灯会围绕乙巳蛇年的应景之作“青城双姝”迎来超90万人次打卡。温婉端庄的白娘子、俏皮灵动的小青,让不少游客感叹“如此高大的彩灯,从皮肤到妆造竟能栩栩如生”。这背后,自贡彩灯的裱糊工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按照设计图纸,用绸缎进行分色分段裱糊,剪口、打胶都很讲究。”56岁的邱美英从服装制衣转行进入彩灯行业,从事裱糊工作已经30余年,去年还被评为第三十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优秀裱糊工,在她眼中,这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但从业者老龄化的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去年各地都在办灯会,各个工序环节的人手明显供不应求”。
产业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作为支撑。2018年,自贡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华彩灯学院,开设彩灯制作、设计、管理3个专业,以及“探秘匠心”等28门彩灯研学课程。同时还组建了万松涛、邓培林等彩灯艺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起“徒-工-匠-师-家”五级彩灯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本科-大专-中职”四级彩灯人才梯度体系,“政府-院校-基地-企业”四位一体的彩灯人才培训闭环,年培训彩灯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为“彩灯工匠”劳务品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春节灯会到主题灯会,市场火热带来订单增多,节后又有很多人因项目需要奔赴各地。”王鲁所在灯企的设计师办公区域,犹如色彩缤纷的童梦乐园。“彩灯相关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灯企,我们的设计师团队也越来越年轻化”。但即便如此,王鲁还是感到自贡彩灯行业“老人退得太快,新人进得太慢”,他热切期待更多新生力量加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