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浓厚情感色彩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元节不仅融合了道教、佛教的信仰元素,还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祖先的敬仰与追思之情。
中元节的氛围庄重而肃穆,传递着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过往的怀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不妨借助经典的古诗词来寄托我们内心深处的哀思,让情感在诗意中得以抒发和沉淀。
01
《醉和顔美中元夕绝句》
宋·赵釴夫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
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释义:
每年人们都期盼着在中秋佳节团圆相聚,好在能于诗意与酒意中享受。不要说清雅的风尚只是捕鱼垂钓,在中元节的夜晚,人们也会跟随世俗,沉浸在节日氛围中,难以入眠。
02
《中元日赠张尊师》
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释义:
偶然来到人间正逢中元节,若不向道观敬献就没有闲暇之日。在寂静的道观中默默地焚香,知道尊师在遥远的地方遥拜玉京山。此诗描绘了中元节时在仙观焚香的场景,表达了对张尊师的敬意。
03
《中元夜步月》
明·杨慎
步月寻幽兴未休,蒹葭苍苍水悠悠。
一声鹤唳惊寒梦,万点萤飞照夜流。
释义:
趁着月色寻幽的兴致未减,眼前是苍苍的蒹葭和悠悠的流水。一声鹤唳惊破了寒夜的梦,万点萤火虫飞舞照亮了夜晚的溪流。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营造出中元节夜晚清幽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04
《中元夜看月》
唐·罗隐
朦胧南溟月,汹涌出云涛。
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势来牛斗动,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头把白醪。
释义:
朦胧的南溟之月,从汹涌的云涛中浮现。月光下射,仿佛照到长鲸的眼睛,又远远地分开玉兔的毫毛。其势来时,似牛斗晃动,所经之路越过暗夜高空。整夜瞻望这月光,仰头饮着美酒。
05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释义:
描绘了江南水寺中元节夜晚的景象。在金粟栏边能见到如月中嫦娥般的佳人。红烛的光影中,仙子之态仿佛近在眼前,翠环光芒闪动,可见人潮众多。香飘彩殿,凝着兰麝之香,露水绕着青衣,夹杂着绮罗之人。湘水夜空下,巫峡遥远,沉醉于此,竟不知归向何方。
06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其十二
宋·杨万里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
释义:
杨万里的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月色如霜却不使肌肤生寒,月光如水却不沾湿衣裳。一年未曾举行中元节的赛会,此时正是刚刚转凉还未寒冷的时候。展现出中元节时秋初的宁静与微凉,给人一种清幽而闲适的感受。
07
《盂兰盆道场即事》
明·王彦泓
两月三丧哭不干,雁行相对雪衣冠。
红灯照渡同千盏,翠竹扬旙各一竿。
几处旧家都梦影,一丛新鬼暂盘桓。
他生未必重相认,但悟无生了不难。
释义:
此诗描绘了一幅悲伤而神秘的中元节场景。两个月内历经三次丧事,泪水未干,亲人们身着白色孝服,如雁行般相对而泣。千盏红灯照渡,一竿竿翠竹扬幡。几处旧家仿佛只是梦中幻影,一群新逝的鬼魂暂时徘徊。或许来生未必能相认,但领悟无生之理,解脱也并非难事。整首诗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08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清·纳兰性德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
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
释义:
主人公亲手书写香台上的金字经,只愿能与心爱之人结下来生之缘。莲花漏转动,杨枝露水滴落,似想鉴证这份微小而真诚的心意。想要知道思念之人神伤至极的心境,只能向秋荷倾诉。可西风无情,不管这一池的萍水,只有几点荷灯漂荡。
诗词中的字字句句,宛如逝者跨越生死的低语,饱含着生者无尽的眷恋与怀想。中元之夜,月光如水,让我们伴着清风,让思念化作点点繁星,飞向那遥远的天际,愿逝去的亲人能感知我们的挚爱与牵挂,这份情,永不消散,永恒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