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农村丝瓜络随处可见,有时在路上见到了,都不一定有人愿意弯腰把它捡起。
人们大多是伸出一脚,将它踢得远远的,免得挡路。
但你能想象吗?就是这么个不值钱的玩意儿,被一位90后姑娘打造成国际爆款!
一个普通的丝瓜络,就能卖到131元,年销售额高达3700万!
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平平无奇的丝瓜络,是如何征服欧美家庭主妇的?
一根丝瓜络的逆袭
杨淑娟的家乡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腹地,这里盛产粮食、茶叶、中药材等农副产品。
然而由于交通不发达,这些农副产品长期以来都卖不上一个好价钱。
许多农民辛勤劳作一年,却换不来对应的收入,生活陷入困顿。
2016年,大学毕业的杨淑娟本来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
可但当她看到家乡的农产品滞销、村民增收无门的窘境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萌发:
为什么不返乡创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
说干就干,杨淑娟召集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齐回到了家乡。
他们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观察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寻找商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不起眼的物件,逐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丝瓜络。
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挂着丝瓜络,农户们习惯用它来刷锅洗碗。
它柔韧耐用,曾经还有报道说它有抑菌的功效,但农户们哪懂。
他们只知道这东西不易发霉,刷碗也不沾油,而最让人对它“另眼相看”的,是它不要钱。
在农村这东西简直随处可见,把它扔马路上,都不一定有人愿意花时间弯腰把它捡起来带回家。
在他们眼中,丝瓜络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件,从未想过它能创造价值,带来收益。
而杨淑娟却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她知道有些国家非常崇尚环保生活,对天然无污染的清洁用具毫无抵抗力。
就比如,有的国家为了环保,从海里打捞出大量动物海绵,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进行售卖。
有的人用它洗脸、洗澡,还有人用它刷碗,像北欧的天然海绵,价格高达170元!
如果这么看下来,丝瓜络柔韧耐用、吸水性强。
既能去油去污,又不伤锅具,完全符合国外消费者的需求。
于是,杨淑娟和伙伴们决定先种植60亩丝瓜,试试国外的丝瓜络市场。
令他们惊喜的是,这些丝瓜络运到国外后,仅用一周就全部售罄!
90 后姑娘的创新路
此后的几年,杨淑娟带领团队逐年增加丝瓜种植面积。
他们深入研究丝瓜的生长规律,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到了2023年,杨淑娟还斥资,建设了一座3000平米的现代化丝瓜络加工厂。
引进先进设备,组建专业团队,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从田间到车间,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一个丝瓜络都要经过精细入微的加工:清洗、漂白、修剪、打磨……
在团队的巧手下,普通的丝瓜络摇身一变,成为了精美的生活用品。
很快,杨淑娟的丝瓜络产品便打入了欧美、东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
在国外的市场上,一个小小的丝瓜络身价飙升,最高能卖到18美元,约合人民币130元。
这个价格,是国内丝瓜络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是什么让一根不起眼的丝瓜络,在国外市场上备受追捧,身价倍增?
这背后,既有东西方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有杨淑娟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推广上的独到之处。
杨淑娟的成功,绝非偶然,她抓住了国外消费者对环保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推广过程中,她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到丝瓜络的独特魅力。
但杨淑娟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销售,要让一个传统农产品走得更远,那就必须玩出新花样!
于是,杨淑娟开始带领团队研发丝瓜络的其他用途。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们做成了60多种丝瓜络衍生产品。
比如,他们研制出的丝瓜络鞋垫,采用特殊工艺编织而成。
不仅透气舒适,还能吸汗防臭,深受外国消费者的喜爱。
再比如,别出心裁的丝瓜络美容刷。
利用丝瓜络的天然纤维,不仅能深层清洁肌肤,还能按摩放松,成为爱美人士的新宠。
此外还有丝瓜络浴球、丝瓜络茶具垫、宠物玩具等创意产品。
每一款都独具匠心,完美迎合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当然,优秀的创意还需要精湛的工艺来实现。
杨淑娟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设计团队。
他们运用现代工艺,将丝瓜络加工成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美产品。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每一道工序,都力求尽善尽美。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杨淑娟的丝瓜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口碑。
杨淑娟的乡村振兴答卷
随着产品热销,杨淑娟的事业版图也在不断扩大。
通过电商,杨淑娟的丝瓜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年销售额突破3700万元。
在自己暴富的同时,杨淑娟也没有忘记自己创业的初心——帮助乡亲致富。
她与当地村民签订承包合同,以"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企业利益与村民们利益紧密绑定。
公司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农民负责种植和初加工,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在杨淑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丝瓜种植的行列中来。
他们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理念。
许多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如今,杨淑娟的丝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万亩,覆盖了商城县的12个乡镇,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创新思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是杨淑娟创业成功的关键。
如果杨淑娟没有发现国外市场的这个"蓝海",如果她没有想到把丝瓜络打造成时尚环保的产品。
那么丝瓜络,可能永远只是中国农村厨房里的一个普通工具。
杨淑娟利用互联网思维,将一个传统农产品推向了全球市场。
她的成功的证明了,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最基础的农业产品,也能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华丽转身,走向世界。
这为广大农村创业者,指明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
发掘乡土特色,推动乡村振兴,是每一个有志青年的责任。
在杨淑娟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投身农业创业的热潮中。
他们以丝瓜络为起点,不断探索农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和精深加工之路……
结语
杨淑娟用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丝瓜络,这个不起眼的农产品背后的商机,用创新的思维将其打造成了风靡国际市场的环保产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独享成功的果实。
而是带动了家乡农民一起致富,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想要真正振兴,就离不开像杨淑娟这样有理想、敢实践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