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说过一句话:未来10年,50% 的人将要失业。
这话看似危言耸听,实则细思极恐。
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取代很多以往由人才能完成的工作。
其实根本不用等10年,活在当下的我们,随时都在面临失业。
还记得网上很火的收费站大姐的故事吗?
河北唐山把一些路桥收费站取消了,本是为百姓做好事,却遭到收费站员工的反对,他们找到领导讨说法,其中有位大姐说:
“我今年36岁了,青春都交给收费了,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新东西了。”
我很能理解大姐的心情,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失业又烧了一把火,能不焦急吗?
转而细想,她的故事听着心酸,但恐怕未来类似的“悲剧”只会越来越多。
曾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年复一年重复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舒适区让我们有安全感,但若从此故步自封,没有危机意识和学习能力,终会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淘汰。
大部分企业的寿命,远远比一个人的工作年限要短。若你再抱着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做到退休,恐怕现实早晚要让你失望。
如何才能避免被淘汰?
鄙人愚见,要想不被淘汰,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打造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的“第二种能力”。
这第二种能力,通俗上来说就是大家常说的“工作外的兼职”,但请不要把学生时代对于兼职的定义挪到工作时代。
学生时代兼职,绝大多数人是赚钱补贴家用的,兼职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提升自己学业能力并没有什么帮助。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把“兼职”跟自己学业或者未来职场规划联系在一起,他们算是很早明白“时间性价比”的一拨人。
作为回馈,在毕业来临的时候,他们会更快切入到心仪的职场轨道,跟同类学生相比,职场起跑线会更占优势。
如果到了职场这个阶段,对于兼职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学生阶段,那基本上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我有一位朋友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因行业洗牌公司倒闭,拖欠的工资也要不回。
我问他是不是打乱了生活节奏,谁知他说我还有兼职收入,就算什么都不干,应付个一两年不成问题。
原来,他从大学开始就坚持写PPT,早就在多个平台兼职PPT设计,卖模板的收入甚至比正职工资还要高,难怪公司倒闭了他还那么淡定。
朋友圈里,总能看到一些不满足于坐办公室拿一份固定工资的朋友,外表看起来沉闷,下班后却干着炫酷的事情,甚至通过兼职实现了财务自由。
拥有一颗善于发现自己的心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微信@我,说看了我的保险文章,给宝宝买了两份保险。前段时间孩子突然查出白血病,真派上了用场了。
她最后还问了我一个问题:“孩子治病,一时半会自己上不了班,有没有在家也能做的工作?”
这个问题我之前跟夫人也讨论过,她的朋友圈里的宝妈们,无非“老三样”:微商、代购、卖保险。
我个人觉得像这位妈妈可以从一些自身原有的工作经验出发,来考虑兼职:
比如说,如果学过财务,可以给小公司代理记个账;会建模的话,可以接3D max效果图制作;会设计的、画画的、写稿的、摄影....都能找到合适的机会。
其实,就是在你的“能力圈”里,找一些外延兼职。
看到这里,比较勤快的人已经开始分析自己到底有什么特长、资源、爱好可以开展兼职/副业了。
如果很不幸的,你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自己还是一无所长,什么都不会的话,那你还可以去学习一技之长。
现在市面上的技能培训班真的很多,只要愿意交点学费,花点时间学习,学门手艺不成问题。
人啊,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培养“第二种能力”的前提:你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作为生活的主基调。
养活自己才是挖掘第二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积蓄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我劝你不要盲目尝试。
有了正职工作,可以尝试从中寻找兼职的灵感和机会,因为大部分的兼职能力都跟自己的主业密不可分。
除了本职工作,你还可以从业余爱去挖掘自己的斜杠潜力。有些事情起初只是兴趣爱好,长期坚持之后就变成了可以当饭吃的特长。
要跨界到完全陌生的领域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要的是你明确的方向,设置目标,刻意练习,打造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每个行业都会遵循“一万小时定律”,“任何人通过十年刻意的练习,都可以成为领域的专家。”
从菜鸟到大神,往往都是下班后每天几个小时的日月积累。
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你手头上的那份工作,而是你的眼界、思维、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