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高手持大刀砍鬼子,被鬼子偷袭枪杀,霍元甲替他报了仇

古今的多少事 2024-11-03 08:58:51
全文共1315个字,阅读时间预计5分钟。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及时带来更新提示。

在中国近代武术史上,霍元甲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武艺著称,更以其爱国精神和正义感被人们所敬仰。

霍元甲以其豪爽的性格,结交了不少好友,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大刀王五。

传奇人物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因其刀法纯熟、德义高尚而被人尊称为“大刀王五”。他在北京,以一把重达百斤的青龙偃月刀威震四方,成为了京师名侠,武林宗师。

王五不仅武艺高强,更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根据史料记载,1895年,王五与谭嗣同结识,两人一见如故,遂成莫逆。谭嗣同本人极有风骨,是一慷慨豪迈的旷世奇才,与这样的人物接触,稍有良知者,不可能不受其感染。

而王五虽然是一介武夫,却活脱脱一个从《三侠五义》中跳出来的侠骨与热肠兼具的人物。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是王五镖局的“大客户”,谭嗣同也就因为这机缘,与他成了好友。

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戍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

戊戌变法

1898年,戊戌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与变法。

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

只是,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

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

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悲痛欲绝。

英雄末路

很难说,谭嗣同的死,没有影响王五。

没多久,他就参加了义和团运动,加入了反帝爱国运动的浪潮。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这场运动的主要背景,是列强不平等条约的巨大压力,和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人口增长和资源短缺。

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崛起和政治觉醒的时期。在19世纪的后半叶,列强的武力侵略和强制“开门红利”的压力不断增大。

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并交纳巨额赔款。这一次又一次的屈辱,让中国的百姓感到痛苦和愤怒,心中对外国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强。

在义和团运动中,大刀王五积极投身其中。然而,八国联军入侵后,义和团的神水灵咒未能挡住子弹。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鬼子进城,汉奸带路,包围了顺源镖局。在一场战斗中,大刀王五手持百斤大刀冲向敌人,但最终寡不敌众,被枪杀,年仅56岁。

侵略军将其头颅悬于宣武门城楼之上,以此示威。

霍元甲听闻此事后,决定挺身而出。他冒着生命危险,月夜进北京,盗出了王五的人头,使王五尸首两全。这一壮举,不仅体现了霍元甲对武林同道的深厚情谊,更是对侵略者的有力回击。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英雄似乎都没有好的归宿。这之后,霍元甲在与日本柔道高手的较量中,被日本人下毒害死,逝世时年仅42岁。

霍元甲的逝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当时精武会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爱国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敬献了“成仁取义”挽联,安葬于上海北郊。转年,由弟子刘振声扶柩归里,迁葬于小南河村南。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