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个家庭,考试生涯不顺的哥哥,娶了长相丑陋的妹妹,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虽然说看着有点别扭,但两人婚后非常幸福,而且他们的一个儿子还成了“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这究竟是哪一家?
故事还要从一个叫李殿华的男人说起,他们家在当时是一个中农家庭,主要靠种地为生。每年的收成还算可以吧,正常情况下是能够填饱肚子的。
但要是遇到了不好的时候,那就得每天省着点吃了。
其实说句实话,这样的家庭在清朝末年已经算是不错的,为何?
当然是因为能吃饱饭啊,那时候大概是道光年间,他跟他爹嘉庆都挺勤奋的,处理起政务来虽然没有雍正那么疯狂,但也能算说的过去。
但是勤奋不一定会换来收成,因为勤奋的人可能没有真实本事。
就拿道光来说,面对父亲留给自己的烂摊子,他也解决不了。每天努力归努力,但国家发展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封建王朝的老百姓们生活本来就困难,现在朝廷又不给力,所以更是雪上加霜。
而李殿华他们家现在居然还能吃饱饭,那放到我们如今这个社会,指定已经算得上是小康家庭了。
不过,李殿华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是一个农村读书人,他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家乡中举之后去考进士,当个大官。
要是能谋得一官半职的话,那他们家的日子说不定会有质的提升,为此李殿华努力了大半辈子。
但即便如此,到最后他连举人都没考中。
既然自己不行,那就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下一代了。
当时李殿华育有四个儿子,他心想:“这么多儿子,应该会有一两个能考中进士,当上官什么的吧。”
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李殿华便尽自己最大努力创造条件,培养这四个儿子。
虽然可能性的确大了一点,但让李殿华没想到的是,这四个儿子居然一个不如一个。
这就让李殿华一度怀疑,难道这四个儿子都继承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两代五个男人,没有一个人中举,难道他们老李家这辈子注定都是普通平民了吗?不,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一个女孩儿身上。
李殿华虽然没有读书的天赋,但此人心地非常善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家那时候在村里名声还是挺不错的。
有一天外出的时候,李殿华在路边看到了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很明显,她被父母给抛弃了。
孩子是无辜的,也很可怜,于是李殿华就把小女孩抱了回去。
回去之后李殿华知道为何孩子被抛弃了,因为她得过天花,样貌严重被影响。虽然说好了,但还有其他病继续在折磨她。
李殿华懂点医,最后在他的努力下,小女孩从死神手中逃过了一劫。
看到小女孩恢复健康后,李殿华很是开心,并顺带把她收留了。就这样,李殿华又多了一个女儿。
让李殿华没想到的是,小女孩李氏不仅非常懂事,而且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老李家找了一个童工保姆呢。
就这样,孩子们一天天都长大了,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在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处中,李殿华的四儿子李文安逐渐跟李氏看对眼了。这个李文安跟他的父亲一样,虽然还没有考取功名,但却是非常善良。
他并不会带着某种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身边人,所以他逐渐爱上了勤劳善良的李氏,并且温柔以待。
李氏见状也很是心动,没过多久,两人便形影不离。
但有个问题就是,李文安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会不会同意。
因为李氏不仅长得不漂亮,而且还有一双大脚。
女人脚大在我们如今看来并没有什么,但那时候不行啊,许多人认可的就是小脚。其实脚太小了才不好看,什么事都是有度的,不能做得太过分了。
儿子的想法李殿华已经猜到了,其实他没有什么意见,首先他也不在乎样貌什么的,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收留李氏。
其次李氏也是一个心善之人,这是李殿华非常满意的一点。
于是经过父亲的同意后,李文安终于娶到了自己中意的妻子,从此他们家也踏上了正轨。
李文安35岁那年时,他终于在乡试中脱颖而出了,实在是太不容易了。之后他在40岁那年考中了进士,这下他终于有官做了。
李文安考中的同时,还有一个人跟他一起考中了进士,谁呢?后来被誉为“曾剃头”的曾国藩。
其实最初的时候,曾国藩读书也挺笨的,背了一晚上的书都没背过,结果房梁上的贼听了几遍就背过了,这实在是太讽刺了。
不过李文安一眼就看出,这曾国藩不是一个普通人,将来必是万人敬仰的大才。虽然现在他还没有发光,但迟早有一天会的。
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们有出息,李文安就让长子和李鸿章跟着曾国藩学习了。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知道开头说的那个“晚清四大名臣”是谁了,就是后来纵横官场的李鸿章。
这也多亏了李文安慧眼识人,要不然李鸿章后来很难有那么高的成就。
虽然说各方面成就不如自己的儿子,但李文安那时候名声非常好。他做官清正廉洁,绝不收受贿赂,还是方圆百里之内的孝子。
有人说,李文安后来之所以考中进士做了官,多亏了他老婆李氏旺夫。
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他们家成功得到了善报。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李殿华当初因为好心收留了丑陋的李氏,所以后来他们家迎来了善报。
我们虽然无法预测后面的事情,但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虽然不一定每件好事都能带来善报,但至少我们至善至良,我们永远传播的是正能量。
假如李殿华当初没有收留李氏,那后来怎么会有闻名古今内外的李鸿章?他们李氏家族又怎会因此改变命运?
所以不要抱怨自己还没有得到善报,可能是你做的善事还不够多。
不过李文安去世比较早,他才活了50多岁,而他的妻子李氏就很长寿了,最后活到了80多岁。
李氏这一生可是过得让人非常羡慕啊,尤其是他的儿子们接连得到国家重用后,那真的是每天啥也不干,照样可以衣食无忧。
那一年李氏跟着李鸿章一起住,之后李鸿章升职了要搬走。
按照正常情况的话,李鸿章应该把母亲顺便带走,但他没有,因为他的大哥李瀚章接替了他的职位,所以之后李氏由自己这个大儿子照顾就可以了。
走的是自己的儿子,新来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如此幸福的一幕,着实让人羡慕啊。
除此之外,李氏还得到了不少来自朝廷的赏赐。
慈禧太后掌握国家大权后,她开始费尽心思来讨好那些汉人大臣们,怎么讨好呢?先讨好他们的家人。
比如那时候李氏已经快80岁了,于是慈禧太后就让人给她送了不少名贵的好东西,比如玉如意、人参等。
李氏去世后,朝廷还专门为她写了一道圣旨,也就是让官员们去送一送老太太,尽是一些面子行为。
不管怎么说,李老太太这一生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被抛弃了又被收留了,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说完这一家心善之人,然后再简单来说说李鸿章。
按理来说,李鸿章的父母人品这么好,他们的儿子也应该差不多才对,其实并非如此。
比如李鸿章大哥李瀚章那时候有个外号叫“李大架子”,意思就是这个人非常喜欢装,走到哪里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呢。
这样的人啊,人品一看就有问题,也不知道他父母怎么教导他的。
然后就是李鸿章,这个东西更不是什么善茬,他可以说是跟“善良”两个字毫不沾边。
李鸿章自从担任了许多重要官职后,他逐渐被权力和金钱迷惑了心智。他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背地里偷偷捞到了不少钱,不然他死后那么多家产哪儿来的?
据专家们统计,李鸿章死后,他的个人财产据说比大贪官和珅还要多,所以他才是大清朝第一个大贪官。
这个的确没毛病,人家李鸿章不仅贪污国家的钱财,而且还出卖国家的利益呢。只要外国人给他好处,就没有他不敢做的。
李鸿章虽然名声很大,但却是臭名昭著。自从他死后,他的后代就一代不如一代了。毕竟行为不端正,有再多的钱也不是他们能把握住的。
总而言之,教育所得的成果,才是真正留下的宝贵财富。即便是再有钱,没有高尚品行,终究会把钱败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