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毛主席就提出了一个战略,集中兵力,利用地形,坚决的消灭敌人,就是要利用有利的地形,用最小的代价来歼灭敌人,但是如果在同一个地方能够对敌人进行两次伏击的话,那么就需要非常高的的素养了。
在当时的战争中我军的指挥员刘伯承就在七亘村的伏击打出了一场经典的战役,后来还被评为了世界的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在卢沟桥的事件发生以后,我国的抗战就全面爆发了,当时还在陕北的红军就改变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部队在进行了改编之后就直接投入到了战场之上,我军在来到华北以后就快速的建立了敌后的根据地,对日寇的进攻进行一个牵制,再对日寇进行一个消耗,再逐步的进行自我实力的壮大,对日寇实行游击战术。
三七年的九月,日寇对着山西进行了侵犯,我军和国民党的军队在忻口和日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在忻口的战斗中日寇没有达到太大的战果,就直接调转了目标对着娘子关进犯,当时娘子关的位置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娘子关落入到日寇手中的话,那么日寇就在山西东边地区通行无阻了,这时的刘伯承师长带着一二九师直奔娘子关而来,占据有利的位置,针对日寇进行逐步歼灭。

当时刘伯承为了拖延日寇已向西边前进的速度,就派出的三八六旅的七七一团在桃家岭和七亘村这一带对日寇进行阻击,随后又让七七二团去正太路对日寇进行骚扰,在十月二十二号的这天日寇调派了侦察的飞机进行了侦察,他们发现我军在七亘村的位置修建了一个防御的阵地,于是日寇就马上集结了两百多的骑兵对着我军的阵地发动了攻击,日寇发动进攻之后我军开始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日寇炮火的轰炸下,伤亡了三十多人,最后无奈的转移了,而且还联系不到师部了。
在二十五号的时候,刘伯承在失去和七七一团的联系之后就直接带着他的警卫和指挥部的人来到了七亘村这一带来查看地形,并且寻找七七一团的踪迹,在查看地形的时候刘伯承发现了一个绝佳的伏击点,这个位置是和七亘村附近,有着一条不到两米的路,这条路的南边位置有一个大概十多米高的土包,而边北边的方向是一个山沟,这个山沟有着几十米的高度,这个位置伏击日寇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时候的刘伯承收到了情报说,日寇的第二十师团在平定的方向,在他的后面还有着一千多人的运输队,因为上次日寇针对七七一团进行了战斗之后,他们肯定会认为我军已经没有战斗力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伏击了,所以刘伯承断定日寇的运输队肯定会从这里通过,于是就做出了具体的伏击安排。
在二十六号天才蒙蒙亮的时候,日寇的运输队真的过来了,在他们的运输队进入到我军设置的伏击圈之后,带着部队在这里伏击的陈赓直接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枪声响起之后,日寇运输队中的马和骡子直接收到了惊吓到处乱窜,这下子就让这条不到两米的路变得水泄不通了,而日寇的火力在这种局面下肯定发挥不出来。
见到这样的情况下,陈赓就直接命令战士向着日寇运输队的中间位置扔手榴弹,日寇被炸得找不到北了,日寇最后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往回逃走了,在这次的伏击中我军歼灭了日寇三百多人还有许多的物资,这些物资里面还包括了两张日寇的军用地图,而我军付出了十多人的伤亡。

在这里虽然第一次打胜了,但是在娘子关的战斗却以失败告终的,当时防御娘子关的卫立煌在丢了娘子关后直接找到了刘伯承,卫立煌直接劝刘伯承赶紧撤离吧,而刘伯承却是没有这样做,他知道日寇拿下娘子关后肯定会对国民党军队进行追击,另外日寇的运输队在七亘村被我军伏击之后,他们肯定觉得我军不会两次都把伏击点设置在这里的。
在十月二十七号的时候,日寇派了一支队伍来到了七亘村把他们的尸体抬回去,这时刘伯承就按兵不动,在他们把尸体抬回去之后刘伯承就让七七二团的三营继续在这里设置伏击,到二十八号的时候,日寇有着一百多人的骑兵和三百多人的步兵作为他们的先头部队来对七亘村一带进行清扫。
这时三营长王近山看着日寇的一切行动在等待着增援部队的到来,在增援迟迟没有到来的情况下眼看着日寇的运输队就要通过伏击圈了,这时的王近山就直接下令开火了,这次的日寇有了上次的教训之后,他们直接把火力集中在一起进行还击,而后快速的通过了伏击圈,我军最后歼灭日寇一百多人左右,而我军的伤亡在二十多人。

当时刘伯承师长在七亘村两次的伏击在卫立煌看来就是兵家大忌的,在经过这一战之后卫立煌说我军的灵活战术在战场上还是非常的实用的,虽然我军在七亘村伏击不是什么大规模的战斗,但是这样的战斗直接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这场战斗也为世界留下了一个经典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