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璀璨的玉石世界里,石英质玉或许没有翡翠、和田玉那般声名远扬,可它凭借独特魅力,默默在玉石界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石英质玉,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来头。
一、石英质玉的基本定义
石英质玉(英文:Quartzose jade),是一种天然产出且达到工艺要求的矿物集合体,它以石英为主,呈粒状或纤维放射状,是显晶质一隐晶质矿物集合体 。这里面还含有少量赤铁矿、针铁矿、云母、高岭石、蛋白石、有机质等 。主要矿物为隐晶质和多品质石英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由众多矿物小伙伴组成的大家庭,石英是这个家庭里的“大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
石英质玉的硬度在6.5 - 7.0之间,相对密度为2.55 - 2.65 ,纯净的时候它是无色的,但当它和不同的杂质元素,如铁、镍等“交朋友”,或者混入不同的矿物时,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展现出各种绚丽的色彩 ,有清新的白色、绿色,热情的红色、黄色,神秘的紫色、蓝色等等 。
二、石英质玉的形成奥秘
石英质玉的形成,是大自然历经漫长岁月精心雕琢的成果 。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的太古代地层,此后,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 。而在亚洲,喜马拉雅运动让地层发生褶皱、变质、断裂,形成了新生代地层 。在这漫长的地质变迁中,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这两大地质板块不断地运动和撞击 。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石英质玉这个神奇的矿物结构诞生了 。
不同类型的石英质玉,形成方式也各有特点 。比如石英岩,它常常是含有大量二氧化硅的沉积岩,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发生重结晶,慢慢就转化成了石英岩 ;玛瑙的形成,则是在地下水长期浸泡的环境里,通过胶凝作用或化学沉淀,一点一点积累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矿物质的混入,让玛瑙拥有了丰富多彩的颜色和独特的纹路 。
三、石英质玉的主要品种
(一)隐晶质玉石
这类玉石的矿物颗粒特别细小,肉眼根本辨别不出来 。玛瑙就是隐晶质玉石的典型代表,它有着独特的环带、条带状构造 ,颜色丰富多样,从纯净的白色到热烈的深红色都有 。像南红玛瑙,古称“赤玉”,质地细腻油润,是我国独有的品种 ,那鲜艳浓郁的红色,让人看一眼就难以忘怀 。玉髓也是隐晶质玉石家族的一员,它结构均匀,没有条纹和条带 ,常见的有绿玉髓、蓝玉髓 。绿玉髓呈现出不同色调的绿色,微透明至半透明 ,仿佛把春天的绿意都凝聚其中;蓝玉髓俗称“台湾蓝宝”,颜色是蓝色至蓝绿色,颜色均匀,宛如深邃的海洋 。还有碧石,它含有粉砂及黏土矿物,色彩斑斓 ,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 ,就像一幅天然的抽象画 。
(二)多晶质玉石
多晶质玉石里的石英是他形粒状,粒度一般比较大,用10x放大镜就能看到,有的用肉眼都能分辨 。东陵玉,也叫“印度玉”,是含铬云母的油绿石英岩,颜色十分美丽 ,仿佛春天里最鲜嫩的树叶;密玉产自河南密县,有绿、白、红、青、黑等多种颜色 ,每一种颜色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京白玉是一种较纯的石英岩,一般为纯白色,有时带有微蓝、微绿或灰色色调 ,纯洁无暇,宛如冬日的初雪;佘太翠是含白云母和绢云母的绿色石英岩 ,那一抹清新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些玉石常常根据产地来命名 。
(三)二氧化硅交代的玉石(木变石)
木变石也叫硅化石棉,它的原矿物是蓝色的钠闪石石棉,后期被二氧化硅交代,但仍然保留着纤维状晶形外观 ,呈纤维状结构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那些“纤维”细得像发丝,还整齐地定向排列 。根据颜色,木变石在商业上可分为虎睛石、鹰睛石等品种 。虎睛石就像老虎的眼睛,深邃而神秘;鹰睛石则如同雄鹰的眼眸,锐利而坚定 。
四、石英质玉的产地分布
石英质玉的产地遍布世界各地 。在国外,印度、巴西、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等地,都有着丰富的石英质玉资源 。在国内,云南龙陵的黄龙玉,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 ,是大自然馈赠的珍宝;新疆克拉玛依的金丝玉,产于戈壁滩、沙漠等地域,以黄、红、白色为主 ,历经风沙洗礼,独具韵味;辽宁阜新的玛瑙闻名遐迩 ,色彩斑斓,质地温润;河北宣化的战国红玛瑙,色彩艳丽 ,每一块都独一无二 。不同产地的石英质玉,因为地质条件不同,在颜色、质地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
石英质玉,以其多样的色彩、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品种,在玉石世界里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无论是被制作成精美的首饰,还是雕刻成精致的工艺品,它都能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现在,你是不是对石英质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