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奉旨填词的柳永落榜4次,当小小官爱青楼女

猫咪新娘 2023-09-20 20:10:08

你要是皇帝,你最怕什么?

怕底下的人造反对吧!

比如,赵匡胤看新继位的后周皇帝才7岁,就逮准了机会,在正月初三搞兵变,创建了宋朝。

然后呢,为了防止有人学他,一天天的想好多招儿。

咱们都知道,在宋朝以前一直有“里坊制”和“宵禁制度”。

市场和居民区是划片隔开的,每天城管敲暮鼓之后,敲晨钟之前,老百姓是不准出门的。

到了宋朝,这些制度统统取消,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大家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这样就刺激了经济,百业俱兴;

之前因为打仗空虚的国库,早就通过税收填平了,而且越来越有钱了,有钱了干嘛呢?

鼓励大家多动笔杆子,少摸枪杆子,也就是:重文轻武。

甚至到了很夸张的地步。

有文书记载当时的情况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什么意思呢?当状元,比收复国土还有面子。

既然国家放宽考科举的条件,又大力扩招公务员,娱乐活动还这么多,读书、不读书的人都想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为此,柳永还特地写了一篇《劝学文》。

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好学,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当大官;不学,大官家的孩子能变成普通人家。

出身官宦之家的柳永,更懂得这个道理。

所以,这位“三好学生”人生规划非常清晰:要当比他爹三品更大的官。

19岁这一年,柳永进京考科举,经过杭州钱塘,因迷恋秀丽的山水和都市的繁华,滞留了2年。

他写下的《望海潮》,可以说是给杭州打的最大的广告了。

这首词被刻在西湖边的一块石碑上,现在还在呢。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传说,金国的皇帝完颜亮听了这词,直接动了攻打宋朝的念头。

一句话总结柳永的意思:地处东南方的杭州,天然条件优越,处处是美景,家家都富裕,欢声笑语一片。

你是不是想说,写这么长,柳永不就是想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吗?

是的,但是这句话是小他42岁的范成大说的。

既然都到杭州了,不去一下苏州和扬州,可就对不起柳永这个青楼常客了。

所以呢,这一耽搁啊,又是5年的“听歌买笑 ,斗鸡走马”。

同时,柳永的才华与风流一并出名。

咱们说柳公子这个执行力,确实一言难尽。

说是去考科举,从上路到考场,足足7年之久。

柳永在考前就把话放出去了,大家等着向我贺喜吧:

“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

他说,就算天子站在面前也能拿第一名。

结果嘛,可能因为天子没站他在面前,所以他落榜了。

柳永一看这考试结果,一下子怀疑有暗箱操作,一下子怀疑考官不识货,总之就是很不服气,连夜写了首《鹤冲天》发牢骚。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本来吧, 柳永的科举失败,就是因为他的文章“辞藻浮夸”,是皇帝坚决要打击的那种类型。

柳永没考中,还说什么幸好花柳丛中有我的意中人,青春短暂就应该享受风流,宁愿把功名换成一杯小酒,一首轻曲。

颇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滋味。

直到6年之后,酸味淡去,32岁的柳永重拾信心,再次考科举,再次落榜。

其实这一次,柳公子是榜上有名的,怪就怪柳永“太有名”。

皇帝看着柳永的名字,想起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把他除名了。

理由是:“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你不是潇洒快活吗?要什么功名!

一看皇帝是个小气鬼, 柳永这个叛逆劲就上来了。

柳永,在家族中排名第七,也叫柳七,本名叫“柳三变”。

从此,他就打着“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旗号,穿梭于花街柳巷,帮歌妓们填词赚钱。

倍受世人歧视的歌妓们,感激柳永的尊重和理解,都争着抢着跟他合作,一回头就能涨不少身价。

当时的妓院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可是呢,粉丝越多,柳永就越不甘心,还是觉得有点功名更光彩。

话说“事不过三”,落了2次榜,这第三次考科举,得找个人壮胆。

结果就是,大哥柳三复考中了,35岁的柳永第三次落榜。

没道理啊,柳永是柳三变,不是叫柳三落。

又是在6年后,41岁的柳永决定再考最后一次。

难以想象,还是落榜。

柳永非常非常生气,连夜离开了京城这个伤心地,写了一首《雨霖铃》告别相好多年的歌妓虫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说,秋后的蝉叫得好凄凉,小船催着出发,我们含泪对视,说不出来话,这一去千里,也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还是在这冷清清的秋天。

谁知道我今晚酒醒的时候在哪里呢,以后遇到什么良辰美景也都是虚设了,我对你无尽的思念,又上哪儿去说呢?

接下来的10年,柳永在陕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地走走停停,填词为生。

柳永51岁这年,把持朝政的太后死了,皇帝当家做主第一件事情就是“开恩科”,也就是举办特别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并且标明了,会特别照顾那些考好多年不中,年纪大,家里穷的考生。

柳永一听:这不就是在点我了吗?赶紧就拉着二哥柳三接一起去考。

然后,这一次终于终于中了,二哥也中了。

虽说只是封了个七八品的小文官,对柳永来说也是来之不易,喜悦不已。

老规矩,先跟老相好道别,这回这个歌妓是谢玉英。

柳永承诺:等那边安顿好了,马上就回来接你,这首《蝶恋花》你可收好了,这就是证据。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朋友们,这最后一句,你们没少用来说情话吧。

柳永说,“我站在高楼上被风轻轻地吹,景色很美,心情一点都不美。本想喝个酩酊大醉,发现喝酒也没啥意思。”

“因为思念你,即使变得日渐消瘦又憔悴,我也不会懊悔。”

柳永去杭州上任的路上,经过苏州,求见刚刚被贬当市长的范仲淹;

人家和皇帝一样喜欢雅词,觉得柳永写的词过俗,所以并没有理会。

老了老了、奋发图强的柳永,不管是在杭州市当县官、还是在舟山市当盐监,既有业绩又有民心。

再后来的十几年,柳永在职场上一直没啥起色,小打小闹的,最高也就做到了六七品的官职。

70岁的柳永在江苏去世时,官职是“屯田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粮食局副局长吧。

后人说,写诗就像写作文,正儿八经的比较官方;写词,就像写日记,更真实也更随意些。

“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

这一句评价可以看出来,“词”这个东西,雅俗共赏,那么,你喜欢柳公子的词吗?

好了,这期“情场得意,官场失意”的柳大词人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

关注我,咱们下期讲“似曾相识”的宰相---晏殊。

2 阅读:41

猫咪新娘

简介:只关注热点,只产冷鸡汤,冷静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