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军手中大放异彩的日制八八式高射炮

爱大菠萝 2024-12-09 13:41:17

上世纪30~40年代日本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已经规模装备部队的性能落后于时代(在亚洲战场已经足够了),少量先进的武器由于缺乏迫切需求无法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也得不到进一步技术升级,随着战况发展导致原本先进的武器落伍了,日本的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就是其中一款。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八八式高射炮在志愿军手中却大放异彩,充分说明了人比武器更重要。

博物馆中的八八式高射炮

一、研制背景

日本对军事新技术一向比较关注,一战中欧洲战场军用飞机的大量应用以及高射炮的发明,日本军方都在密切关注两者的价值。此外在青岛战役时,面对德军少量的侦察机,日军表现出力不从心。战后日本决定研发专用的高射炮(不是一战时期拿陆军小炮简单改造的那种),1922年在法国的帮助下研制出大正十一式75毫米高射炮,但该炮精度不佳,射高只有6700米,而上世纪20年代战机已经可以飞到7000米以上的高度,所以日本陆军在1925年下达了新型高炮研发命令。

大阪兵工厂承担了研发工作,该厂在大正十一式的基础上参考了英国维克斯76毫米高射炮的特点,最终通过提升初速、弹道性能、增设尼康产光学瞄准镜等方式,研发出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这种高炮成为日本陆军服役数量最多、时间最久的大中型高炮。八八式高射炮可以打到9100米的高度,从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来看,八八式防空炮的技术水平属于世界一流水平,当时的轰炸机等飞行高度不超过9000米,能够比较容易被驱散编队。

日军八八式高射炮部队

二、火炮数据

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主要性能:全重2450公斤,炮管长3312毫米(倍径44倍),口径75毫米,高低射界0°~+85°,方向射界360°,炮弹重6.54公斤,炮口初速720米/秒,对地最大射程14800米,有效射高7250米,最大射高9100米,最大射速20发/分。标准炮组12人,最少需要4人才能完成基本的防空射击操作,进入阵地从行军状态转入作战状态需要大约10分钟准备时间。

该炮使用一个五脚炮架,行军时可分别向前后折叠,炮管也能适当收缩,减小整体尺寸。拖曳行军时需要在炮架两侧安装一对橡胶轮,进入射击状态时需要移除才能展开炮架。部分高炮还设置了橡胶轮胎底盘,专用于卡车拖曳行军,由九六式6轮卡车拖曳。

该炮的缺点是无防盾和制退器,身管强度较低,再加上相对重量较小,所以射击后坐力较大,最大射速也仅有20发/分。该炮落后的瞄具也很难对付轻便灵活的战斗机或快速轰炸机。此外由于该炮自身弹道性能的限制,虽然日军在战争中期专门为高炮部队配备了97式机械齿轮计算机和警戒雷达,但也很难提升其防空效率。

该炮在上世纪30年代还是挺先进的

三、改进情况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随着盟军步步紧逼,日本不得不将大量八八式高射炮部署到本土防御,不过在飞得越来越高的盟军轰炸机面前已发挥不了什么作用,B-29重型轰炸机基本都是万米的巡航高度。

虽说防空已经不够用了,但是日军很快发现该炮的炮口初速度较快,可以用来反坦克作战,八八式高射炮发射反坦克弹药时对早期型号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能够造成很大威胁。此外也被改装成坦克炮,增强坦克的作战能力,其产物就是四式中战车。

战争中日军发现该炮具有对地面装甲目标的攻击力后,专门为其研发了95式和1式两种穿甲弹。

解放军装备的八八式高射炮

四、装备情况

虽然八八式高射炮性能不错,但是直到二战爆发前日本都没有十分迫切的防空需求,因此这款火炮的产量都不大。二战爆发后想加快生产已经来不及了,资源根本不够用,因此就算加急其总产量只有约2000门,与世界其它著名火炮动辄上万的产量相比就差得远。

抗战初期和日苏诺门坎冲突中,中苏没有多少适合八八式高射炮对付的大型轰炸机,所以这种曾被日军吹嘘为亚洲最强的高炮并无用武之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的B-17、B-24重型轰炸机往往在高空飞行,八八式高射炮落后的瞄具难以快速锁定,因此该炮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绩也不突出。战争后期B-29重型轰炸机袭击日本本土时,八八式高射炮更是因射高不足外加引信效果不佳而难以支撑,以至于只能攻击因受伤而降低高度的目标。

太平洋战场上的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战役,日军将部分八八式高射炮运到岛上担任反坦克任务,同时吸取了以往的作战经验,将火炮阵地设置在交通道路300~400米的距离上,利用伪装躲过空中侦察,在近距离发起突袭,提高命中率。塞班岛战役中日军第25高炮联队第6中队用2门八八式高射炮曾先后摧毁6辆谢尔曼坦克,硫磺岛和冲绳战役中美军坦克的战损率接近6成。

八八式高射炮前往天安门接受检阅

二战结束后,解放军在东北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八八式高射炮及其配套设备(四式远程警戒雷达等),用这些装备组建了第一个高炮团,并在随后的战斗中震慑了试图轰炸被解放城市的国民党军战机。此外也用于对地支援,摧毁了不少国民党军永久性工事和堡垒。

开国大典时,八八式高射炮作为防空军方队通过天安门检阅,并在之后马不停蹄地加入到北京的防空队伍中。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严重缺乏防空武器,只能以早已过时的八八式高射炮对付世界上最强的美国空军。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用八八式高射炮击落击伤了十多架美军F-84喷气式战斗机,当时采用的是近乎同归于尽的近距离搏斗方式。在后续的战斗中,志愿军甚至用八八式高射炮击落了多架美军B-29重型轰炸机(美军屡屡将B-29重型轰炸机作为对地绞杀武器,其飞行高度较低)。

志愿军用落后的八八式高射炮击落美军F-84喷气式战斗机和B-29重型轰炸机,充分说明了武器固然重要,但使用武器的人更重要。以至于不少日本战史研究者得知此事都被震撼,并由此彻底认识到志愿军才是世界陆军的真正巅峰。

5 阅读: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