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中,统治阶层最忌惮的那些大问题中有一个就是“女主临朝”,不仅是因为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中是僭越,更因为历史上有很多祸国殃民的妖妃作为先例。
然而并不是所有临朝称制的女主都是能力不足的,比如历史上最有名的掌权女主中,史上第一位太后吕雉和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干的就不错。
但就算她们掌权期间的成就再好,去世后也是要被清算的,不过这两位的身后事却是天差地别,吕雉死后吕家几乎被灭族,但武则天不仅保全了武家,武家人甚至地位还不低。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截然不同的区别呢?自然是因为武则天在去世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自己和整个武家,那她到底比吕雉多做了什么?
身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吕雉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尊贵了,更何况她还是刘邦的糟糠之妻,早在刘邦还没有起家的时候就嫁给他了。
后来在刘邦逐鹿天下的时候,吕雉更是为他照顾全家老小,可以说就算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因此吕雉在刘邦那些大臣们心里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
这也就导致了刘邦去世之后,没人觉得吕雉以太后的身份摄政有什么不行,也正是因为这种纵容导致了后来吕氏乱政,人们却没办法和执掌大权的吕雉抗衡。
因此矛盾不断积累,吕雉活着的时候不能对吕家做什么,但是等她去世之后就开始对吕家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清算。
这场“诸吕之变”波及的不止姓吕的男子,那些嫁进皇亲勋贵家中的吕氏女子也都被诛杀,甚至就吕氏女所生的孩子都没被放过,比如吕雉妹妹嫁给樊哙后生的儿子樊伉就被杀了。
那么吕雉这个权倾朝野的太后的身后事为什么如此凄惨呢?其实就是因为吕雉虽然在位的时候权势滔天,但是她却没怎么安排过自己的身后事。
吕雉掌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保障吕家的利益必然是要实行一些措施的,比如前文提到的让吕氏与刘氏联姻就是,但这些事却让她得罪了不少人。
首先,吕雉跟刘邦的其他儿子和他们的母族那是势不两立。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差点就被刘邦废了,那吕雉肯定不乐意并且因此记恨在心。
刘邦在世的时候她还是不敢动手的,因此等刘邦一死,吕雉马上就开始对自己的那些眼中钉们下手,不仅以“人彘”之刑残忍地虐杀了戚夫人,还毒死了她的儿子刘如意。
这些毒辣的手段就连酷吏都不一定会用,你说朝廷大臣们和汉室宗亲们能不记恨她的残酷么?虽然不敢表现出来但心里还是恨的。
除此以外,吕雉擅自给自家人大肆加封也让人们极其不满,因为要知道刘邦生前曾立下过“非刘不王,非功不侯”的规则,可吕雉却视若无物,大肆分封吕家子弟为王为侯。
她这么干惹恼那些勋贵侯爵们不乐意了,他们的王侯爵位都是通过功绩得来的,但吕雉这帮亲戚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其实吕氏家族惨遭灭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吕雉对自己的身后事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来得及安排,权力交接产生了一段正好能让人乘虚而入的真空期。
她只是认为吕家和刘家联姻后繁衍几代就成了彻底分不开的两个家族了,但却没想到自己根本等不了那么多代,要是她去世之后吕家就没有顶梁柱了,而她又没选出自己的接班人。
以上种种行为导吕雉在朝廷里树敌众多,她活着的时候,大家可能还忌惮她的权势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等她一死,那些被她得罪过的人可就不客气了。
功臣集团和刘姓诸侯王迅速联手对吕家进行清算,整个吕氏家族几乎被满门抄斩,没几个人能逃过,吕氏家族在吕雉去世前后的境遇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
同样是权倾朝野的女人,吕雉掌权期间仅仅是以太后身份自居,甚至都没想称帝篡权,但是武则天的野心可就大多了,她可是直接登基称帝了的!
然而人们却不难发现,尽管当时有不少人对于武则天称帝这件事极其反对,但是武则天的下场可谓是非常好,虽然被逼退位,但人们对她却依旧恭恭敬敬。
不仅如此,就连武则天提拔起来的那些武氏子弟的地位也没什么大动荡,不仅有武三思这个权倾朝野的存在,就连武则天的侄孙女也是唐玄宗后宫里地位堪比皇后的武惠妃。
武家这种和吕雉死后吕家的处境完全相反的境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就是因为武则天不仅地位高,她的政治智慧也是比吕雉更加完善的。
首先,武则天在掌权期间虽然也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和清洗,但她的手段相较于吕雉来说就温和得多了,武则天巩固地位主要靠的是提拔和重用心腹。
虽然她也杀人,但更多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个人恩怨,与吕雉残忍杀戮是完全不同的,至少不会让人太过寒心,甚至还会照顾权贵,这样一来人们对她也就没那么恨了。
再说了,武则天掌权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和民生的改革和措施,这都是顺应历史潮流和民心所向的好事。
她重视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这些措施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百姓既然能在她手下过得安居乐业,国家也繁荣昌盛,那能不拥护她么?
吕雉掌权期间是人心尽失,而武则天则是在朝廷里赢得了人心,这就是根本区别,因此她死后整个家族不仅没被清算和打压,反而还得到了照顾和重用。
除此以外,相较于吕雉来说,武则天在权力控制上还有一点做的特别好,那就是在去世之前已经安排好了自己身后的权力交接。
在意识到自己的年事已高后,武则天就开始安排继承人,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就将武氏子弟立为太子,而是按照血缘关系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显和李旦先后立为太子。
这就意味着虽然武氏权倾一时,但是在武则天去世之后皇权还是会还给李唐皇室的,这种清醒的选择极大安抚了那些支持李唐复辟的人。
更何况武则天对自己去世之后的政治局势也是很有先见之明,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本事她比谁都清楚,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们需要有人辅佐才能坐稳皇位。
所以她提前就安排好了一切,让朝廷里的大臣们都听话帮太子立威,其中就有她提拔上来的武氏子弟,这样一来就培养出了她儿子对武氏的信任和依赖。
所以即使武则天去世,武家失去了最大的倚仗,但却并不像吕雉那时候一样顶梁柱塌了,因为武家有不少能撑起事的接班人,李显继位之后对母亲选出来的那些武氏重臣也很重视。
由此可见,武则天的政治远见和手段是要更加高明的,不仅没有将臣子权贵得罪死,还给武家留了足够的余裕,实在是非常聪明。
所以说武则天能成为史上唯一的女皇是有原因的,光看她这周全圆滑的手段就能想象到她当时是如何在大权在握的情况下将反对的浪潮压制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