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许世友举枪欲枪毙亲叔叔,母亲出面求情,后来如何收场?

绿海看历史 2025-01-11 03:27:50

1953年的一天,时任山东军区司令的许世友将军向中央军委提交的回家探亲的申请终于得到了批准。自从参加革命离开家乡后,他就很少回来,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惦念年老的母亲和淳朴的乡亲们。然而本该温馨的回乡之旅却因为许世友的亲叔叔许存礼的到来变得剑拔弩张,盛怒中的许世友将军更是拿枪对准了叔叔。

许世友,原名许仕友,字汉禹,1906年2月2日出生于湖北麻城的一户贫农家庭。为了他将来能有一技傍身,8岁时被父母送入了少林寺学武,习得了一身好武艺。在一次下山探亲时,正好撞上了仗势欺人的地主恶少,失手将其打死,被迫逃离家乡,后到吴佩孚的部队当兵。出身贫苦,再加上父亲早逝,许世友自幼就为了生活苦苦挣扎,对万恶的旧社会充满了憎恶。1926年受到共产主义影响的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为了国家、民族而战斗。

许存礼虽然是许世友将军的叔叔,但二人的思想观念完全不同。与许世友家的贫困不同,许存礼家中略有资产,但为人却冷血无情且阴险狡诈。在哥哥去世后,为了防止嫂子一家拖累自己,就与其断了往来,哪怕嫂子哭着求他看在哥哥面上帮忙,他都无动于衷。后来通过贿赂他当上了国民党的保长,行为更加无所顾忌,欺压弱小,鱼肉百姓,乡亲们对他恨之入骨。更无情的是,他竟然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嫂子和侄子。

1927年,许世友带领农民自卫队参加了由潘忠汝、吴光浩等人领导的黄麻起义,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的第一枪。之后,又为大别山第一支红军的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国民党反动派对许世友恨之入骨,但他常年在外,行踪不定,反动派也拿他无可奈何。

为了泄愤,同时引出许世友,反动派将目标许世友的母亲。好在许母事先得知了消息,带着全家人躲到了深山老林里。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本可以逃过一劫的许母因为担心儿子下山打探消息,正好撞上了反动派。为了逼迫她说出许世友的消息,那些惨无人道的刽子手将雨点般的皮鞭落在了这位瘦弱的老人身上,许母被打的遍体鳞伤。

难以置信的是,许存礼竟然也在施暴的人群中。为了得到徐世友的消息,拿到高昂的赏金,许存礼屡屡针对许母,浑然不顾血缘亲情。一次,许存礼带队去抓捕许世友,幸亏许世友的两个警卫员拼死相护,许世友才能安全脱逃。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存礼又投入了日军的阵营,成为了日军中的一员,做起了卖国的勾当。1938年,许世友奉命回家乡打游击,建设抗日根据地。许存礼得知后,就让人用假消息将许世友骗到了日军的埋伏圈。幸亏革命经验丰富的许世友察觉到了不对劲,这才逃过了一劫,但许多随行人员都不幸牺牲。许存礼的身上沾满了革命英雄的鲜血,许世友对这位亲叔叔早已恨之入骨,但因为时局动荡再加上不对的纪律,他一直没有机会找许存礼算账。

直到1953年探亲。对于这次探亲,徐许世友满心期待。母亲为了他进过监狱,被敌人残忍折磨,还整日提心吊胆。如今母亲年纪已大,身患各种疾病,但他因为工作却不能陪伴母亲,心里非常内疚。对于乡亲们,许世友也是无比感激,当年乡亲们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给他们送吃送穿,还掩护他们转移。正是因为乡亲们无私的奉献,革命队伍才能不断壮大。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许世友此次归家做足了准备。他不但带着两个炊事员,还自掏腰包买了许多肉等稀罕物资,准备在村里大摆宴席,答谢乡亲们。归心似箭的许世友拒绝了县委领导的邀请,直奔村里。看见乡亲们的那一刻,舟车劳顿带来的疲惫感全部化为了欣喜。他和乡亲们亲切的寒暄着,一时欢声笑语不断。

突然,许世友看见了隐藏在人群最后面的许存礼,满腔怒火瞬间爆发,直接拿出了一把枪顶着许存礼的头,扬言要枪毙了他。关键时刻,许母跪地求情,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因为这个罪人毁了自己的前途。看着泪流满面的母亲,许世友终于清醒过来,他交代当地领导一定要按照法律严惩许存礼。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