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年时,我们渴望拥有一个知己,尽管不能时刻相伴,但能够产生淡淡的共鸣。
心力交瘁时,有个人懂得我们,与他相处时,无需言语,一切困惑都会释然。
正如张爱玲所说:“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最美好的一面。”
然而,许多人担心异性之间的知己关系难以维持,不进则退。
还有人直接否认,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友谊。
但是,冷静观察会发现,异性知己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建立长久而心灵契合的关系。
方式一:
理解人性,待人有所保留。
守住人品底线,与异性知己建立长久关系
俗话说:“亲近成灾。”如果距离太近,我们会看到彼此的不完美,也会干扰对方的家庭和事业,引发各种不愉快。
更重要的是,过度暴露自己的一切会给自己留下可被利用的把柄。一旦发生争执,对方可能利用这些把柄来对付我们。
在《鹤林玉露》中有一个故事。
南宋时期,有一位官员名叫韩璜。他在钱塘一带任职时,喜欢去青楼交际,与一些歌妓交朋友。
久而久之,他与一个美貌的歌妓关系密切,甚至为她写诗并亲自伴舞。
后来,韩璜升任提刑官,而这位歌妓嫁给了番禺的官员王铁。
王铁因为不当行为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而朝廷派遣韩璜去巡视。
到了番禺,韩璜摆出了严厉的姿态,记录下了王铁的种种不法行为。
有一天,王铁邀请韩璜到家中共进晚餐。从隔壁饭厅传来了优美的歌声。
韩璜听后心情激荡——这首歌就是他当年写的诗。他推测唱歌的女子应该就是他视为知己的歌妓。
根据社交规则,韩璜跟着歌声,尽情畅饮,并扮成舞者陪伴歌妓舞蹈。
但在醉酒后,韩璜被人们扔到了码头,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柄。
韩璜败露了自己的丑闻,因此被其他官员弹劾,失去了官职。而王铁却毫发无损。
哲学家庄子曾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相似的。作为爱侣,我们会珍惜婚姻;作为父母,会关心自己的孩子;作为成年人,我们会努力赚钱并帮助他人,但不会为了一个知己倾尽所有。
按照人性的规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并非坏事,反而是好事。
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方式二:
保持人品,做人有底线。
守住人品底线,与异性知己建立长久关系
人性固有,而人品是通过后天的修炼得来的,也需要平时注意和坚守。
有句话说得好:“人与人的关系始于外貌,敬重于才华,契合于性格,长久于善良,最终在于人品。”
若我们保持良好的人品修养,即使遭遇再多的诽谤,也能保持清白无瑕。
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严蕊的女子,由于家境贫寒沦为官妓。
根据当时的制度,官方要举办重要活动时,官妓们会出场唱歌跳舞,为活动增添色彩,与此同时,任何官员都不得与官妓有染。
台州的太守唐仲友对严蕊非常关爱,每次活动都安排她参加。
在活动中,唐仲友和严蕊互相赋诗,互相欣赏。严蕊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报酬。
尽管彼此互相关怀,但唐仲友坚守官场规矩,而严蕊也内心渴望脱离风尘,出嫁成家。
然而,冷不防地袭来了困扰。作为浙东常平仓的朱熹听闻唐仲友与严蕊的关系,加上过去双方的矛盾,他联合了其他人,控告唐仲友,并逮捕了严蕊,迫使她认罪。
虽然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罪名,但严蕊始终坚持不为所动。无论遭受何种酷刑,她只是一直说:“对唱歌供职、吟诗共饮并无其他事情。”
几个月后,严蕊依然坚守初衷,唐仲友被洗清了“莫须有”的罪名。
在宋孝宗的干预下,严蕊被释放出大牢,提刑官岳商卿取消了她的官妓身份,让她可以自由地嫁人。
有诗曰:“白面秀才落得争,红颜女子落得苦。宽仁圣主两分张,反使娼流名万古。”
在异性知己之间,难免会有流言蜚语和误解。如果我们的人品有缺陷,不仅会失去朋友,还可能破坏彼此的家庭和事业。
保持良好的人品,与任何人交往都没有关系。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从生活实践出发,在交往中我们要能对家人交代;尽量与一大群人聚会,避免单独见面;在经济上保持清晰的账目,帮助是帮助,借钱是借钱;在日常交谈中,关心和理解对方,而不是言情调侃。
方式三:
最后,严蕊留下了一首词:“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守住人品底线,与异性知己建立长久关系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异性知己相较于朋友更特别,但比伴侣之间的感情淡薄一些。它包含了悲欢离合和独特的风景。
即使分开时也会怀念,回忆是美好的,无法抹去。
也许,就像《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那样,你相信它的存在,它就真的存在;你不相信,那它就不存在。
如果你遇到了知己,请珍惜这段缘分,并学会如何相处。
虽然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但我们应该有追求完美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