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与武则天冲突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唐周嬗代是中国中古历史由贵族中心走向寒族中心、由武人政治走向文治的重要事件,对唐代社会影响深远。
裴炎帮助武则天执掌了政权,但是之后却发生了冲突,最终导致被杀死。
那么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国唐代社会前期,武则天执政后,曾于690年九月,改李唐王朝为大周。
高宗去世前后的政治格局自永徽六年(655)武则天立为皇后,到弘道元年(683)高宗驾崩,唐中央政治格局发生了与太宗朝完全不同的变化。
一是在宰辅集团中山东人士势力上升,但仍以拥唐势力占主导武则天在皇后废立之争中获胜后,干预朝政,重创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势力,使关陇贵族集团在权力中枢的力量被消灭。
从高宗去世前任命的宰相来看,除核心人物裴炎是关陇残余外,其他诸人多为山东人士,在废立之争中,应属拥武一派,但反对贵族集团把持政权,并不能说他们就是武则天党与。
当武则天的权力与李唐皇统发生冲突时,他们就自然地站在了李唐皇室一边、
麟德元年(664)后,武则天完全控制了高宗,此一时期,武则天大开选举,拔擢寒族,援引亲信,实力大增,代唐的趋势已初现端倪。
弘道元年(683)l2月丁巳(4日),高宗驾崩。中宗主政、以裴炎为首的宰相群体辅政的权力格局形成。
这种格局对武则天柄政构成了制约,皇帝和宰相只是在“军国大政有不决者”的情况下才请武则天裁量。
从制度层面看,武则天已不能直接插手朝政,失去了继续执政的理由。
表面看,裴炎这个奏请只是在中宗即位前数天内的权宜行为,其实应有更深层的原因,裴炎不满中宗“圈弱”是一个主要因素。
而担心中宗亲豫后可能造成后族一关陇大贵族韦氏家族的崛起,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应是另一重要原因,这从后来裴炎在中宗被废事件中的表现就可看出端倪。
无论裴炎如何考虑,奏请武则天宣令中书、门下的后果却是严重的。
其一,它突破了高宗遗诏的限制,使武则天清除了执政的制度障碍,又不授人反对的口实;其二,使武则天执政成为成例,不可控制,“政事咸取决焉”。
中央政治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作为宰辅的裴炎在政治上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也是中宗被废的重要原因。
中宗时当青年,气血方壮,徒有皇帝之名,政事决于母后,又受宰辅制约,心中不满,乃至说出激忿之语,都是其心理压抑的自然表现,绝不至有让国韦玄贞的真实意图,对于有丰富从政经验和人生阅历的裴炎来说当不难明白此理。
但裴炎只担忧中宗的任性会损害王朝的制度和自己的利益,而不能洞识武则天的心机,反谋于武则天,定策废立,造成武则天临朝称制,这对于李唐皇权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
中宗被废后,中央权力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皇帝主政、宰相辅政的格局变成了武则天独断的局面,武则天代唐的进程迈出了真正实质性的一步。
要顺利代唐,首先要打击反对势力的中枢,裴武的最后冲突不可避免。
武冲突的性质和影响在唐周嬗代过程中,各种拥唐力量与武氏集团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尖锐的冲突多次发生。
关于裴武冲突的性质,首先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
裴炎是高宗去世时唯一的托孤重臣,于683年12月由侍中改任中书令,宰相议事制度也因其职务的变化做了改动。
按唐制,一切军国大政须经政事堂宰相会议通过,甚至皇帝的诏命制敕也要由政事堂讨论通过、并由宰相副署才能生效。
这就决定了裴炎是宰辅集团的核心,权位之高,无出其右。
中宗圈弱,有利于裴炎巩固自己的权位,然中宗被废后,武则天称制,却使其权势不保。
裴炎依凭制度和宰辅地位,阻止立武氏七庙和诛杀宗室王,抑制着武则天权力的扩张,阻滞了武则天代唐自立的步伐,恰恰表明了这一时期相权与皇权的尖锐冲突。
其次,是贵族与寒族的冲突。
裴炎与武则天的冲突表面看是武后临朝称治而不归政的问题,但其中所隐含的历史文化背景却很深刻,即长期形成的贵族集团与寒族的利益冲突。
裴炎的家族河东裴氏是关陇集团中著名的高门士族,裴炎与武则天一开始应是政治上合作关系。
但当裴炎位居宰相后,他就成为家族在政治上的代表。
关陇集团在权力中枢的力量被瓦解后,特别是中宗被废、睿宗幽居后,裴炎就成为关陇贵族集团残余的代表和保护者。
在中古社会极为重视家族出身的背景下,裴炎也必然要承担起保护家族、阶层利益及个人权位的责任。
武后出身于山东寒族,其母系虽出于杨隋皇族一系,但父系却非贵族。
永徽年间皇后废立之争中,武则天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的强烈反对。
后武则天贬杀了长孙无忌等人,清除了关陇集团在权力轴枢的核心人物。
及武则天柄政,为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大兴科举,拔用新人以取代旧臣,为自己登位作人才上的准备。
但当时的直接后果就是冲击、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利益格局。
裴炎被杀后,关陇贵族残余在武后清除障碍的杀戮中大量遇害,如裴氏家族被杀的有裴居道、裴承先、裴匪躬、裴望、裴琏等,河东薛氏被杀的有薛额、薛绍,河东柳氏被杀的有柳明肃、柳谬等,其他关陇士族的遭际也大致如此。
由此可见,皇统之争背后的裴武冲突,不单纯是拥唐与代唐的问题,还有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即反映了在社会变革之际贵族阶层与寒族的利益冲突。
裴武矛盾冲突在唐周嬗变中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唐周嬗变的过程前后数十年,大致以高宗去世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前一阶段,武则天虽然掌握了对朝政的处分权,但其权位还时时受到威胁。
高宗去世,唐周嬗代才真正进入实质性阶段。
为了维护李唐国脉,李唐宗室和各种拥唐势力对武则天进行了多次反抗,影响较大的有裴炎对武则天的斗争、684年徐敬业起兵和688年越王贞、琅琊王冲等宗室王的反抗。
在这些反抗中,对武氏代唐威胁最大的当是裴炎的斗争。
与徐敬业起兵和越王贞、琅琊王冲起兵反抗的区域性特征不同,裴炎反对武氏代唐的斗争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的特点。
他既在制度的层面对武则天进行强有力的牵制,又保护拥唐势力免受戕害,使李唐宗室和拥唐势力从朝中到地方形成相呼应的整体。
裴炎在政治上的权威地位也决定了在他周围能汇聚一大批拥唐的人士,成为各拥唐反武势力的核心。
裴炎下狱后,大批官员冒死营救。武则天杀裴炎,使原宰辅集团瓦解。
裴炎被杀后,武后完全控制了朝堂形势,以裴炎被杀为标志,朝中反武势力的核心已被瓦解,朝堂中已无人敢表示不同政见。
在稳定了朝堂后,武则天又以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30万大军击败李敬业,其地位空前巩固。
在此后几年里,地方上的各种拥唐反武势力因缺乏朝内强援而被各个击破。
到载初元年,武氏顺利称帝,完成了唐周嬗代。
综上所论,在整个武周嬗代过程中,裴炎与武后斗争从实质上说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政治斗争,影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