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关于老僧人的视频,却意外地在这个喧嚣的场域里,激起了阵阵涟漪。
有人感动,有人质疑,有人嘲讽,这名老人77岁,栖身于太行山悬崖上的清圆洞寺,13年苦修,独自一人守护着这座900年历史的古刹。
他并不是得道高僧,也不是有什么任务,而他只是这古老寺庙的孤独守望者。
视频让他从山里的小众世界,一下火到了网上,也让他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风烛残年的守护
在山西的太行山上有座清圆洞寺,这座寺庙依靠悬崖边,且位置偏僻,再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很少有人会前往。
而这座寺庙却有了九百年的历史了,曾经香火旺盛的古寺,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了,尽管从外部来看,寺庙的墙体修缮过,但是内部其实已经早就破败不堪了,寺内空空荡荡,遍地碎石,用“荒凉”两字形容在合适不过了。
可是谁能想到,这里竟然还住着一位77岁的僧人,他是这座古寺的唯一守护者,而且他也不是在此修行的,可他却在这孤独的断崖上度过了13年的时间。
他并没有住在宽敞的禅房中,而是住在寺庙旁边的一个简陋的山洞里,他只用捡来的塑料布遮住了洞口,抵住寒风,尽管他知道没用,可是还是这样做了。
山洞内空间不算大,也就只能放下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霉味,简直不敢想象他是怎么生存13年的。
这位老僧人在山洞中睡得是土炕,上面盖着破被子,他的身体也不好,长期都是拄拐走路,屋内的物品都布满了灰尘,他常年披戴着线帽和厚厚的衣服,天冷了就在被窝里取暖。
日常饮食也只是掰碎的月饼和馒头,甚至不舍得一次性吃太多,这种没有水,没有电的日子与原始生活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尽管自己的日子再苦,他还是默默守护着这座古寺,定期都会修复破损的墙壁,清理院内的杂草落叶。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但是他始终坚持着守护这座古寺,仿佛这就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般。
孤独山崖上的修行
老僧人独自一人在这荒凉的山崖上坚守了十三年,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要知道,这位老僧人也是正常人,他也会感到饥饿,感到孤独,但是他之所以留在这里,是因为他心中对佛法的信仰,对这座古寺的责任。
这种信仰在他心中,不仅是支撑他走下去的精神支柱,更是能够洗涤他的心灵提升自我,尽管自己的身体再差,他每天都会诵经念佛,将自己的全部生活奉献给了佛法修行。
责任,是他坚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他觉得守护古寺是他的责任。
在他心中,这座古寺不仅是建筑,还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这座古寺的文化和历史,所以他希望能够把它保护好。
在这位老僧人的心中,他又何尝没有想过离开,他也知道,离这不远的地方有个香火旺盛的朝阳寺,而他的师傅也在那里,在那里自己的生活肯定会更好。
但是他不舍得,舍不得离开这座古寺,他希望自己能够等到一位接班人,延续自己身上的职责。
老僧人的修行,并非脱离现实的苦行,他也会为生活琐事而烦恼,也会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担忧,他并非无欲无求,他也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他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他心中对信仰的执着,对责任的坚守。
网络舆论下的众生相
老僧人的故事在网上火了,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被他的坚守所感动,有人对他的处境表示同情,也有人对他的选择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指责。
网络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七情六欲,很多人觉得老僧人过得太苦了,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认为,真正的修行,应该是不执着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专注于内心的修行,他们觉得老僧人执着于守护古寺,是“自找苦吃”,没有真正的“看破红尘”。
但也有关心他的声音,这些人为老僧人的处境深表同情,觉得他年老体衰还能够坚持下来是真的不容易,他这样的人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关心。
还有一些网友对老僧人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既然选择了苦修,就不应该寻求外界的帮助,他们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能够忍受一切苦难,不应该依赖外界的施舍,甚至一度觉得老僧人的行为与他“修行”的身份不符。
网络舆论的喧嚣,反映出人们对“修行”的不同理解,也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
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老僧人进行评判,有人则以同理心去理解他的处境,并给予他支持和帮助。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键盘侠们的肆意评论,对老僧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些恶语相向的人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僧人也是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需求。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被断章取义的诗句,并不能成为他们肆意评判他人选择的挡箭牌。
老僧人住在古寺,是因为信仰和责任,但他也要生活,他缺吃少喝,但是他又不得不找个地方躲避风雨,这些并非奢求,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不少人觉得他是在装腔作势,哗众取宠,这番话不仅伤害了老僧人,还冒犯了人们的信仰。
这些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苦行,一种表演式的自我折磨,但是他们忘记了真正的修行是内心上的净化和提升,并非外在的形式和表现。
更有甚者,将老僧人的困境归咎于他自身,认为这是他“业障”所致,而这是无稽之谈,更是对老僧人雪上加霜。
将一个老人的苦难,归咎于虚无缥缈的“业障”,不仅是对老僧人的不尊重,更是对因果论的曲解。
这些网络评论,暴露了部分网民的无知和冷漠,他们不了解老僧人的真实处境,也不愿意去了解,他们习惯于用标签化的思维去评判他人,用简单的标准去衡量复杂的世界。
生命的意义在悬崖峭壁上绽放
老僧人的选择,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但他的坚守,却展现了另一种生命意义:在困境中,坚守信仰,承担责任,活出自己的价值。
这位年迈的老僧人,他不是超人,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老人,但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生命的顽强。
在困境面前没有放弃和退缩,老僧人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古寺,也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结语
老僧人的故事,或许只是这潮水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很快就会被新的浪花所淹没,但他的坚守,却像一座灯塔,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照亮着前行的方向。
他并非圣人,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责任的担当,以及生命的意义。
他的经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无权评判他的选择,也无法替他分担苦痛。
我们能做的,是给予他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是关注那些像他一样,默默坚守,默默奉献的人们。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