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张作霖墓地:破败寒酸,张学良至死没来祭拜,令他抱憾终身

沛芹搞笑 2025-02-22 20:46:38

张作霖,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人物,草根出身,一穷二白,靠着胆识和智谋,一路逆袭,捞得自己的队伍,成为奉系军阀的掌门人,统治大半个中国,名震海内外。

他一生娶了六房妻妾,生下八子六女,家族庞大。在他的领导下,奉系军阀势力不断壮大,几乎控制着整个东北的军政。

入关夺取北洋政权后,也曾在整个中国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显赫一时。可这位大人物,一生风光无限,却死于一场最卑鄙的谋杀。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的专列驶到皇姑屯时,一声巨响,连带着桥墩被日本关东军提前埋好的炸药炸得粉碎。

张作霖被炸得飞了起来,当即重伤,被抬回沈阳大帅府,很快身亡。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日本关东军这一卑鄙的行径,不仅结束了张作霖辉煌的一生,也彻底改变了东北的局势。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悲痛万分。在张学良心中,父亲戎马一生,为东北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必须给他一个风光的葬礼。

于是,张学良托人四处寻找,终于在辽宁省抚顺市东北部的大伙房水库东北岸选定了一块地,准备在这里修建一座豪华的墓园,也就是后来的“元帅林”。

为了修建元帅林,张学良几乎倾其所有,不仅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还耗资无数。

从1926年开始,到1929年落成,历时3年。墓园整体风格完全仿照明清皇陵,从陵前大拱门到墓室,共设三道门。

墓室的建筑格局更是完全按照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剪橼斗拱,前立墓碑,后设汉白玉龟趺。整体金碧辉煌,气派非凡。

而在这三年间,张作霖的灵柩一直停放在沈阳大帅府东花园花厅内。等待入土为安。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元帅林即将竣工之时,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日本关东军大举入侵东北。短短4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张学良被迫流亡海外,张作霖的灵柩也被日本人转移到了奉天东郊的株林寺。

这一放就是6年。6年间,张作霖的灵柩被弃置在寺庙内,无人问津。

直到1936年,张作霖的旧部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们觉得不能让老帅的灵柩再这样放置下去了。

于是开始四处奔走,企图回到东北为老帅修墓。当时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东北,他们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他们的枪口上跳舞。

关东军高层担心此举会引起舆论争议,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东北的统治。

于是他们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不允许张作霖葬入元帅林;二是必须在日军的全程监视下才能下葬。

面对这两个条件,张作霖的旧部百般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为了能让老帅入土为安,他们只能答应了日军的这两个条件。

最终张作霖被葬在了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南驿马坊村,张氏墓园。这里本是张作霖为母亲和原配修建的墓地。

就这样曾经风光无限的“东北王”,没能如愿葬入自己精心修建的元帅林。而是和原配赵氏合葬在了这座简陋寒酸的墓地里。

张学良作为张作霖最宠爱的儿子,在父亲死后却至死都没有来祭拜过父亲。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张学良不是不想来祭拜父亲。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对父亲怀着深深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被迫离开东北,开始了漫长的流放生活。他先后被蒋介石囚禁了一生中几乎最宝贵的37年。

直到1959年,才获得自由身。这期间的颠沛流离和人生巨变,让他无法亲自为父母扫墓祭拜。

尤其是在被蒋介石囚禁的那37年间,张学良完全失去了自由。他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又怎么能去祭拜父母呢?

在获得自由的这23年间,张学良曾经多次表达过想要回到东北为父母扫墓的心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都未能如愿。

他当时已经入美籍多年,想要回东北需要美国政府批准。中美之间对于台湾问题始终存在分歧,美国政府不可能同意他回大陆扫墓。

即使张学良本人能够回到大陆扫墓,他当时已经年逾古稀。东北与台湾又隔着茫茫太平洋,往来不便。

如果一定要来回奔波,对于年迈的张学良来说也是身体负担过重。张学良至死都没能亲自为父母扫墓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无论如何这份遗憾都将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的描述过程,来自于素材整理,无不良引导!如对事件存疑部分,请随时间联系,后即该删除或是作出更改。

0 阅读:131

沛芹搞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