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我叫李秀梅,今年52岁,企业退休,每月有3200退休金;老伴比我大3岁,在事业单位工作,月收入7500,独生女儿在外地结婚有娃。
来自李秀梅的讲述,真挚而又温暖。
我和老伴结婚二十多年,一直跟公婆居住在同一社区,一碗汤的距离,彼此好相互照应。
年轻时,婆婆帮我带女儿,我们上班忙碌时,一天三顿都在公婆家吃,感觉很温暖幸福。
婆婆是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一辈子没有上过班,也没有收入,对我上班拿工资很羡慕。
逢年过节,我给婆婆发红包,平时也会给她零花钱,可婆婆舍不得花,到最后都给攒着。
公公是单位中层领导岗位退休,有福利,有退休金,在家是最高权威,说一不二。
也许,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男人挣钱养家,女人操持一家人的生活起居。
公公的收入也都交给婆婆打理,但婆婆也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总说要攒着养老。
勤快而又温和的婆婆,一夜没有睡醒走了,公公觉得自己一个人的日子孤独寂寞。
身边好心人给公公介绍住家保姆,不知啥缘故,公公对这个保姆非常上心。
不仅给她买各种新款服饰,还主动给红包,单位组织的老年人活动,都带着一起去。
这不大年夜的,保姆找借口回家了,我和老伴在公公家陪着他。
公公给我们扔过来一个重型“炸弹”,高调宣布他要再婚了,说保姆对他是真心真意。
我家老伴和大姑姐一下子就急了,生活里,那么多老人被骗的场景脑补眼前。
公公却不给他们说话机会,说自己的事自己能够做主,老年人也有“真挚感情”。
看着他们之间各自说着各自的理由,我怕大过年的再吵起来,动了手,那就不好了。
我拉老伴让他先静下来,好好听听公公怎么说?看看公公和保姆到底走到哪步。
公公说保姆给他洗脚,擦洗身体,平时做饭都是按照他的口味,还经常给他按摩。
老伴问公公过年给保姆多少红包,买啥衣服首饰了没有?
公公说这是他的私事,别人无权过问,再说,即使受骗他也愿意。
大家听完公公的话语都沉默了,知道他被各种承诺和“糖衣炮弹”给俘获了。
好在公公手里也只有退休金,存款和其他贵重东西都在我们手里。
大姑姐想发火,老伴也想跟公公嚷几句,可这些真的就能打消老人内心的渴望?
人老了,说句实话,不在乎物质,而更在乎陪伴和温暖的守候。
我们平时各过各的日子,公公独自由保姆陪伴,难免会被有心人算计。
退休后,我时常会买些食材到公公家看看,一是看看保姆对公公如何;
二是看看公公跟保姆间的相处,外面流言很多,但也属于常态。
有几次,我去公公家,保姆在阳台打电话,她以为自己声音小,我却听的一清二楚。
还有一次,我实在听不下去,就偷偷地把手机放在阳台一个花盆里,录下她的聊天。
现在正好让公公亲耳听听,他心心念念的人,对他是真心,还是算计。
虽然这样的现实对于公公来说,是一种很残忍的打击,但到了关键也要让他知道。
身边有个老人,就是这样被自己的保姆把存款取走,还差点把房子也过户了。
这件事还是公公在饭桌上说起来,当时婆婆还在世,说男人一辈子都“天真”。
公公为此还跟婆婆闹气,说自己就不这样,凭啥把自己一辈子挣来的钱都给别人花。
这才过去几年,人到晚年,有些事情,也许真的由不得自己。
在孤独寂寞中,总想抓住身边能够带给他温暖的人,即使付出一切,他也不觉得啥。
公公内心的孤寂,让他对保姆的依赖,说到底,是我们做子女的忽视老人的情感需求。
老伴和姑姐一晚上都在商议着换保姆,而这些根本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拿出在公公家偶尔录制的几段声音,让老伴和姑姐听过,我觉得有必要让公公知道。
但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要学会曲线救国,对老人太直接,他们面子上接受不了。
表面上,我让老伴和姑姐假装同意公公再婚的想法,而我再跟公公说录音的事情。
等公公情绪平复,躺在摇椅上看春晚,我坐到他身边,轻声细语地跟他闲聊。
让公公自己说出他跟保姆之间的“幸福相伴”,我才能让他看清楚,事情的真伪。
就在公公说的开心时,我把录音打开,给公公戴上耳机,让他独自听听到底是咋回事。
果不其然,公公越听身体就越坐起来,听完之后,把耳机还给我,默默地走回房.
我也跟着走进房间,告诉公公,这样的事情,我听到好几次,怕自己误解一直没说。
原来,保姆跟公公之间不过就是交易,她打电话给自己的儿子,告诉儿子不要着急。
保姆说自己正在想办法跟公公领证再婚,这样她儿子一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住进来。
其实,这是很多人常用的套路,跟雇主再婚,这样保姆子女就可以进城居住。
公公有种颓败的感觉,把头埋在自己的手里,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我悄悄地退出房间,让老伴和姑姐给公公一点时间,不要逼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公走出来,跟我家老伴说自己想跟我们一起居住养老。
让给保姆打电话,过完年不用再来了。随后,姑姐说让公公跟她回家居住一段时间。
我觉得这样也好,让保姆与公公见不到面,就这样分开,对谁都好。
看着落寞的公公,我跟老伴说,以后,我们要多些关注给公公,多些陪伴,让公公感受亲情温暖,就不会被那些“花言巧语”欺骗。
一把岁数,遇到这样的事,内心还是很失落,甚至感受到的是打击和失败。
作为子女,在老人养老问题上,陪伴和孝顺都重要,不要一意孤行,跟老人吵架。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马上上天堂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