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前线的"铁娘子",董倩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郭宝宝文学社 2024-11-14 04:14:39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疫情动态。而在央视新闻最前线,有这样一位52岁的女主播,她就是董倩。

多少人劝她别去?毕竟年纪大了,太危险。可她却说:"作为新闻人,这种时候不去现场,将是一生的遗憾。"这话听着有点倔,但这就是董倩,27年如一日的新闻理念。

果然,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在抗疫报道中,她获得了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她数不清的现场连线和深度采访。

有人说她是央视的"铁娘子",采访风格太过犀利,问题太过尖锐。可关注她的观众都知道,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专业精神,让她成为了"金话筒"奖的获得者,也让她主持的《新闻1+1》、《东方时空》等节目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收视率。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位看似"生猛"的主持人,在镜头前问出尖锐问题时,其实内心也在挣扎。"每次问这样的问题,我都要在心里做很久的建设。

"董倩坦言,"但作为主持人,我必须报道真实。

这种坚持,让她在央视站稳了脚跟,也让她收获了无数争议。网上有人说她冷血,有人说她不懂得照顾受访者情绪。

对此,她的回应特别耿直:"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如果只是为了好听,那就不是新闻了。

如今的董倩,依然保持着这种"较真"的性格。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新闻,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这种态度,让她在央视一干就是27年,从当年的菜鸟主持,到如今的"央视名嘴"。

"如果不是记者,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句话,道出了董倩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而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52岁的年纪,依然能冲在抗疫报道的第一线,用她特有的方式,记录着这个特殊时期的点点滴滴。

这就是董倩,一个用专业态度证明自己,用坚持打动观众的新闻人。争议与掌声并存,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在新闻道路上笔直前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牵动全国人心。当天,董倩正在做别的节目,突然被叫进直播室,和同事一起实时报道现场情况。

当她得知灾情的那一刻,直接哽咽了。但电话那头传来提醒:"要放平心态。"就这样,她含着泪水继续播报,可能正是这种"强作镇定",让一些观众觉得她很冷漠。

信号时断时续,前方记者传回的画面总是中断。焦急的董倩跟领导申请:"让我去前线吧。

这段采访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怒了:"这是在往伤口上撒盐吗?""这种问题有意义吗?""让她滚出央视!"一时间,批评声铺天盖地。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董倩问这些问题时,自己的心也在痛。她说:"我只是想让最真实的感受被记录下来。

正是这种坚持,让她的节目《新闻1+1》和《东方时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风格。她的采访犀利直接,有人说她不留情面,可她坚信:"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到事情的本质。

那份因争议而来的检讨报告,董倩一直贴在办公桌上。不是为了提醒自己改变,而是提醒自己: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做好新闻才是关键。

有意思的是,当年那些骂她"滚出央视"的声音,如今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她专业精神的认可。因为大家发现,她的"冷血"背后,是一个新闻人最珍贵的品质:对真相的执着追求。

从汶川地震到抗击疫情,董倩一直用这种方式工作着。有人说她是"央视最不讨喜的主持人",可她却成了"最靠谱的新闻人"之一。

正如她说的:"我不是为了让大家喜欢我才做新闻,而是为了让新闻本身更有价值。"这话听着刺耳,但真实得让人心服口服。

这就是董倩的新闻观:宁可得罪人,也不糟蹋新闻。从"央视名嘴"到被喊"滚出去",再到获得业界认可,她用实力证明:做新闻,真实永远比讨好更重要。

要说董倩刚进央视的样子,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1995年,这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带着满满的自信来应聘。

面试时,她那种自信劲儿可把制片人镇住了。虽说是跨专业,但人家就是觉得她是个好苗子。就这样,董倩成了央视的一员。

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第一天上班,董倩就傻眼了。"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同事们忙进忙出,我连编辑机都不会用。

"那个骄傲的北大毕业生,一下子成了啥都不懂的"小白"。

央视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忙着提升自己,谁有空带新人?董倩只能厚着脸皮,一点一点地学。可越学越觉得自己不行,那股子自信劲儿早就没影了。

制片人看不下去了,把她叫到办公室就是一顿训:"我挑主持人向来顺,你可别让我看走眼。

这番话可把董倩给打醒了。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没有阅历,没有能力,但至少要有自信啊!这一悟,就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

转机出现在那次耶鲁大学的访学机会。虽说英语不太好,但董倩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在那里,她第一次真正明白了新闻工作的意义。

"原来我在央视的位置这么重要,我必须对得起这份工作。

回国后的董倩,像换了个人似的。她不再是那个盲目自信的菜鸟,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她明白了:做新闻要真诚,要用心交流,要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这一转变,让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逐渐成长为《新闻调查》的主持人。那些年,她跑遍全国各地,只为挖掘最真实的新闻。

从当初的"不懂装懂",到现在的"有理有据",董倩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她常说:"如果不是那些年的磨练,可能就被傲气毁了。

看,这就是真实的董倩,一个敢于直面自己短板,又在不断进步的主持人。那个曾经傲气十足的北大女生,终于在央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0 阅读:0

郭宝宝文学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