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大家是不是已经在盘算着应该怎么过了?
不过今年春节可不一样哦,以往大家都是三十晚上团圆之后,第二天下大年初一迎新,但是在2025年,不仅是大年三十没了,就连初一都只能过大年二十九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且根据这一规律推算之后发现,2025年到2029年这五年期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是说这五年春节都是“大年二十九”过过来的,那么以后生日在腊月三十或者大年初一的人会上天吗?
除夕缺席。其实这五年都是“二十九”过春节的原因就是农历本身的规律,网友们之间的讨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对于这样的情况也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那么这么多年的春节,现在却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2017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腊月最多只有30天,最少会有29天,所以这29天就被称为小月,如果有30天就会被称为大月。
又因为每个月都是一个月亮相同,所以就会根据这个同样的周期来说,这个月和上个月比对下一个月。

那么这样也就造成了腊月会出现小月的情况,即便如此,每隔三五年就会有一次腊月为小月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说要想让腊月不发生小月的情况,就只能让农历月份长度保持一律30天,这样每年都是大月。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每年的农历月份之间差距也是很大的,每个月都会随着季节推移,以及万物生长有适合农历,让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
这样按照古代我国预测农民,提供助力进行农事活动,让农业更好,有助于国家更富强,民生更富足。
而且随着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每年的春节能够更好地团圆,相聚在一起这样也是代表着春天来临,这一年又结束,新的开始象征着万物将重新开始生长。

之前佛教东传的时候带来了岁时监历,结合汉历互相参照借鉴,才造就了现在我们所用的这套公历。
不会出现春节晚于12月25日这种情况,现在这个时节正是冬季了,各大商家的促销活动还没有结束,元旦也刚过去,所以春节也只是紧跟着元旦后面。
在此等档期也引起商家的重视,每年的春节和七夕节都成为商家的旺季,而现在像这样以往不会出现的新状况,有网友发出感慨,不知道以后春节会不会又和七夕一样热闹起来呢?
当然这是商家的想法了,但是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来说,这个已经发生的现象突然让我我们有点受不了,我们的传统过节习惯会发生改变吗?

如果不改变的话,除夕肯定会照常过的,人们还是会在除夕夜吃团圆饭,而且上面也说到了,腊月不论是大月还是小月,小月出现的几率本来就小,所以存在小月的大年三十今后的发生几率还是极小的。
而且现在也已经习惯了这个现象的发生。
根据数据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开始之后,我国大陆记录下来的春节每年大年三十或者大年初一中,有这两种情况出现,大概每三到五年就会出现一次,如果以这样来算,今后大年三十缺席基本上也是正常现象。
离开春节。如上文所述,现在遇上大年二十九要过春节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传统福文化上是不会在除夕停留我们的。
各大古代书籍中记载着古代流传下来的种种风俗习惯和一些庆祝方式,说明当时社会风俗和习惯多么丰富多彩,现在我们要复制古人的做法也并非易事,但我们能做到的是继续沿用留下来的习俗,比如说除夕夜吃团圆饭,包饺子等这些活动还是后人能遵循和发扬光大的使用方式。

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在大年三十出生的人该怎么办呢?
其实,如果大家都知道古代每薯个新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焚香拜祖祈求新年的丰收,当时并没有日期这样的说法,新年的第一时间直接进行拜祭操作。
后来不同的地区发展出来不同的习俗,各自保留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后来这些习俗融合得到了延续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阳历。

如果我们现在接受这些事情的话,我们说生日在初一的人也并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以前没有这种说法的时候,有些人直接根据本地习俗将初一改为大年初一,有些人则是将自己的生日延续到 大年初二才能进行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