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彬这个名字其实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她是从舞蹈圈跨界到演艺圈又回到舞蹈圈的一个特殊存在,很多人只记得她演过《乡村爱情》里的王小蒙,但其实她的人生轨迹远不止于此。
小时候的王亚彬跟很多女孩子一样,总是被妈妈逼着去学舞蹈,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对舞蹈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求学时光里,她每天都比别人早到练功房,就是为了多练一会儿基本功,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她在班里总是最亮眼的那个。
有时候练功太久,她的脚尖都磨出血了,但她从来不喊疼,只是默默地用创可贴贴上继续练,这种倔强的性格让老师们都记住了她。
那时候的王亚彬特别喜欢看别人跳舞,只要听说哪里有演出,她就会偷偷溜去看,有时候连饭都不吃就跑去看演出。
学校里经常有外国舞团来访演出,她就坐在台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台上的每一个动作,回去就自己偷偷练习。
舞蹈学院的生活很辛苦,但王亚彬从来没想过放弃,她说跳舞的时候是她最快乐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云里飘。
每次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舞姿,她都会觉得特别满足,因为那个跳舞的自己是最美的,是最真实的自己。
有一次老师问她为什么这么喜欢跳舞,她说因为跳舞的时候,她感觉自己是自由的,可以把所有的情感都表达出来。
1996年的北京舞蹈学院里来了一个大导演,就是张艺谋,他要为《图兰朵》选舞蹈演员,王亚彬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进了剧组。
在《图兰朵》的排练现场,王亚彬像个好奇宝宝,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问,搞得张艺谋哭笑不得。
后来在《十面埋伏》里,她成了章子怡的舞蹈替身,那段水袖击鼓的戏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画面,却不知道跳舞的人其实是她。
跟着张艺谋的剧组,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影视圈,发现原来舞蹈可以有这么多种呈现方式,这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在片场的时候,她总是认真观察每个演员的表演,有时候自己也会偷偷在角落里模仿,这为她后来的演艺事业埋下了种子。
张艺谋夸她说她很有灵气,跳舞的时候特别有感染力,这句话让她记了很久,也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每次拍完戏,她都会跑去问张艺谋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把舞蹈融入电影,怎么让动作更有表现力。
张艺谋也很喜欢这个好学的姑娘,经常给她讲一些导演的想法,这些经历让她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2005年的一天,赵本山找到了她,说想让她演《乡村爱情》的女主角,这个消息让她又惊又喜。
刚开始演戏的时候,她总是不自觉地用舞者的方式表演,走路都带着节奏感,被赵本山说像是在跳舞。
为了演好王小蒙这个角色,她特意去农村生活了一段时间,观察农村姑娘的一举一动,甚至学会了挑水干活。
慢慢地,她开始受欢迎了,走在街上经常有种感觉让她既开心又有点恍惚。
在拍戏的空闲时间,她还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想要系统地学习表演,提升自己的演技。
但是随着《乡村爱情》越来越火,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常常要在拍戏和上课之间来回奔波,很累但她还是坚持。
有时候拍戏到很晚,第二天一早还要去上课,她就在车上补觉,这种忙碌的生活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想念跳舞的感觉,每次看到舞台表演都会特别向往,这种感觉让她开始动摇。
最后做出离开《乡村爱情》的决定时,很多人都说她傻,但她知道,只有回到舞蹈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舞蹈工作室成立后,她经常一个人在练功房待到很晚,创作新的舞蹈作品,那种专注的状态让她感到无比充实。
每年春晚的舞台都有她的身影,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国古典舞的美,让更多人看到了传统舞蹈的魅力。
在国际舞台上,她的表现也很出色,特别是那部《青衣》,让外国观众看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之美。
她说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只有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才能活出最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