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素来有基建狂魔的称号,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青藏铁路.....
一个个工程奇迹拔地而起,世界各国都见识到了中国的基建实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实力也吸引了许多西方国家的目光,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与中国进行合作,其中就包括苏丹。
2009年,我国切断了全球最长的河流完成了一项举世闻名的工程,而中国的壮举也属实惊掉了西方国家的下巴,美日媒体更是纷纷惊呼:这不可能!
备受尼罗河影响的苏丹人民
尼罗河作为苏丹人民的母亲河,养育了人们的同时,也无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每到雨季尼罗河的河水就会泛滥,这对苏丹人民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伤害,家园不仅被冲毁,庄稼也会变成汪洋,这对以农业为主的苏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据了解每到雨季苏丹大约有38万的人民会受到尼罗河的影响,有接近三十万人因为尼罗河的洪水流离失所。
除此之外,尼罗河也造成了苏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尼罗河的水资源分布并不均,有的流域水资源丰富,有的流域水资源却是少得可怜,居民们不仅没有水喝,农作物的耕作也没办法正常进行,水资源的长期不平衡和过度依赖农业,也导致苏丹非常的贫穷,它也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为了改变深受尼罗河影响的现状,苏丹政府想到了在尼罗河上修建一座大坝,这样一来就可以将雨季储存下来的水源来缓解旱季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苏丹这个政府的想法非常好,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想法是不错,但是苏丹政府根本就没有建造大坝的资金和技术,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其他国家求助。
困难条件
其实在19世纪时,英国就曾动过在苏丹建立大坝的念头,只不过这一想法被埃及人明令禁止了,因为他们觉得在苏丹建立大坝会对他们造成利益的损失。
后来碍于水资源的紧缺,苏丹政府不得不走上了向别国求助的道路。
苏丹政府首先求助的国家是美国,但是美国派出专业团队进行考察之后,就回绝了苏丹的请求,理由是尼罗河并不具备建造大坝的条件。
后来苏丹又向日本进行求助,但日本也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那么在尼罗河上面建造大坝到底有多难呢?
首先是苏丹本身的发展并不完善。
苏丹作为一个农业国家,人们的精力和侧重点基本上都放在农业的发展上,这也导致苏丹的工业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他们的工业基础根本不足以提供修建大坝所需要的器材,所以大部分的器材建造方都得自带,这也加大了成本的输出。
而且苏丹的交通建设并不完善,大车很难通过,只能通过小车慢慢地进行运输,也因此会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
其次是尼罗河周围的地理条件,尼罗河周围都是沙土地,修建大坝作为一个大型的混凝土工程对土地质量的要求是极高的,沙土地会直接影响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苏丹的气候条件,苏丹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南北两部共同的特点就是炎热,炎热也直接导致了干燥。
干燥的环境会加速混泥土表面水分的流失,会直接导致混泥土发生裂痕,随着时间的推移,混泥土的裂缝只会越来越大,早晚有一天会撑不出全部倒塌。
美国和日本就是看到了这些不利条件,所以才拒绝与苏丹的合作。
但是我国却不怕这些困难,中国主打的就是一个迎难而上。
建造麦洛维大坝
在美国和日本接连碰壁之后,苏丹政府找到了号称“基建狂魔”的中国。
面对苏丹的请求,我国也很愿意与他们达成合作。
中国的工程师到达苏丹进行考察之后,发现在尼罗河上面建立大坝确实是一件难事,抛开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不说,专家发现如果在尼罗河建造大坝,那么这个大坝将会比三峡大坝的三倍还要长,这项工程无疑要比三峡大坝还要难得多。
尽管困难重重,我国还是有信心完成这项工程的。
2003年,我国与苏丹签订了协议,并于七月份正式开工,据了解此项工程的总投资额超过16亿美元。
为了建成这座大坝,工程人员改变了曾经一贯采用的单纯混凝土重力坝,而是采用了粘土芯墙堆石坝、土坝、闸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混凝土重力坝这五种坝型。
为了解决大坝混凝土开裂的问题,我国通过计算机应力模拟进行了预测,在一些特殊部位进行了局部的加固和养护,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之下才彻底解决了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就算在40度的高温之下, 也不会出现任何的裂缝。
为了解决原料器械的运输问题,我国还动用了航运和水运,并给苏丹修了路。
2009年麦洛维大坝顺利建成,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建立了水力发电站,给苏丹提供了之前两倍的电量。
大坝建成后,苏丹人民便开始了欢呼,对于他们来说这座大坝并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他们所有的愿望和期待。
麦洛维大坝的建成也给苏丹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善,人们不仅过上了有电用有水喝的生活,农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此次的壮举也引来了其他国家的注意,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他们都不敢相信中国竟然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建起一座大坝,他们对中国的实力感到十分地担忧和害怕,美日媒体甚至都忍不住发声:“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迎难而上、不惧困难的民族,中国种种壮举也让所有人看到了我国的实力,不错中国就是这么强!
从帮助苏丹人民修建大坝的事情也能让所有人看到中国的大国风范,我国从来不担心别的国家会超越我国,我国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帮助其他国家摆脱困境。
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