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节年为首。”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年轻时,总是偏爱热热闹闹,推杯换盏,喜迎新春。
如今人到中年,过年聚会多、花费大,只觉伤身伤胃。
其实,比过年更重要的,是过日子。
人到中年,开启新一年最明智的方式,就是简单过年,简单过生活。
01 消费简单
常言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春节不只是团聚的节日,更是花销的高峰。
准备年货,孝敬长辈,发放红包,人情往来,处处都是开支。
一年辛苦攒下的积蓄,轻轻松松就能挥霍一空。
对中年人而言,过节无异于过劫,足以让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平时本就上有老、下有小,负担着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如今过年的一笔笔消费,更是深感无奈。
还有些人,日常抠抠搜搜,勤俭节约,一到年尾就大手大脚。
以过年为缘由,肆无忌惮地买买买、囤囤囤,卡里的余额飞速见底。
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推沙,放纵消费的春节过后,必然是捉襟见肘。
老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没得算计一世穷。”
所以,该花的钱要花,该省的钱也一定要省。
精简物欲,捂紧口袋,量入为出,才能让幸福生活细水长流。
02 社交简单
古语有云:“觥筹交错尽虚佞,推杯换盏无真衷。”
过年,除了和家人团聚,各种聚会也是必不可少。
微信群里,亲戚好友,旧日同窗,邀约消息不断。
本意是想道一声关心,叙一叙感情,图个自在乐呵。
可到了一定年纪,你会发现,现在的社交场上早已变味。
亲戚聚会上,有钱有权的滔滔不绝,没钱没权的一声不吭。
同学聚会上,混得好的人显摆炫耀,混得不好的人沉默尴尬。
情谊局成了名利场,让人烦不胜烦,白白浪费大好光阴。
贾平凹在书中说过一句话:“和朋友走散,其实是一件好事。”
深以为然,无谓的人情往来,无聊的社交活动,毫无意义与价值。
与其在酒桌上虚伪应酬,不如邀二三好友小酌,或是归家陪伴亲人。
一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岁月静好,灯火可亲,就是春节最好的模样。
03 饮食简单
梁实秋先生说:“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
中国人所有的庆贺仪式,都离不开吃喝二字。
春节更是如此,无论居家,还是赴约,菜品都异常丰盛。
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应有尽有,尽情满足口腹之欲。
一场场热闹的宴饮,一道道可口的饭菜,也成为了记忆中最温暖的时刻。
能吃是福,善吃才是智,暴饮暴食绝不可取。
特别是人到中年,身体慢慢走下坡路,三高隐患如影随形。
若不节制口腹之欲,一味胡吃海喝,饮酒作乐,健康再难以保持。
《遵生八笺》有云:“食欲少而数,恐多则难化。”
即使是过年,也要简单饮食,少吃多餐,避免肠胃负担过重。
尽量维持与平常同步的进食规律,控制肉类摄入,少吃辛辣油炸,多吃新鲜蔬果。
喝酒适量适度,切记不可大醉,不喝混酒,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饮食简单,健康平安,方能过个好年。
04 心态简单
作家孙犁在《记春节》中写:“年岁越大,欢乐越少。”
掏空钱财的辛酸、人情往来的纷扰.......无一不是困住我们的牢笼。
而赚钱多少、房子大小、孩子成绩好不好,也足以击垮一个中年人的心态。
若是日子富裕,孩子出息,往往洋洋得意。
若是收入平平,或是孩子顽劣,少不了陷入焦虑。
可这世上,谁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花板。
放下面子和攀比,安心享受自己的人生,别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正所谓:“平常心是道。”
一年到头,或好或坏,或高或低,都要保持一份平常心。
不比钱财,赚多赚少都是外物,知足知止才是富有。
不比孩子,分高分低都是浮云,品性和顺就是福报。
调整心态,简单过年,在新的一年,更好地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