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鹏晚年透露:当时可以拦下林彪飞机,却有三点原因没有这样做

万千钧堂 2025-04-11 15:55:08

李作鹏曾是林彪麾下的一名重要将领,也是亲眼目睹林彪离世的那个人。到了2008年,已经94岁高龄的李作鹏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临终前,他向外界披露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秘密:

那时候,国家完全有实力把林彪乘的飞机给拦下来,但实际情况是,国家并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

有人问李作鹏,为啥咱们共和国那会儿没能把林彪的飞机给拦下来呢?李作鹏想了想,慢慢说了三条当时没拦飞机的原因。

那么,当年为啥共和国没能拦住林彪的飞机?这里面到底有哪三个原因呢?李作鹏他看林彪,到底是怎么个看法?这事儿能给现在的我们带来啥历史教训呢?

【原因一:林彪在军中德高望重】

1971年9月份,李作鹏他们一伙人知道了林彪打算坐三叉戟飞机离开国家的事儿,大伙儿心里头那个惊讶和恐慌啊,真是没法说。毕竟,林彪在部队里的影响力太大了,那时候,基本没人有那个胆子站出来说要阻止林彪的飞机。

1926年那会儿,林彪成功考进了黄埔军校的第四期,并且在同学里头表现特别出色。转眼到了1927年9月,毛主席搞起了秋收起义,林彪呢,就加入了毛主席带着的工农革命队伍里。在那上千个上井冈山的人当中,林彪算是少有的几个上过军校、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军官,这事儿也为他以后在军队里头树立威信打下了基础。

1937年7月份,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林彪接掌了八路军115师的帅印。到了9月份,在林彪的精心策划下,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给日军来了个突然袭击,这就是有名的“平型关大捷”。这次胜利可不简单,它是抗日战争开始后,咱们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第一次打赢的大仗。打那以后,林彪不光是我们党内公认的勇猛将领,还成了那时候全国老百姓都知道的抗日大英雄。

不幸的是,1938年那会儿,林彪被阎锡山手下的一名站岗的士兵不小心给打伤了,这一伤就再也起不来了。他被送到延安的后方医院,尝试了很多次治疗,但都没啥效果。后来,毛主席点头同意,让林彪去苏联看病。打那以后,林彪就暂时离开了前线的战场。

1946年,解放大战一触即发,林彪这位多年没上过战场的老将,又被重新派到了前线,这回他肩负的任务可不轻,得掌管解放战争中特别关键的东北战场。也就是在那阵子,李作鹏和林彪之间开始有了更多的打交道。

1945年9月份,经罗荣桓牵线,林彪和李作鹏认识了。罗荣桓夸李作鹏军事策划能力很强,是个高手。因此,林彪就让李作鹏去重新搭建东北民主联军的基层部队架构。

让林彪大跌眼镜的是,李作鹏仅用短短三天,就把东北民主联军的基层部队结构给摸透了,而且很快就把报告递给了林彪。林彪对李作鹏这效率,那是相当满意。打那以后,李作鹏就成了林彪身边不可或缺的帮手。

不过,这可不代表林彪就不会对李作鹏生气。1946年的时候,第二次四平战役打响了,东北民主联军里的一个科长王继芳,他居然背叛了革命,跑到国民党那边去了,这事儿给东北民主联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林彪一听说这事儿,气得不行,立马跑到情报处去看看情况怎么样。结果一去,发现李作鹏正跟情报处处长苏静、还有管理处处长何敬之喝得烂醉如泥呢。

林彪一瞧见那场面,火气蹭一下就上来了,猛地一下就把李作鹏他们的桌子给掀了,吓得李作鹏他们浑身直冒冷汗。李作鹏心里头那个慌啊,还以为林彪要直接枪毙他呢。好在旁边的人纷纷帮忙求情,林彪这才消了气,放过了李作鹏,给了他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打那以后,李作鹏是滴酒不沾了,哪怕到了老年,他还时常念叨:“林彪那次发火,我可是记一辈子了。”

1948年,辽沈战役的大幕拉开后,林彪带着东北野战军,先把长春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接着又猛攻锦州。这一仗打下来,国民党那边损失了十多万的兵力,而我们则牢牢控制住了东北这块工业宝地,成了革命的大后方。这样一来,解放军在整个战局中就稳多了,胜利的天平也开始向我们倾斜。林彪在军中的名声,也因为这一战更加响亮了。

新中国在1949年建立后,林彪虽然在家里养过一段时间的病,但他在军队里的重要位置一直没变。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开过之后,林彪就接了彭德怀的班,当上了咱们国家的国防部长。在林彪的带领下,咱们国家在六十到七十年代搞起了大规模的军事训练。他对军队要求特别严,经过一番整顿,解放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这也让他在新中国军队里的名声更响了。

所以,在林彪那会儿还威望特别高的时候,几乎没人敢去阻拦他的飞机。

【原因二:林彪飞往的目的地是苏联】

李作鹏说起,那会儿他们没敢拦下林彪的飞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林彪要飞的地方是苏联,万一林彪的飞机真进了苏联的地盘,而中国这边又出手把他给拦了,那事儿可就大了,咱自个儿家里的事儿,很可能就会闹成国际上的大麻烦。

苏联和中国之间曾经建立过非常铁的外交关系。那时候,如果咱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林彪的飞机给拦下来,那肯定会对中苏两国的交情造成不好的影响。想当年,1917年的时候,俄国的十月革命就像一颗炸弹,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再到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一闹起来,马克思主义就在中国迅速传播开了,跟春天的竹笋一样,冒得飞快。还有啊,1921年,多亏了苏联共产国际在背后帮忙,中国共产党这才正式成立起来。

1924年那会儿,孙中山看到了苏俄十月革命里老百姓的厉害,觉得他们真有力量,于是心里琢磨着要“跟苏俄学”。有了苏联共产国际在背后帮忙,国民党和共产党就联手干了件大事——他们历史上头一回合作了起来。

国共首次联手那会儿,苏联给国民党送去了枪支弹药,还派来了教官帮忙,并且一块儿帮国民党建起了黄埔军校。到了1926年,林彪进了黄埔军校的大门,也是在那里接受了苏联教官的调教。

不过,林彪和苏联的交往可不是从这儿才开始的。早在1938年,林彪就被阎锡山手下的一名哨兵不小心给打伤了,之后他就被送到苏联去养伤了。到了1941年6月,纳粹德国突然对苏联发起了猛烈攻击,苏德战争就这么爆发了。面对德军那像闪电一样的进攻,苏联的高级将领们一时间都慌了神,不知道该咋办才好。

苏联军官们一番商量后,大家都觉得,德国很可能会先攻打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行政中心基辅,等他们推进到第聂伯河那里,也许就会想找苏联谈和了。

不过,林彪可没那么乐观,跟苏联那些高级将领的“乐观派”想法唱反调。他觉得,德国人的野心大着呢,不光是想抢苏联的工业和矿产,他们打的是一举灭掉苏联的主意。所以,林彪琢磨着,德国要是动手,可能会从三个方向来。第一条路,就是顺着波罗的海,直捣列宁格勒;第二条,从中间突破,先拿下基辅,然后再往明斯克、莫斯科推;第三条,还是攻基辅,但打完基辅后,他们会顺着第聂伯河南下,直冲斯大林格勒,最后奔高加索油田去。

之后德军的行动验证了林彪的预判一点没错,这让所有苏联军官都由衷地佩服起林彪的军事领导能力。就连苏联那时的头儿斯大林,都亲自给毛主席写信,问能不能让林彪去帮他们一把,但斯大林这请求被毛主席客气地回绝了。

新中国在1949年建立后,跟苏联的外交关系变得越来越铁。到了1950年,毛主席亲自去了一趟苏联访问,两边就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苏联给咱们中国提供了不少工业上的帮忙。在咱们国家搞第一个五年计划那会儿,苏联一共给咱们援助了156个工业项目,这事儿后来被人们叫做“156工程”。

1950年那会儿,朝鲜一开打,咱们中国就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抗美援朝,保卫家园的大行动。苏联呢,没像咱们这样直接出兵去帮朝鲜,但他们也没闲着,悄悄派了些苏联的空军志愿者,守护咱们东北的天空。而且,在朝鲜战争那段时间,苏联给了咱们不少军事上的帮忙,让咱们在抗美援朝时能取得胜利。

所以,咱们回头看看中国和苏联的外交历程,不难发现,苏联和中国那关系,简直就像亲兄弟一样铁。要是那时候咱们没经过商量,就直接冲到苏联领空去拦那架载着林彪飞往苏联的飞机,那肯定得给中苏两国的外交情谊添堵。

【原因三:毛主席的命令】

李作鹏说起,那时候没拦下林彪的飞机,还有一个缘由,就是毛主席发了话,就是那句大家伙儿都知道的老话,“老天爷要下雨,姑娘要出嫁,由他折腾去吧”。

说起林彪走的事儿,毛主席为啥没咋拦着,可能跟他们俩年轻时候的革命交情有关。想当年,1927年那会儿,毛主席搞秋收起义,林彪就已经是他队伍里的一员了。

秋收起义过后,毛主席带着林彪他们那帮人上了井冈山。有回,林彪当上了营长,在给手下兄弟们讲话时提到:“咱们现在这是在搞红色的地盘,自个儿当起了红山的头儿。”毛主席一听这话,乐呵呵地说:“这小子,将来肯定能是个带十万大军的大将军!”

林彪后来显露出来的打仗本事,验证了毛主席的眼光没错。而且,他年纪轻轻,二十来岁就坐上了红军军长的位置,这多亏了毛主席的看重和培养,两者关系紧密得很。

土地革命那时候,林彪有那么一阵子对中国革命以后的路子挺没信心的。毛主席知道了,就给林彪写了封信,劝他打起精神来。这封信后来还挺有名的,收在了《毛泽东选集》里头,题目叫《小火苗也能烧大片》。

毛主席对林彪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记得在1935年,毛主席带着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那会儿,林彪因为不了解毛主席的军事策略,曾嘀咕过:“为啥放着直路不走,偏要走那弯路呢?”他甚至提议让彭德怀来指挥红军。毛主席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说:“他还年轻,能懂啥大局啊。”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因为打仗累出了一身病,加上1938年那次受伤落下的老毛病,有好一阵子都躺在床上动不了,他心里挺绝望的,总觉得自己快活不长了。毛主席知道林彪这想法后,特地把自己写的《龟虽寿》书法送给了他,还劝林彪多读读《魏书》里的郭嘉故事,让他学学郭嘉,努力成为咱们国家的顶梁柱。

回顾毛主席的一生,他对林彪的看法,或许最重要的就是“爱惜人才”。1971年9月份,林彪去世的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从那以后,他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那个人已经离世,但他的影响力还在。林彪这辈子,打下了不少漂亮的胜仗,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让人琢磨不透的事儿。不过,他对咱们国家做出的贡献,那是没法抹去的,这些贡献就像历史长河里的不倒石碑,永远立在那儿。

28 阅读:7327
评论列表
  • 2025-04-12 17:50

    瞎编胡编乱编

  • 乐乐 15
    2025-04-12 08:21

    第二条不成立,而且那时中苏已经交恶

万千钧堂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