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达到349毫米,干流水位持续增高,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20日,为了减轻淮河干流的压力,淮河第一闸王家坝时隔13年再次开闸蓄洪。安徽王家坝蒙洼蓄洪区人民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2000余名群众转移离开家乡,蓄洪区多个村庄因农田道路被淹没成为孤岛。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为助力灾区防讯救灾工作,贡献红十字力量。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风马旗救援队于7月21日晚,抽调10名党员骨干组成救灾分队,携带4艘冲锋舟,各类救灾装备连夜赶赴王家坝蓄洪区,协助当地政府抢险救灾。救灾分队连夜冒雨行进500公里,于22日清晨到达王家坝蓄洪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部指派风马旗救援队赶往受灾严重的郜台乡,协助郜台乡政府为受困村庄运送物资、转移群众。接到任务后,救援队员顾不得舟车劳顿,立即赶赴任务地点,由于蓄洪,多条道路被淹没,路况十分复杂,只得在狭窄的大堤上缓慢行驶。经过5个小时的跋涉,救援队终于于下午1点到达郜台乡。此时,队员们已经连续20个小时没有合眼,连续三顿没吃一口热饭。但大家没有一丝怨言,立即着手整理宿营地,调试冲锋舟和装备,做好救灾前的准备工作。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郜台乡属于蓄洪区的下游,此次蓄洪,有23个村庄的农田道路被淹,成为孤岛。群众们食品、药品严重缺失,部分村庄水电设施被损毁,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郜台乡船只不足,无法有效进行输送保障。7月22日,风马旗救援队在郜台乡政府的指示下,四艘冲锋舟全装出动,分别到不同的受灾村,为群众转运物资、运送水电维修人员、医疗保障人员、转运伤病群众。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7月22日晚9时,已是黑夜,一受灾村的老人请求救援队员转移回家探亲被困的一家四口,其中有两个小孩和一个腿部受伤的女士,由于天色已晚,夜间航行危险性较大,救援队员考虑了好久,看着一家人期待的眼神,还是决定送他们出来。夜晚的蓄洪区漆黑一片,由于水面没有参照物,视线不好,水域也不明,跟船的当地向导很难判断方向,一路经历了螺旋桨卡死、迷路、搁浅等问题,在救援队员的冷静处置,和向导的多次识别后,历经2个小时,穿越了四五个村庄终于成功把受困群众送至乡里。由于任务量重,救援队员回到住宿区已是饥肠辘辘,不堪疲惫。当地政府特意交代食堂厨师准备了餐饭。救援队员看着热乎乎的饭菜,不禁心生感动,一天的疲惫尽散。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红十字会风马旗应急救援
截止7月23日,风马旗救援队发扬红十字博爱精神,发挥作为一个民兵新质力量的急时应急、战时应战优良作风,累计动用救援队员172人次,输送救援物资43船次,保障转运人员258人。为安徽灾区群众贡献着河南力量。截止此刻,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奋战在防汛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