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但是他一直对十三这个数字非常敏感,因为他的父亲雍正当了十三年的皇帝,所以他总觉的在自己当皇帝的第十三年,一定会有什么不详的事情发生。果不其然,在他当上皇帝的第十三个年头,他最爱的皇后孝纯皇后因病离世。
虽然电视上的清宫剧上演绎的乾隆是个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皇帝,但是实际上乾隆最爱的一直都是孝纯皇后。至于其他的妃嫔,其实在乾隆的眼里不过是为了繁衍皇室血脉的工具,最多只能算是喜欢,远远谈不上爱情。
也正是因为孝纯皇后的突然病逝,给乾隆的心理上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连带着他的性格也受了些影响,甚至使他的执政风格都有了些许改变,可不要小看这一点改变,所谓蝴蝶效应,小小的一点改变,对整个官场带来的可能就是一场无法预料的巨变。
据史料记载,孝纯皇后性子纯和,从不与人争风吃醋,也不喜欢奢靡生活,试问这样的女人乾隆怎么会不喜欢呢?而且孝纯皇后是在乾隆尚为皇子时的结发妻子,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多年,很明显不是乾隆后来当上皇帝后找来的那些嫔妃们能够相提并论的。
只要稍微懂点清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乾隆虽然自己的文笔不怎么样,但是他对作诗有着谜一般的追求,据记载,乾隆一生写的诗甚至距离《全唐诗》也差不了多少,只是质量上就相差甚远了。
毕竟乾隆的主业是当皇帝,至于写诗不过是爱好,只不过因为他皇帝的身份,所以他写的诗再不怎么样也会有人记录下来,而且有的大臣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即使知道乾隆的诗没什么意思,还是要在天子面前大肆表扬一番,最后拍得乾隆自己都觉得能跟李白杜甫等诗坛大家相提并论了。
但是在孝纯皇后因病离世后,乾隆皇帝因为过度悲伤竟然写出了几首质量非常上乘的佳作,可见一个人的潜力如果被逼出来,还是能做出好作品的。这也可以看出,乾隆以往写不好作品,是因为他的心境不行,一辈子顺风顺水的他没有那种胸有天下却无处释怀的感觉。
不得不说,孝纯皇后的死对乾隆的打击太大了,在孝纯皇后死后一个月,乾隆在翻看翰林院编撰的皇后生平时,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大发雷霆,直接将翰林院的大臣送到了刑部问罪。其实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大,书写文章难免有一两个错漏,放在平常乾隆批评两句也就过去了,但是恰好就在这个节骨眼,又是关于他最爱的孝纯皇后的,因此他才会如此震怒。
当时刑部官员看到乾隆震怒,因此不敢轻判,但是又不知道乾隆心底到底怎么想,于是就判了个死缓。哪知乾隆得知后认为刑部官员故意包庇,不但将死缓改为死刑,同时将涉案的刑部官员全部革去了功名。
这还不是全部,后来乾隆又觉得摆放孝纯皇后画像的桌子擦得不够干净,将有关的工作人员全都惩罚了一遍,甚至就连礼部尚书大人,也没能免责。除此之外,工部也因为记录孝纯皇后的宝册制作的不够精美而被问罪,可以说,此时的乾隆,已经将三省六部当成了自己发泄情绪的出气筒。
就在大家以为乾隆发泄过后就该恢复正常了,哪知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由于清朝对发型的要求,因此需要经常对前额和头顶进行修剪,但是如果遇上国家有大丧,在一百天之内是不允许剃发的,毕竟遇上国之大丧,官员们应该忙于悲痛,怎么会有整理自己仪容的时间?
虽然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是由于没有正经的立法,所以传到乾隆这一代已经很少有人遵守了,就连雍正皇帝驾崩之时,很多在国丧期间剃发的官员都没有因为此事而遭受责罚,因此面对一个皇后的死,这些王公大臣自然不会在意这样的行为。
但是别人可以不在乎,乾隆不能不在乎,在一次上朝时他发现竟然有人在国丧期间剃发,震怒之下甚至决定将剃发之人全部判以极刑,但是由于涉案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全部杀掉肯定会影响国家的正常运作,但是不杀又难消乾隆的心头之气,于是他还是抓了几个大臣一刀砍了,以儆效尤。
除了这些臣子,就算面对自己的儿子乾隆也毫不手软,因为有皇子在皇后的葬礼上表现出的神情不够悲痛,因此被乾隆大骂不忠不孝,更是因此剥夺了他们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权利。从这以上种种来看,乾隆对孝纯皇后的爱,一定是真爱无疑了。
从普通官吏到王公贵族,可以说在孝纯皇后薨逝后,乾隆将能整治的人整了个遍,也可以说在乾隆十三年之前,他一直是个生性随和的皇帝,但是在乾隆十三年之后,乾隆开始变得越来越控制不住情绪,也许是失去了心爱之人的爱护,也许是他真的受了某种刺激。
虽然看起来是因为孝纯皇后的离世带走了乾隆所有的温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乾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行为,很明显就是因为所有的人都不能跟他一样体会失去皇后的痛处,所以他为此感到悲痛,也为自己的妻子感到惋惜。虽然很多人在这件事情上被处理有些冤枉,但是无法体会君上的苦楚,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也算是失职了。
在乾隆87岁那年,已经贵为太上皇的他,还曾为思念孝纯皇后写下过怀伤诗句,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孝纯皇后的爱真的不是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而孝纯皇后如果知道乾隆会如此的爱自己,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如果知道乾隆因为爱自己伤害了这么多人,不知道她又会做出何种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