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曹植是我国著名文人,也是个壮志未酬的失意者。
其实,他除了写诗作文外,还有着“禽权馘亮”的宏愿,意思是俘虏孙权,割下诸葛亮的左耳。
可惜,当权的魏明帝曹睿始终没给他机会,他最终在41岁抑郁而终。
那么,是曹植真的受到了打压,没展现自己才能吗?还是这背后另有隐情呢?
与兄弟貌合神离曹植和曹丕(魏文帝)同父同母,曹植比曹丕小了五岁。
但是,从《三国志》透露出来的信息看,这哥俩的关系或许没那么亲密,史书中没有关于他俩互动和对话的记录。
一般资料认为,曹操立储时,考虑过曹昂、曹冲、曹植和曹丕四个人。但是曹昂在197年征张绣时被杀,曹冲因病早死。
立储便成了曹丕和曹植之间的较量。
曹植写诗作文很在行,曹操也是诗人。他几次想让曹植继承自己事业,但始终举棋不定。曹植却没把握住机会,一次又一次让他失望。
特别是某次曹植夜里驾车闯过司马门(皇宫外门),引得曹操大怒,最终让他失去了争储资格。
而比较持重的曹丕闷声不语,靠着踏踏实实的努力获得了支持,最终继承了大业。
早期的曹植和曹丕或许还没撕破脸,或者说关系尚可。但是曹丕称帝打破了这种平衡。
史载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撕掉了伪装,逼汉献帝刘协禅让皇位,他成了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是为汉文帝。
曹植和苏则非常不给面子。听说消息后穿上丧服为汉王朝痛哭,玩了一出“活出丧”。
这意思就是反对曹丕称帝。
亲弟弟也这么做,曹丕当然脸上挂不住。
他说,我顺应天时当了皇帝,却听到有人在哭,这是为什么呢?
这件事或许是俩人决裂的分水岭。曹植在曹丕执政的7年里确实不得重用。
后世的《世说新语》中甚至衍生出了一个“七步诗”的故事,特意拿来说曹植文才出色,但也变相说明哥俩关系不好。
故事虽然有夸张成分,但是曹丕曹植貌合神离却是事实。
曹丕也想方设法地削弱他的力量。
比如说故意给他换封地,甚至一年换两次。就这样,曹植在河北、山东、河南转来转去,渐渐被磨去了锐气,人也变得心灰意冷。
当然,顾忌贵族血统和皇帝亲弟弟身份,曹植还是有很高的爵位和待遇。
但是,很明显这不是曹植真心想要的。
他希望建功立业,希望挥刀杀敌。可惜,他就是没机会。
所以,我们后世读到曹植的诗,都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愤。
他总是说“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他总是说“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但是,他的诗中又充斥着对军旅生涯的想象和边境杀敌的憧憬。
比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比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但他就如养在金鸟笼里的鸟一样,就是不得展翅高飞的机会。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他的儿子曹睿继位(魏明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曹植或许觉得自己迎来了新机会。
可惜,他想多了。
立志建功立业曹植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求自试表》给曹睿,希望能让他出来带兵打仗,建功立业。
在这篇名文中,他说自己“虽未能禽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我带兵出征,虽然未能生擒孙权,杀死诸葛亮,也一定会歼灭他们的同类(敌人)。
“馘”的意思是左耳,是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割下诸葛亮的左耳朵,引申义就是把诸葛亮斩首。
为什么是左耳朵而不是右耳朵?
因为古代记算斩首军功时,是计算左耳朵数量。毕竟一边打仗一边带人头携带不便。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魏明帝曹睿除了口头夸奖精神可嘉外,别的再没动作。曹植也没有遂愿去领兵建功。
所以“禽权馘亮”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而且,这篇文章里,曹植的想法也不成熟,甚至可以说很天真。
他说自己要领一队人马作战建功,即便是沙场战死,也是自己的心愿,算是为国家出力了。
但是,曹睿会让自己的叔叔那么做吗?
魏国是多缺乏将领啊,才会让一个没有经验的贵族去打仗?
如果真的去了,被俘虏了,这不是打皇帝的脸么?
而且,吴国、蜀汉如果知道曹植在军中,会杀死他吗?肯定不会。他们肯定想方设法俘虏曹植,然后再做某种要挟。
届时,魏国的损失或许会更大。
所以,不管哪个皇帝在位,都不会允许曹植领兵上阵。风险太大,成本太高。
魏明帝看完后,只是嘉奖勇气可嘉,夸赞了一番。后来魏明帝把陈郡的四个县给曹植当做他的封邑。
曹植很希望单独面见皇帝,聊聊国事,希望能让他出来做事,但是每次都不能如愿。
当时法制规定,诸侯的卫队有120人的老弱病残。但是因为曹植以前的过失被减半。
就这样,“怅然绝望”的曹植在232年12月郁闷而死,享年41岁。
他终究没有穿上铠甲,提剑杀敌,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后半生的诗,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因为没法出来做事,他只好在典籍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大宅门》中的白二爷是“一生襟抱未曾开”,其实曹植也差不多。
所以后世论者对曹植的评价,主要围绕他的诗歌成就,对他的执政、作战成绩几乎只字不提。
是他真的怀才不遇,曹丕、曹睿故意不给他机会吗?是才怪!
喝酒误事在陈寿的《三国志·曹植传》中,确实记录了曹操让他带兵打仗的一件事。
但是,这位兄弟却自己搞砸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仁带兵攻樊城,和关羽对决。曹操的主力在长安,距离太远。他就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让他领兵为曹仁解围。
正史中记录这件事儿时,有这么一句话“呼有所敕戒”,就是希望他改掉自己不良习惯。
但是命令到了曹植这里时,他却喝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使者只好回去如实相告。
曹操后悔,只好让于禁带三万人去救援。也有说法是,曹操因为曹植喝醉这件事很生气。
这一来一去耽误了时间。于禁的三万人在地势较低的城北驻军,因为水淹陷入绝境,最终投降关羽。
曹仁困守孤城,后来在徐晃援军的支持下才杀出重围,没有成为俘虏。
如果曹植没有喝醉且做出正确的部署,也许曹魏一方的部队不会损失那么大。当然,这也只是假设。
如果曹植能带精兵出征,为曹仁解围,那将是建功立业的好事儿。但是他没把握住机会。曹操就是再偏爱他,也没法把军队交给一个醉汉。
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后不久,也就是220年正月,曹操就撒手人寰。
等于说,这是曹操生前给曹植的最后一次表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曹植一次次犯错,曹操依然给了他不少机会。他把握住了吗?
哪怕是领兵救援这种难度偏低的作战,他都没有真正抓住机会。谁还能指望他攻城略地?去割下诸葛亮的左耳朵,俘虏孙权吗?
恐怕,这不过是痴人说梦的文人口嗨罢了。
如果说曹植作为文人是够格的,他的诗文也确实千古流传。但是作为将领,他明显太过差劲。
而且,《三国志》中对曹植的评价是,文人气息太重,喜欢任性胡为,不懂约束自己,还非常喜欢喝酒。
行军打仗,将领要的是头脑清醒,能审时度势。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怎能让下属信服?如果时常喝的酩酊大醉,怎么指望他做出正确决策?
如果喜欢任性胡为,怎么指望他统领三军出奇制胜?
相反,他带的军队很可能会陷入敌人圈套,最后战败。
如此这般,我们也就理解为什么曹睿只是口头表彰,但根本不给曹植军权了。
不是说故意打压或者信不过,而是知道他根本没有真正的带兵能力。
后记曹植从骨子里来说还是一个文人,所以会有一种顾影自怜式的哀伤。
可惜,生在帝王家的他,偏偏有建功立业的心,因为不得重用,所以才让他愤懑、忧郁。这样的情感充斥在他的诗作里。这是曹植的某种悲哀,也是他文人气息太重导致的必然结果。
还好没上,不然一个临阵还喝酒的主帅领导大军这不是给诸葛送人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