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17年,再看牛群与刘肃的现状,倪萍说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可爱的菲姑娘 2025-02-22 16:54:14
引言

谁能想到,2025年辽宁卫视的春晚上,冯巩再一次因为小品火了,那句“只要大家一声吼”,直到现在,依旧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看到冯巩这么风光,不少人想起了他以前的老搭档牛群。要是当年牛群没做出那个选择,现在会不会也像冯巩一样,功成名就、家庭美满呢?

说起来,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选择可能就会改变很多事。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牛群现在过得怎么样,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01

牛群的老家在山东昌邑龙池镇的齐西村,不过他是在天津出生的,那年是1949年。父亲齐恩周是个老革命,30年代就去了延安,后来改名叫牛达。母亲陈希光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

牛群在家里排行老幺,上面有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他爸原本想让他当老师,可1968年高中毕业后,赶上特殊时期,牛群没能继续上学,而是去了河北霸州的北落店村插队。

在村里,牛群遇到了一个姓鞠的老艺人,这人天津快板说得特别好。牛群一听就迷上了,每天干完活就往老艺人家里跑,跟着学快板。

两年后,牛群参军入伍,被分到北京军区。因为他会天津快板,1974年就被调到了战友文工团,开始搞相声创作和表演。

牛群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底子薄,就拜了团里的曲艺编剧刘学智为师。刘学智有两个闺女,大的叫刘肃,小的叫刘燕。

刘肃比牛群小8岁,刚开始牛群只把她当个小妹妹看。后来刘肃高中毕业去农村插队,回城后在家待业。

牛群长得精神,人又聪明,刘学智经常在家里夸他。日子久了,刘肃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牛群。

1982年,牛群和刘肃在北京低调结婚。那会儿牛群在岳父的推荐下拜了相声大师常宝华为师,开始系统学习相声表演。

1983年,刘肃怀孕了,可惜三个多月的时候,在家做饭不小心滑倒,孩子没保住。牛群演出回来,刘肃哭着说了这事。

牛群不但没埋怨,反而一把抱住她说:"对不起,是我没照顾好你。"说完自己也哭了。

1985年,刘肃又怀孕了。这次牛群特别小心,精心照料,最终刘肃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儿子三个月大的时候,刘肃为了家庭选择了辞职,此后,专心在家相夫教子。

02

1988年,牛群在拍摄电视剧《那五》的过程中,认识了同样来自天津的冯巩。

从那之后,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春晚搭档生涯。他们合作的《最差、相声》、《拍、卖》、《教、子有方》、《点子公司》等多部作品,直到现在依旧非常经典。

1993年,牛群调到广播艺术团工作。为了提升自己,他专门去北大进修了两年。

那段时间,妻子刘肃在家带孩子,但她也没闲着。等孩子上学后,她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刘肃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闲下来就写写相声段子。牛群回家时,常常会认真读妻子的作品,从中寻找创作灵感。

那时候,他们夫妻俩感情特别好,是圈里有名的模范夫妻。可谁也没想到,牛群当上蒙城副县长后,一切都变了。

2000年,牛群去安徽蒙城做品牌代言,效果不错。当地政府看中他的名气,想请他当挂职副县长,带动经济发展。牛群考虑再三,觉得这是件好事,就答应了。

当他告诉妻子这个决定时,刘肃心里直打鼓。她担心丈夫从没干过这行,怕他应付不来。虽然牛群也考虑过妻子的顾虑,但最后还是决定去试试。

那年12月,牛群启程去蒙城,刘肃含泪送别。到了蒙城后,牛群一心扑在工作上,连春节都没回家。刘肃心疼丈夫一个人在外过年,就带着儿子去蒙城团聚。

可到了牛群住的地方,刘肃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房子又破又旧,寒风直往屋里灌。厨房里只有些青菜米面,连点荤腥都没有。那个除夕夜,一家人就靠刘肃带来的火腿肠过了年。

春节后,刘肃带着儿子回了北京。牛群继续在蒙城忙活。

有次他去一所破旧的学校考察,决定接手改造。他四处奔走,招商引资,好不容易把学校改成了民办。可就在这时,有人造谣说他侵吞国有资产。

一时间,各种质疑声铺天盖地。牛群百口莫辩,只能打电话向家人和冯巩诉苦。冯巩二话不说,特意绕道蒙城去看他,临走时还悄悄留下些钱。回北京后,冯巩又去找刘肃,让她有事随时联系。

为了自证清白,牛群四处奔波,连儿子高考都没能回去。刘肃心里难免有怨气,牛群更是心力交瘁。

2004年,安徽省调查组还了牛群清白,但他的名声已经受损。2005年任职期满后,虽然真相大白,但蒙城还是有人对他指指点点。牛群心灰意冷下辞职回到了北京。

这时,好友冯巩主动找上门,说要和他一起创作新作品,帮他走出阴霾。可因为长时间没有合作,两人的默契差了许多,最终这个作品也没有能够成功登上春晚。

03

此后的牛群,依然有着重返小品舞台的梦想,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成功。

后来,他当过主持人,演过电影,只可惜,都没有特别好的反响。

再次出现在观众视野是2015年,当时64岁的牛群参加了一档跳水节目。当他从10米高台一跃而下时,所有人都捏了把汗。虽然落水后他一度昏厥,但醒来后还不忘自嘲:"这把年纪了,折腾折腾也挺好。"

"爱折腾"这三个字,几乎成了牛群的人生标签。正因如此,他的相声之路走得跌跌撞撞,最终连婚姻也没能保住。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2007年,牛群和刘肃就结束了近30年的婚姻,据说还是刘肃主动提出的。

当年他们可是圈里有名的才子佳人,多年来,无论牛群怎么折腾,刘肃一直默默支持着牛群的事业。

牛群的相声作品里,处处都有刘肃的心血。他想学摄影,刘肃二话不说拿出家里仅有的6000块钱给他买相机。

牛群去蒙城当县长、办学校,刘肃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就连牛群要捐出全部财产,刘肃也没拦着。

可就是这样相濡以沫25年,他们还是分开了。有人说刘肃受不了苦日子,可当年牛群最困难的时候,每月只有1000块钱工资,刘肃也没离开。其实,她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受不了牛群永远在折腾的性格。

牛群这一生,为观众、为百姓、为学生、为自己,什么都折腾过,却很少为家庭考虑。他能把全部身家捐出去,却忘了妻儿还要生活;他能不顾一切追求理想,却忽略了柴米油盐的现实。

这样的活法固然潇洒,但对刘肃来说,背后的一地鸡毛实在太沉重了。

倪萍曾这样评价刘肃:"尘世中找不到你这样的妻子。"这句话道出了刘肃在婚姻中的心酸。

牛群一心扑在事业上,家里的事一概不管。结婚证是让战友代领的,儿子成长的关键时刻他总是不在,就连母亲去世他都没能守在身边。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他的大男子主义。

写在最后

离婚后,牛群一直独居。虽然偶尔还能在公益演出中看到他的身影,但那苍老的面容和随意的打扮,让人不禁唏嘘这位曾经的相声巨星如今的境遇。

直到这时,很多人才明白,当年那些说牛群当县长是为了捞钱的传言,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就连蒙城当地人都感慨:"我们欠牛群一个道歉。"

如今的牛群住在北京一个老小区里,靠着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邻居们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对着电视发呆,反复播放自己当年的演出录像,眼神里满是落寞。

每年的春节,儿子总会撺掇父母一起吃团圆饭。只是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尴尬,牛群总是低头吃饭不说话,倒是刘肃有说有笑,和儿子聊得热火朝天。

这鲜明的对比让不少关注他们的网友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当年风光无限的牛群,如今会走到这般田地。

婚姻从来不该是一方的牺牲,也不能是另一方的自我满足。

如果当初牛群能多为家庭着想,不那么自我;如果刘肃能早些为自己打算,不那么付出,也许他们的结局会不一样。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