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察觉上当了!印度上演资本大逃亡,超快速度涌入我国

史纪文谭 2025-03-26 16:08:41

前言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资本正以惊人速度从印度市场撤离,短短几个月内就有300亿美元资金仓皇出逃,印度股市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美元。

而这些逃离印度的资金却不约而同选择了中国作为避风港,中国股市因此迎来久违的春天,总市值短期内猛增1.3万亿美元。

纸老虎的真面目

当初西方媒体对印度的吹捧几乎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经济学人》甚至预测印度将在2026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华尔街投行更是将印度股市估值推高至预期收益的24倍。然而风光不再,同一批媒体现在却开始猛烈抨击印度经济的泡沫本质,仿佛昨日的热恋情人今朝变成了仇敌。

多家国际投行的报告早已打破砂锅问到底,发现印度GDP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债务驱动的高烧,政府赤字占比高达10%,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就像是用信用卡套现来支付房贷,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

印度孟买股市创纪录的单日资金净流出——2万亿卢比,就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最好证明。知情人士透露,多家国际基金经理在深夜紧急电话会议中达成共识:立即从印度市场撤资。而印度官方面对这场逃亡潮,竟然还在突击查税、限制进口,这无异于雪上加霜,给奔跑的人绊了一脚。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骨感。当四年计划期满之际,印度制造业比重不升反降,跌至14.3%,整整下滑了1.1个百分点。参与计划的企业总产值仅完成目标的37%,约1519.3亿美元,这些数字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幻术表演,台上喊得震天响,台下却无人真正买单。

基础设施的窘境更是雪上加霜,印度的电力供应如同季风般反复无常,工厂时常因停电被迫中断生产。而印度政府的承诺兑现率更是惨不忍睹,实际投入资金不到承诺的8%,仅有17.3亿美元,企业申请补贴的文件在政府部门之间来回流转,仿佛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官僚迷宫。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这750家加入计划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根本就是挂名虚设的空壳公司,它们既不生产也不招工,只是为了凑数而存在。印度制造计划俨然成了一场华而不实的表演,舞台上灯光绚烂,幕后却是一片混乱。

当印度制造业的梦想渐行渐远之际,中国制造却在全球展现出无可替代的实力与韧性。究竟是什么让中国在资本大转向中脱颖而出?

避风港中国速度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展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单季交付量竟然比得上印度全年的汽车产量,这种碾压性的产能差距不是靠廉价劳动力就能弥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20%,芯片自给率也突破了40%,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

当世界经济的天平再次向东方倾斜,一个重要问题浮出水面:这场全球资本的流向逆转究竟揭示了什么深层次的经济规律?

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

中国在政策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尤为突出,在印度投资就像过山车,忽上忽下令人心跳加速,而在中国投资更像乘坐高铁,虽有颠簸但大方向明确,这种安全感才是长期资本最看重的。中国政府面对外部冲击时稳健的调控能力,以及提前布局产业升级的前瞻性,共同构成了吸引全球资本的强大磁场。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资本流向的大逆转也预示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高盛预估A股和H股未来12个月将有20%左右的潜在回报,这绝非一时冲动的判断,而是基于对中国经济韧性和创新动力的深入分析。随着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一个被西方舆论长期掩盖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远比外界想象的更加强劲。

结语

不知道各位读者认为,印度是否还有机会在制造业领域追赶中国?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0 阅读:2

史纪文谭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