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帮儿子儿媳带孙子孙女的日子过得飞快,本想着等小孙女上幼儿园了就回农村养老,却没想到老家突然传来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邻居陈大嫂电话里说,有人开着推土机要拆我家房子!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这光天化日之下,是谁这么大胆?我和老伴赶紧叫回正在上班的儿子儿媳,火急火燎地往老家赶。一路上,我的心就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地跳个不停,究竟是谁要拆我家房子?他们有什么目的?
回到老家屯子,远远就看到我家院子被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一辆推土机赫然停在大门口。我赶紧下车,询问周围的乡亲们发生了什么事,可大家都是一脸茫然,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情。“怎么回事?这是我家,谁让你们拆的?”我大声质问着。这时,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了过来,礼貌地称呼我“秦老师”。我努力在记忆中搜索,却怎么也想不起他是谁。
“秦老师,你还记得25年前,在教育局门口,一个大学生要跳楼的事吗?”男人缓缓道来,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多年前的那个场景。那时我还在娘家村里当代课老师,去教育局领工资的路上,看到一个大学生站在楼顶想要轻生,说是因为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我知道农村孩子想出人头地不容易,于是毫不犹豫地拿出1000元资助了他。当时我月工资才100元,一共领了2400元,回家后老伴还埋怨我傻,说我肯定被骗了。
“难道……你是当年那个孩子?”我试探性地问道。男人激动地点了点头:“是的,秦老师,我就是当年那个孩子!”原来他叫朱凯,高考那年父母遭遇车祸意外离世,家境本就不富裕,这让他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是我的鼓励和资助,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大学期间,朱凯寒暑假都去工地打工,因为肯吃苦,被老板赏识,毕业后直接进入了房地产公司,后来成为了公司的合伙人。
朱凯告诉我,这些年他一直想找到我报恩,但因为我之前是代课老师,不在编制内,所以一直没找到我的地址。直到最近,他感觉这个心愿未了,心里总觉得有所缺憾,于是再次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我。我这才想起,结婚前我一直在娘家那边做代课老师,后来和退伍的老伴搬到了婆家这边,继续做代课老师,难怪他一直找不到我。
得知朱凯的来意后,我婉言谢绝了他要为我翻盖新房的好意。曾经的资助只是出于善心,并没有想过要任何回报,如今看到他事业有成,我已经很欣慰了。可是朱凯坚持要报答我,多次劝说无果后,他提出认我做干妈,说儿子给母亲盖新房天经地义。盛情难却,我最终接受了他的提议。
推土机启动的那一刻,周围的乡亲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们既为我的善举喝彩,也为朱凯的感恩之心感动。这件事之后,朱凯经常来家里吃饭,他的孩子们也亲切地叫我奶奶。他说,虽然我们只有一面之缘,但我的行为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朱凯深知农村孩子上学的不易,于是他出资翻盖了家乡的小学,并承诺20年内,凡是考上他所在大学的学生,每年都会资助5000元学费。朱凯的善举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他们想报道他的事迹,但他拒绝了,说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不想被过度宣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朱凯的公益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的故事,也让我不禁思考:在一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社会,我们该如何守护内心的善良,并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又该如何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让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