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美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仅仅在2025年开春,我国就已经又有多个行业先后取得了突破,就连美国的媒体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在多个行业已经超过了美国。
那么,我国又有哪些技术领先了美国呢?

在2025年的1月,Deepseek向包括OpenAI在内的AI智能行业众多同行们,公开了自己的部分算法技术报告,同时也开放了部分被同行业视为核心的软件源代码。
技术报告证明了技术的先进性和算法的优越性向同行开源,意味着这些同行将能够从Deepseek的数据模型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代码,这将直接带动整个AI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迭代。

毫无疑问,Deepseek不仅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更是直接带着其他的同行者,打破了以OpenAI为首的美国AI行业的垄断。
在同行业的评价中,Deepseek不仅有在中文方面的“先天优势”,在相同硬件条件下还有明显运算速度的优势,同时还在算法模型方面与其他AI产品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样也让Deepseek的运算能力要更强。

Deepseek的横空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整体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样也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
目前,已经有多个城市的政务服务平台宣布引入Deepseek进行服务,百度等网络平台也先后接入,所得到的反馈都是“AI功能稳定强大,能够大大提升办公效率”。

美国的AI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行业顶端,但实际上没有带动行业的整体进步,而Deepseek的出现预示着我国的AI行业已经超过美国,并且已经开始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在2025年的春节晚会上,穿着红棉袄、转着手绢的机器人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同时也让国内外的观看者对机器人的生产者“宇树科技”这个民间企业产生了关注。
外媒也突然发现,在机器人行业中,美国、以色列等老牌强国已经悄悄落后于我国这个闷声赶超的“新起大国”。

根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2025年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机器人的人体工程学、大数据算法等方面都已经全方位领先于外国,在工业产能、上下游供应链方面更是已经形成体系化的优势。
更主要的是,我国现在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已经超过了美国。这就意味着已经习惯了用“技术专利”限制其他国家发展的美国,已经不得不处在我国的“技术压制”下。
目前,我国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达到了27亿元的规模,预计到了2030年时,则能够超过千亿规模,到那时则将会成为真正人形机器人的引领者。

我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上海量子科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国内顶尖科研学院,成功研制出了新一代光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并且一举打破超导体量超导体量子计算机优越计算性能的纪录。
我国已经在2021年有了能够实现66个比特计算能力的“祖冲之二号”,但“祖冲之三号”已经能够实现了105个可读取比特和182个耦合比特的计算能力。

根据相关专家评定,“祖冲之三号”的计算能力,要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至少1015倍以上。
在2024年10月时,谷歌曾经发布了超导量子处理器“悬铃木”,而我国“祖冲之三号”的运算能力,则要比这个“悬铃木”要快106倍,是目前计算能力最强的超导体系量子计算机。

同样在3月,央视的一条“低调”新闻,也宣布了我国另一项新成就。
在2月的最后一天,陕西西蒲城民机试飞中心的测试场上,随着一架新型的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四发动机的水陆两用飞机螺旋桨的停止转动,我国的这一新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05鲲龙”的试飞宣布成功。
这一款表面上看起来略显“臃肿”的飞机,虽然有着“略显老气”的螺旋桨,但是庞大的体型却表明了这个“大家伙”有着非同凡响的装载能力。

根据央视的介绍,这款水陆两栖是从2009年就已经立项开始建造的,由中航西安分公司、成飞分公司、汉中分公司等多个部门联合打造。
从2016年开始直到这次公开资料,“鲲龙”先后在10648个试验点进行了超过3560个小时的试验性飞行,不仅验证了这款新型机的可靠性,还创下了我国自主生产大型飞机试飞时间的新纪录。
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研究这样的飞机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从不久之前美国加州持续数月之久的大火就可以看出,这种能够在陆地和水面执行任务的水陆两栖飞机,在处理火灾等应急事务时,是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的。

另外,“鲲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山区海岸救援、海上巡逻执法等任务,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性能极强的多功能飞机。
如果用“鲲龙”的数据和美国的飞机进行横向对比,“鲲龙”一次性携带12吨水的超大携带量,要比这一次美国山火时出动的CL415水上飞机的6吨携水量要多出一倍。
AI智能、人形机器人、超能计算机、应急型水陆飞机,这些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在隐形战斗机、洲际导弹等军事发展能力,还有惊人的造船能力、强大的5G和6G通讯能力,以及让欧洲各国都惊恐的电动汽车技术,这些都是我国已经表现出来的强大能力,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得不正视面对的压力。

如今的我国已经“铆着劲挂上档”,开始各个行业对美国以及曾经的科技大国赶超甚至碾压。
恐怕不久之后,美国所拥有的优势都将式微,留给美国的将会只有更多“追该尾灯”的机会。
参考资料:
[1]《AG600“鲲龙”完成全部取证试飞科目》央广网
[2]《外媒: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海外网
[3]《打破纪录!“祖冲之三号”性能远超传统超算》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