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的锣声
前一阶段,敌人遭到了几次沉痛的打击,他们从种种迹象分析后感到都与野河村有关,敌人在密谋着……
有一天,赵永炎骑车到淑村炮楼去办事,刚走到野河村北的小河石桥处,就碰到了慌忙走下坡来的俞葆医生,他焦急地在赵永炎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就转身回去了。
赵永炎马上折返回来,骑车飞快地向村里奔来。路过卡房时,见大道西边远处儿块棉花地里有许多人在摘棉花,就将车子靠在土偃边,飞快地蹦越了几块地后,急切地亮着嗓门高喊道:“淑村炮楼的敌人就要出发了!这大路是必经之地,你们快到山里躲一下吧!”顿时,人们惊慌起来。
“我们也走不快,还得翻山,还不如就爬在地里算了。”“不行!这几块地靠大路太近了,还是翻过山梁到山那边去稳妥。”赵永炎高声劝说道。“可是,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还是回村里吧。”“我这就回村子里,我会告诉他们的。”赵永炎对她们说。“你回村也要多加小心才是。”她们望着赵永炎尚有些肿胀的脸叮嘱道。
几个人还在犹豫,赵永炎就催促腰扎棉花包的几个人:“快将棉花包放得靠里边点,隐藏在豆茭秧下边,赶快往上跑吧!”她们很快将棉花包隐蔽好,开始沿着通向山梁的小道跑去。赵永炎见林金婶还穿着鲜艳的花衣服,就喊她:“那样鲜艳的衣服很远就能看见,会招来麻烦,引来祸水。是夹衣吗?赶快翻过来穿。”见她们已在向山梁上跑,就一溜烟跑下来。此时虽已是气喘吁吁,还是立即骑车急速向村子里奔来。将全身力气都用到了两条腿上,耳边风声呼呼作响,路旁的庄稼急速向后倒去,时间紧迫,快点!再快点!能提前一分钟,就能多通知一批人,就使他们多一份安全。
布满车辙的土路凹凸不平,在几处下坡带转弯的土道上,撞在了杂石上险些摔倒。赵永炎行至村南,首先告诉了在井台上打水的人。并沿街告诉在街上的每个人。大伙儿互相传送着消息,报警的锣声也响起来了,很快遍及了全村,顿时,全村就忙乱起来,纷纷向村外的深沟和山凹里逃跑。
在一阵高呼急唤的慌乱逃离后,村子里变得平静起来。大门有紧闭的,半掩的,敞开的。在门阶下,墙角拐弯处,大道上,有在慌乱中失落的窝头、婴儿穿的虎头鞋、简陋的玩具和破旧的衣服赵永炎在这种时候是不能离开村子的,他要留下来应酬敌人。他清楚,只有自己留下来,才会增加群众的安全。在那个年代,面对炮楼的敌人,有日本鬼子,有安民军、皇协军、自治军、保安队和便衣队,还有武安城内的警备队,各路“神仙”都要应付,各个“佛门”都要拜到,魔窟难进也要进,凶神歹毒也得见。为了崇高的抗日事业,为了群众的利益,不使乡亲们吃亏,有时对仇敌也要强压怒火笑脸相迎,软语相慰,设法与敌人巧周旋。因为这是个特殊的战线,无声胜有声,日日有硝烟,处处有枪声。
赵永炎看着四下逃散的人群走远,自己在寂静的街上走着。他将一家家慌乱中没来得及关上的大门关好,扣上门链,防止牲畜和鸡兔跑出家门。
在走过秋年家门时,听见院子里尚有争执的声音。走进院子一看,原来是刚过门的新媳妇尚未逃离,她执意要等下地干活的女婿回来后一块走。婆婆正在极力劝说她赶快走。赵永炎走上前急切地劝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到村外躲躲去!”说完,顺手从晒衣绳上拿过婆婆一件破旧的黑衣衫,扔给新媳妇,让她套穿在新嫁衣上边,并让她到炉火旁的煤坑里用手摸些黑灰涂摸到粉嫩的脸上。新媳妇转过脸去望着婆婆,徘徊瞻顾,尚有些犹豫。“快去吧!炮楼里可没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些衣冠禽兽!”婆婆边说边推媳妇向厨房走去。新媳妇照办了。转眼间,一个婷婷玉立的俏媳妇,变成了一个邋遢的中年妇女模样,立即随着婆婆也慌忙向村西逃离。
赵永炎走至村南大坡时,看见一个清瘦但腰板硬朗的老人,手提一个拳头粗,近四寸高的铁皮小桶向大塔下的井边走去。他对手提小油桶又要去别的井台上的“染房老人”说:“大叔,快到村外躲躲吧!”信奉天主教的“柒房老人“说,“躲什么?我从不杀生害命,他们也不会对我一个老头子怎么样。”“他们心肠歹毒,可不像你老心慈面善。你不到村外去,可要回家去才行。”“贤侄呀!我想以崇高的教义去感化他们。”“哎哟!都什么时候了,你快回家去吧!”赵永炎着急起来。“染房老人”边走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说道:“伤天害理,不得进天国…
村西傍山,村南是干涸的河沟。历年洪水冲刷形成的几条沟沟壑壑,现在成了人们的藏身之处。他们哪里能想到,原为防风避雨开挖的土窑,今天却老少拥挤在此躲避敌人的刀枪。人们拥挤在狭窄的沟壑里,围缩在低矮的土窑中,还有的爬伏在阴森的坟头上。在经过一阵奔波后,乡亲们现在躲藏在沟壑和土窑中,稍微平静了一些。他们挂念着自己的家,担心尚不能逃离的病残老人。他们怒目高天,切齿仇恨万恶的敌人,恨不能有朝一日也拿起刀枪去狠狠地打击敌人。
在村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近中午时分,敌人进村了。敌人进村后就四处搜查,到处折腾了一阵子,搜査的敌人陆续回来报告说.各家除了些老人和卧炕不起的病人,没有发现区干队员。看天色不早,也只好作罢,胡乱抓了些散跑在外边的鸡,也就算这次出发的收获,夹着尾巴回炮楼去了。
下半晌,在外躲藏了大半天的人们开始陆续返回村子里。狡猾的敌人白天没有搜捕到区干队员,次日清晨又气势汹汹向村子扑来。
凌晨的觉格外地香甜。突然,报警的锣声将人们从梦中惊醒。炮楼的日本兵又出发了!人们不知道这些豺狼又要给村子带来什么灾难。人们招呼着老人和孩子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开始向村西的深沟、山涧转移。
刹时间,街上惊恐的人流如潮,大呼小叫的,乱纷纷一片。虽是家乡的路,是平时走熟了的,但在这种慌乱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摔倒的。听到有人摔倒的声音,人群中就会有儿只手伸过来,将跌倒的人拉起来,扶着走一程。
“明理”的老人生怕因自己行动迟缓而拖累了家里人,索性就不离开家门。但在孝敬的儿女面前,这样执拗的老人反而使儿女们多费口舌,全力相劝,反倒延误了不少时间。
赵永炎到各家各户去催促人们赶快逃离去了。赵父、赵母、妻子、女儿和小儿子赵天顺这个老幼小分队也随着人流向村外走。赵父和赵母走不快,催促他们几个先走。姐姐抱着赵天顺在前边走着,还不时停下来,催促母亲加快脚步赶上去,追赶逃离的人群。就这样走走停停,在越过村北的坟地后,一家人就在一股拥挤过来的人群中走散了。
姐姐抱着赵天顺,在绕过坟地,横跨过土路后,走到靠近北沟的一片棉花地后就停下了脚步,她也走不动了。她也不过才是个刚十一、二岁的孩子,经过一阵的奔跑,使她也周身冒汗,疲惫不堪了。
有的人还在继续向远处跑去,想到深沟更为隐蔽的地方去。也有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就在这块棉花地里爬了下来,旁边一个老人爬下后.还大口呼呼地喘着粗气。脚步停下了,紧张的心情尚没有平静下来。都担心此处距村子太近,这么多人,有一个人发出点声响,说不定会给大家招来灾祸。但再远的地方也走不动了,也只好爬在这块棉花地听天由命算了!
在路上奔跑不易,但长时间爬伏在地上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的小孩哭闹,大人就将干瘪的乳头塞进孩子的嘴里,极力哄逗甚至恫吓,想方设法尽快使孩子不发出大的声响,以免引来吃人的豺狼。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已近中午了,不知村中情况,谁也不敢冒然回去。湛蓝的天空上像被天宫哪位神仙清扫过一样,一丝云彩也没有。火辣辣的太阳发狂似的将那灼热的光束投向大地。干涸的大地上像着了火似的烘烤得人们透不过气来。树枝不动,连一点微风也没有,天气闷热难耐,连鸣蝉也躲在枯萎的叶子下,发出枯燥的叫声。
当时,赵永炎的儿子赵天顺刚刚两岁,他跟着姐姐躲在棉花地里一会儿想站起来,一会儿想跑过去抓个虫子,一会儿又想追逐个花蝴蝶。而姐姐的软硬两手,到后来也就不那么奏效了。起初她将身边形态各异的石头捡来送给他,但他玩一会儿就腻了。
孩童大概都有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小天顺一会儿揪一朵花,一会儿又摘一个棉铃,身边的几株棉花,从头到脚,它的枝呀,叶呀,花呀,蕾的都被玩遍了,就差连根拔起来了。阵阵热浪袭来,也使他烦躁难忍了。是渴?饥饿?还是烦躁。小天顺开始哭了起来,小孩的抗议就是啼哭。这下可难坏了姐姐,周围的人也向这边投过来了焦急的目光,都担心哭声被敌人听见。
有几人也爬过来一起哄劝。小天顺低声抽泣了几声,接着又哇哇地大哭起来。有一个人厉声喝到:“再哭,日本兵就来了!”两岁的孩子也不懂日本兵是圆的方的还是扁的,照旧啼哭不止但由于长时间的啼哭,嗓子干哑,声音显然小多了。过了一会儿从靠近土堰边的一个人那里传过来一个用柴草夹着的螳螂。小天顺看着这个小脑袋,大肚子的绿虫子,慢慢地止住了哭声呜咽了几声就渐渐露出了新奇的神情。旁边一个人还就势吓唬道,“它的前边两个大刀可厉害啦!’是害怕,还是新奇?反正小天顺的哭声停止了,大家也松了一口气,棉田里又平静下来。谁又能知道,平息这揪心啼哭声的竟是一只螳螂。
敌人这次又是为搜捕区干队而来,进村后在村边路口留下了哨兵,大部分伪军进村搜查,又是挨门逐户的翻腾。敌人在街里碰到了赵永炎,就恶狠很地后吼叫道:“你在干什么?”
“我在找人。”
“村里人都哪里去了?”
“大概是下地干活了吧?”
“胡说!村里连小孩子也没有,都跑到哪里去了?”
“我也没有到各家去,不知道是否在家。”
“是谁通知、组织他们跑的?”
“不知道,可我早就给他们说过,不要怕弟兄们。”
“废话!你发现八路,为什么不去报告?”
“我没有发现八路,他们来无影去无踪,要看见他们可难呀!”
“那天在茶棚,难道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发现八路往哪里跑啦?”
“听打枪,人们躲还怕来不及,谁还敢往前凑。”
“你要知道,窝藏八路是要杀头的,你知道连坐法吗?”
“知道,知道,一户犯法………”
“算啦,算啦,以后有情况及时报告。”
“村里已派报告员报告过了。不过,大夥儿还在被打死那两个兄周围发现还散落有许多银洋,是否他们几个因抢夺钱财而发生火并?”
“绝不会的。一定是区干队干的。”
“那枪法才叫准呢!正中后脑勺…”赵永炎绘声绘色地讲着。敌人摆手制止了他的说话。
敌人还是没有搜查到区干队员,由于伪军人数太少,也不敢到村外靠山的地方去搜查,害怕遭到区干队的伏击。后来打开牛圈,赶走了几头黄牛离村走了。
下半晌,在外躲藏了大半天的人们开始陆续返回村子里。村里已是一片狼迹,歪斜的门窗,开裂的箱柜,纷乱的衣物……
未完待续,下次分享“仁爱”迷雾。
素材来源于赵永炎烈士之子赵天顺所著的《铁骨丹心》,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革命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