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套一套的,啥“全女政府横空出世”“女性统治国家”“女性终于站上了权力巅峰”,看得人血压飙升,一边拍大腿一边喊“这才叫巾帼不让须眉!”

但你细看这些吹的内容,全是“女总统、女总理、女主教、女警察局长、女外交部长、女总检察长”那一串身份堆上来,搞得跟在打王者荣耀的全女阵容一样——可是赢了吗?真赢了吗?
说句扎心点的,哪怕这个国家的权力中心全是女的,它的老百姓照样背着200多亿美金的债,房价高得让年轻人逃离首都,捕鱼业萎了,旅游业撑场面,外债又飙到天花板。
一句话总结:全女阵容上台,并没有拯救这个国家的现实困境。
所谓“女性天堂”,其实经济在打滑冰岛人口才38万,不到北京一个天通苑社区的一半,却背了203.5亿美金的债务。
这啥概念?就像你家只有4口人,但欠了邻居2000万,还要靠出租房间请游客住来还贷款。
金融危机以后,冰岛一度靠金融+旅游回了点血,但房价涨成了世界前三,年轻人被高价撵出首都,政府只能靠卖房、拉人来旅游勉强撑场。
你说这国家性别多平等都行,但如果老百姓连家都租不起,那啥“女性之光”也只是舞台灯打出来的滤镜罢了。
别被“同工同酬”这四个字洗脑了冰岛2018年搞的“新同工同酬法案”,看着挺美,说是不能因为性别差异决定工资,但核心重点你注意到了没?
“女性工资不得低于男性”。
看起来是“保护女性”,但听起来像不像一句隐藏的潜规则?——“就算干得不一样,也得保底拿平的”。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按劳分配、真正的公平,那这类设定到底在奖励谁?又是在惩罚谁?
更诡异的是,2023年10月24日,冰岛还有超过25%的女性集体罢工,连总理都参与了。
罢工原因?说同工同酬做得还不够,说她们要设“女性休息日”。
结果呢?交通延误了、酒店没人打扫了,但有的企业甚至说“效率反而高了”,HR都没接到投诉。
这个反差你不觉得离谱吗?
真让社会运转的,还是搬砖的兄弟们说到底,那些脏活累活——搬运、运输、卸货、修建、捕鱼——大多数还是男性在扛。
你说你要休息,可以,但别忘了有人在你休息的时候还得加班补位。
不是女性不能干,而是许多“站在性别平等浪潮前排”的人,本身就不想沾灰、不想流汗。
像不像那句话:
“打着平权的旗号,拿到特权的红利。”
不是谁不愿意支持平等,而是某些“平等话术”,说到底就是让别人干活、自己领工资的高级PUA。
平权不是走马灯游戏,更不是性别排他战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
全女政府=更好的政府吗?
我们当然希望女性能被看见、能拥有机会。但能不能不要搞成另一种形式的“性别决定论”?
就好像你看个战绩截图,全女阵容五杀拿下胜利,但你一翻数据:
发育最低的也在这队
打输出最高的是替补男辅助
队伍赢了,经济却负了
那你到底是在为胜利喝彩,还是被幻觉骗得找不着北?
结尾一句话:别拿性别当锦旗,挂在门口吓唬人。
也别被营销号的滤镜喂傻了,每一个真实问题都不靠“集体身份”解决,而靠个体行动。
你真正要争取的不是“我们女人都牛”,而是“我过得好,是因为我值得”。
就像曲婉婷她妈贪污那事,害了那么多女性下岗工人时,也没说“我要给姐妹们争口气”对吧?
别被性别绑架了理智,别在别人的胜利里,自我高潮。
每一次点击“关注”,都是对创作者最温暖的鼓励。如果你愿意让这样的文字继续出现在你的主页,不妨留下一个印记。未来,我会用十倍用心的内容,陪你走过财经领域的每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