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带来的空灵岁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14 23:36:04

真正的读书者,未必非名著不读,人因所好、所知、所欲不同,选择自己喜好的书,只要它有益于心灵、身体,它就可定义为一本好书。

记得早于少年时代的初三,我便读到过简媜的《空灵》,着实让我年轻的身体和灵魂空灵了许久,以至于在我的性格和文字的变异上,起到了部分作用。

首年高考未第后的半年里,我往返穿梭于家、台球厅、网吧之间,任凭时光流逝,那是一段不知明日为何的轮回。

那年底,父亲找我谈话说,大勇,你去当兵吧。

时光开始又变得鲜亮,我重回到了我喜好的文字写作和读书爱书之中,翻找旧书,找到了简媜的《空灵》,口袋里装着它去新华书店找寻简媜的影子。那时的新华书店还不像现在这样不景气,图书市场的竞争也不大。我却只想着,无论哪时,书店,才真正是阅读和寻找阅读的清静地。就因为这样的执拗,才有幸让简媜的《水问》进了我的口袋,进驻我心灵。

《水问》是简媜的成名之作,早在1985年便已著成,是她的第一本书,以纯净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

《水问》共分六卷,始于《花诰》,结于《化音》。其中每卷以卷首语拈出主调,使整本书卷卷相续而合成总体,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全书的谜底。简媜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晰地记录往日心灵的史迹。《水问》也被她称为是自己的“断代史”。

而我想,对于心灵的纯净而言,无论是哪个时代都是我需要的、苛苛以求却又难于得到的。而那时的我,在充满血气壮志的情形下,带着《水问》走,更多了一份平和和凝重。在操课的间休,在周末外出的街头,这《水问》与我的贴身亲密,如挚友,如亲同,于岁月流转中,每读文字,予我安宁,并温存如昨。

从部队退役之后,我被分配到了医院工作。《水问》逐年增添岁月,书的封面已磨得光亮。而我写作中的文字,也同它一样,多了简约,多了鲜亮,多了恬静,多了对人生的思索解求。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让我回到宿命的泥土!这二十年的美好,都是善意的谎言,我带着最美丽的那部分,一起化作春泥。”书中这样的字句,也随着我年岁的增加,慢慢变成沉淀在心的纪念。

又遇读书日,于午后两点到达三亚海湾,游转浅水湾。恍然间如被整个世界的水环抱了身心,恬静,安宁,忘记了世界。抬起头离开水的环抱,整个世界的清新又再现于我眼前,我看到了简媜于《水问》中关于世事、关于世人的关爱,看到了我自己于不同年龄段时对《水问》的倒影。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杨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