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创燕京大学、反日本侵华,回美瘫痪13年,魂归杭州

逢纪来看过去 2024-11-06 18:55:4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麻麻赖赖

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中饱受争议。作为一位外交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他在推动中西交流方面确实做出了一定贡献,特别是在教会医院和大学的办学、苏联援助中国以及签订《中美商约》等方面,他到底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还是西方利益的代表呢?

这位一生与中国紧密相连的人物,在中国通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司徒雷登出生于1876年,是一个美国宣教士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在19世纪末期赴华传教,他也与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深厚的联系。

司徒雷登11岁那年,父母为了让他接受更为广阔与深入的教育,将他送回了美国,开始了与故乡杭州的首次长时间分离,怀揣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踏上了远赴重洋的旅程,准备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美国,司徒雷登先后进入了沃斯特中学和耶鲁大学,在这些学府中,他接受了系统的西方教育,接触到了现代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一系列知识。直到28岁,司徒雷登和妻子一起回到了杭州,开始了他新的生活篇章。

刚回到中国的那段时光,司徒雷登和父亲一同踏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从上海那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到江南水乡的悠静宁谧,再到北方古老的城墙与遗址,每一座城市、每一块土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都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除了从事传教工作,司徒雷登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燕京大学,担任了首任校长长达27年。对于司徒雷登而言,创办一所大学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提高中国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了筹建燕京大学,司徒雷登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亲自骑着一匹小毛驴穿梭在北京的街头巷尾,寻找适合办学的土地。他在这片城市中走过了无数条街道,深入到每个角落,最终在颐和园附近找到了一块适合建设大学的地皮。这个地方的选择并非偶然,它靠近颐和园,具备现代化建设的潜力。

当燕京大学建成后,司徒雷登亲自为这所新学校定下了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在他看来,教育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追求真理,获得自由,最终能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

令人称道的是,司徒雷登是燕大的一位校长,可他几乎与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近乎家人的关系。每当新学期开始,他总是能熟练地叫出每一位新生的名字,甚至记得一些学生的个人背景和兴趣。

在燕京大学的学生中,有许多后来成为了中国社会各界的重要人物。黄华后来成为了中国国务院的副总理,便是其中之一。黄华和许多当时的学生一样,在司徒雷登的关怀下成长,得到了知识的传授,精神上的启蒙与激励。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正值燕京大学的学生们发起反日爱国运动,司徒雷登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参加了学生组织的反日爱国大会,还亲自带领学生们走上街头,参与游行,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那时的他身心都投入到了这个抗争的行动中,甚至因此被日本当局逮捕并关押在监狱里。

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特别召见了司徒雷登,希望从他那里获取有关中国局势的第一手信息。作为当时最了解中国社会与政治动荡的外国人之一,司徒雷登成了美国政府眼中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这次会面中,向罗斯福详细讲述了中国的现状,尤其是日本侵略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司徒雷登在中国政界的声望也不断提高。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与司徒雷登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蒋介石曾多次公开表示,司徒雷登是他极为信任的人。

1941年12月,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加紧扩张,司徒雷登的命运再次遭遇重大转折。他因为积极参与反日活动以及对中国的深厚情感,被日本当局逮捕关进了北平(今北京)的监狱。那一段时间,司徒雷登的生活异常艰难,身陷囹圄的他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可他始终未曾放弃对中国的信念与支持。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日本的投降,司徒雷登才终于被释放。战后,司徒雷登重新回到美国,开始了他与中国的新一轮外交生涯。

1946年,在二战结束后的动荡时代,司徒雷登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正式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他成为了中美两国之间至关重要的沟通桥梁。司徒雷登凭借自己长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对中美两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外交人物。

随着1949年中国内战的转折点到来,国民政府的败退成为了司徒雷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这一年8月,面对中国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司徒雷登不得不黯然离开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回到了美国。

回到美国后,司徒雷登的晚年并不平静。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不懈的外交努力让他身体逐渐透支,健康开始迅速恶化。在一次旅行途中,他在火车上突发中风,倒在了狭小的厕所里。中风造成了他左半身的瘫痪,使他无法再像往常一样行动自如。司徒雷登被迫告别了他曾经热爱的一切——他所熟悉的外交活动,他在讲座上和学生们的交流,都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记忆。

在病榻上度过的13年,他的世界变得异常狭窄。尽管身体的限制让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愈发稀少,他依然没有完全放弃对世界的关注。在他心中,中国这个他曾深深热爱的国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在那个敏感的历史时期,麦卡锡主义的风暴也对司徒雷登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麦卡锡主义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场政治运动,它导致了广泛的政治迫害,许多曾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有关联的人遭受了不公正的指责与追查。他与中国的联系在冷战背景下被政治化,成为了批评的对象。这一时期司徒雷登还要面对来自政治上的压力和困扰。那些曾经尊敬他的人们,许多人因为恐惧和政治动荡而保持沉默,甚至与他断绝了联系。这让他在晚年感到极大的孤独与失望。

在这样压抑和不安的环境下,司徒雷登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严重,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因病去世,享年86岁。

在司徒雷登去世之前,他曾深深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回到他热爱的中国,与早年去世的妻子艾琳安息在一起。作为出生在中国杭州的美国人,司徒雷登的生命与这片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这一遗愿并未能如他所愿在他去世后即刻得以实现。直到2008年11月17日,时隔近半个世纪,司徒雷登的遗愿才终于得以实现。司徒雷登的骨灰终于被迁回了中国,安葬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半山安贤陵园文星苑。

当我们回顾司徒雷登的一生时,不难发现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和他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努力,他的一生,正是教育无国界理念的生动写照,也是他作为国际主义者宽广胸怀的体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