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年征战,昔日俊武青年已经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者,这位一直都在打仗和奔赴战场路上的枭雄,从不断走向胜利的战争中找到了快感和自信,心中的欲望也不断膨胀。
这个人便是曹操。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彻底肃清老同事袁绍的袁氏势力后,已经52岁的曹操更是兴致大发,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龟虽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我没老,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别以为这打打杀杀就是我的事业,我的事业才开头,我的心依然澎湃!”此时的曹操,是何等的积极进取,多么的热血豪迈!
然后仅仅在一年后,公元208年那个寒冷冬夜,曹操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面对寒江冷月,他的心中凄凉无比,忧愁苦闷之中,又一首名篇《短歌行》(其一)出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我愁日子过得太快,我愁还有没有机会和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我愁麾下缺贤才,谁能和我一起共创伟业”此时的曹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真的愁得不得了,只好一个劲地糟蹋杜康,痴痴地问月亮。
才一年的时光,一个誓要一统南北,打破旧世界,重建一个朗朗乾坤的刚毅汉子,竟被折腾得这般唉声叹气、愁思绵绵。他经历了什么?是什么粉碎了他“上市”的梦想?
这一切,都绕不开建安十三年。正是这该死的建安十三年,斩断了曹操南进的通途,他不得不重回北方;正是这该死的建安十三年,将历史从一个时代引向另一个时代,冗长的武打片在历史频道上演,战火不断,一乱就是四百年。
历史学家黄仁宇抓住了大明王朝的七寸,从这极其平淡的一年中,细察端倪,看出大明的太阳已经偏西,写出了《万历十五年》,影响不小,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
巧的是,现在也有一位笔名“锋云”的年轻作家捧出了一本《建安十三年》,颇有味道。一打开这本书,就有一种通过VR从天空俯视建安十三年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呢?是谁给 我们带上了VR眼镜?
看过很多历史书,一般都是以时间或者人物、事件为维度,少有全书从空间角度来写的。这种新颖的写作手法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十足的立体感,让人有一种迫切想要走进那些空间,一窥究竟的感觉。
锋云的《建安十三年》以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十二个地点为时空节点,将这些有着特殊地位的城池一下子摆在我们面前,不仅震撼,更具有诱惑力。
时光荏苒,楚天辽阔,邺城里的曹操正憧憬着自己的诗和远方;相比之下,江夏一直都在风口浪尖,饱受孙策、孙权兄弟俩的登门掌掴,太守黄祖硬是被他们弄死。
襄阳,两个男人把酒临风,一个做局,一个乖乖入套,设局的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琦,入套的却是左将军刘备的首席智囊诸葛亮;许都、关中、长坂、柴桑……哪里的主角又是谁,发生了什么?
是不是有一种千里眼一样在天宫俯瞰这12座城池的感觉?城池之中,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在这转折之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不是看得一清二楚?
“天下何以三分”、“如何将天下三分”已经被千万人解读了千万次,但还没有人用建安十三年里的十二座城池”构建的“地望坐标轴”来解开这两大命题。这样的模式展现出决定历史走向的建安十三年,是不是更有新意,更加真切?这就是《建安十三年》这本书的另类之处。
建安十三年的春天,迫不及待的曹操早早地就埋下了两颗种子,一颗叫军事,一颗叫政治。军事的种子便是在邺城西南挖玄武池操练水军,政治的种子以不该推荐自己儿子曹丕为由,奏免了元老赵温的司徒职位。
一个为南征做准备,一个为废除“三公”制度清除障碍,这两颗种子的基因怎样?开出了什么样的花?又结出了什么样的果?那个春天,其他城池里的人又种了一些什么呢?不一样的《建安十三年》解读的建安十三年,真的不一样,特别有意思,有深度。
这一年之前,是四百年的治世太平;这一年之后,则是四百年的刀光剑影。这一年之前,曹操一统在望;这一年之后,三分天下,曹操只能看着天空雁南飞,却再也不敢挥师南下……
这一年,称象的神童曹冲才13岁,去了西天,也许这是曹操逼杀华佗的报应;这一年,一场赤壁大战震古烁今,但史书中却只留下寥寥数语,付之阙如。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22个字,《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用了38个字,《三国志·蜀书·先生传》用了55个字,大书特书的《周瑜传》也才用了180个字。
如此浩瀚之战,到底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东西,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谜团和纷争?这场仗到底打了多长时间,地点到底在哪里?曹操真实出兵多少?火烧连船真的有那么“壮观”吗?曹军伤亡多少……
这些争论了一两千年,如今依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建安十三年的确是个历史大转折与大变局之年,是值得每一个历史迷关注的奇特之年,锋云的《建安十三年》更能让我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