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升级中美关税战,他的真实想法很大胆,输了的后果不堪设想

张啸天说 2025-04-10 00:09:41

特朗普的每一记“大招”都像是要把比赛推到不能逆转的地方,最新的这轮关税升级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试探与碰撞。

而是赤裸裸的摊牌,这究竟是他深思熟虑的策略,还是一场拿世界经济下注的赌局?

从表面上看,升级关税战似乎符合特朗普一贯的交易性操作思维,压迫对手,再逼对方妥协,然后再自夸一通,给自己捞一波政治红利,这次对阵的是中国,而且对方显然不是那种会直接缴械认输的角色,中国从一开始就明确,在规则面前如果有人想玩火。

那就用对等的招式回敬,特朗普宣布对几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税,中国立马也推出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这种你来我往的节奏,最终让两国的商贸摩擦演变成了经济战,问题是,这掰手腕的格局哪里只是关税问题?美国农民、制造商,甚至电商巨头、科技先锋们。

早已是这场战火下最先受到波及的直接利益方,没有了中国的市场,美国的大豆价格暴跌、工厂停产、人力裁员、成本激增,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后果,但讽刺的是,特朗普却在一次次升级对抗后继续发表胜利言论,显然,他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却也愿意赌上一切去博一把。

“关税就是好东西!”,特朗普的这种论调,无非是希望国内选民相信他的操作只会反制对方、振兴本土经济,可问题在于这种计算显然忽略了一个基础常识,全球化是个谁都避不开的链条,如果切断一部分,那链条的功能会直接崩塌,更妙的是,特朗普特别擅长“先喊话、后交学费”的战术。

也就是先用嘴炮造势,然后一旦风险暴露,就开始用国内税收应对那些“被火烧伤的老百姓”,记得第一次宣布关税升级时,特朗普满脸自信地宣称会借“200%”的增长拯救美国制造业,美国企业几乎立刻反应过来,他们为原材料支付的成本飙升了。

一个普通商超负责人就无奈地表示,每家企业都在忍受因中美关税战带来的直接打击,许多原料、设备和产品要么价格飞天,要么断货,美国消费者呢?则直接迎来消费品涨价浪潮,而这一切,正是拜特朗普“精准操作”所赐,不得不承认,特朗普手上的棋确实够“大胆”。

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继续加码关税意味着短期内全球经济将遭受更大的冲击,但特朗普似乎不怕,他的策略看似“赌手气”,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他的目标很明确,要通过这场贸易纠纷来重新塑造国际产业链,在产业层级和技术控制权上取得所谓的“领导位置”。

他认为,只要通过施压让中国失去技术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美国就能重回“自己控制市场”的时代,但说得好听,真能成吗?全球供应链已经深度绑定,撕掉一个节点不等于美国可以“填补所有空缺”,他非常清楚,这场斗争也是“给国内选民看的表演”。

2020年及之后的各个政治周期里,拿经济对手开刀这种硬汉角色,是能够刺激那些摇摆选票的有效工具,对特朗普而言,无论经济战输赢,他都能在国内塑造一个“敢斗、敢对抗”的领袖形象,尽管这种对抗直接导致了消费者钱包缩水,但敢就真的能成?恐怕未必。

美国不是一个没有代价的独行国,他引发的这一场仗,不但让美国企业家的生意机会被重新分配,也让盟友对美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产生巨大的不信任感,特别是欧洲、日本这些长期和美国穿一条裤子的“盟友”,面对中美矛盾其实并没有太多站队特朗普的热情,反而想着避雷。

甚至要往中国市场倾斜,谁都不想输,尤其是特朗普,一个身经百战的商人,深谙把控舆论、权力和利益的精髓,但现在的问题不仅是输不起,更是双方都无法接受的后果,一旦输了,一切或许将不是重来那么简单。

对美国来说,如果这盘棋最终没有在特朗普擅长的政治周期内看到效果,那么迎接他的可能是历史性的“经济灾难”,供应链转移、新兴市场分割以及对美元霸权的潜在威胁,无疑会削弱美国原有的经济影响力,如果再加上选票的迅速流失,特朗普专注维护的选民基础也可能发生动摇。

而对于中国,面对这场非对称的贸易施压,一旦过于妥协,也势必陷入“失去信誉”的舆论旋涡,实现双赢固然美好,但如果按特朗普方式继续攻势下去,中国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反击”的可能性同样极高,更何况,中国历来擅长长期战略,面对层层加码的挑衅。

是否彻底冷却一部分合作领域、加速科技自立,这样的防守反击,都可能是全球经济的黑天鹅事件,这场升级战,特朗普抛出的手牌当然不是天真之作,但所谓“大胆”,更是一种危险信号,他自称能一手掌控输赢,但现实却是,这不单单是一场只有两个人的赌博,

而是可能将全球经济拖进泥潭的灾难,最终,关税战这种战争谁都不会完胜,特朗普也可能只是赌徒野心至上的操盘手,但商业战争的规则永远有个底线,你没有足够影响力控制变化,那变化早晚会反控你,眼下的全球市场就像一个脆弱又复杂的网络。

任何一个毁灭性行动都可能让这张网彻底崩掉,问题是,特朗普似乎坚信自己可以是那个例外,那么,现在应该问的不是美国赢不赢得了,而是输掉之后,谁还承担得起那份代价?

0 阅读:183

张啸天说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