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吴磊新电影路透时,好多人都惊掉下巴:“当年《琅琊榜》里那个奶呼呼的小飞流,咋突然变成荷尔蒙爆棚的硬汉了?” 从扎着丸子头的童星到如今行走的 “男友模板”,这个 95 后小生的转型之路,简直堪称娱乐圈的 “养成系教科书”。
说起吴磊的童年角色,那真是刻进观众 DNA 里的 “弟弟专业户”——《哪吒传奇》里扎冲天辫的小哪吒,《家有外星人》里软萌的唐不苦,还有《琅琊榜》里梳着包子头、喊着 “苏哥哥” 的小飞流,妥妥的 “国民弟弟” 天花板。但谁能想到,这个从小萌到大的男孩,悄悄在《长歌行》里搞了波 “颠覆性操作”:饰演草原王子阿诗勒隼时,他提前三个月泡在健身房,练出清晰的八块腹肌,骑马射箭的戏份全是亲自上阵,晒得黝黑的皮肤配上利落的胡茬,少年气里突然冒出了让人移不开眼的男性力量感。
更绝的是他的 “去标签式转型”。拍《草木人间》时,他直接顶着寸头素颜出镜,脸上故意点上晒斑,穿着粗布衣服蹲在田间干活,完全看不出曾经的精致少年模样;到了《入型入格》里,又换上笔挺西装,把民国特工的冷峻气质拿捏得死死的,脱外套时露出的肌肉线条让网友直呼 “弟弟长大了,但没完全长大”。
吴磊的转型聪明就聪明在 —— 没硬拗 “糙汉人设”,反而把少年感玩出了新花样。看他的健身 vlog,举铁时青筋暴起,转头对着镜头笑出小虎牙;拍动作戏时拳拳到肉,休息时又蹲在角落和工作人员分享零食。这种 “可盐可甜” 的反差,让他在《爱情而已》里演年下男友宋三川时,既能穿着运动服露出流畅的手臂线条,又能眨着狗狗眼说出撒娇台词,直接让观众患上 “吴磊选角依赖症”。
在《我和我的父辈》里,他饰演抗战时期的骑兵连长,骑马冲锋时眼神坚毅如刀,受伤后靠在战友肩头的瞬间,又隐隐透出未脱的少年倔强。网友总结得妙:“别人转型靠造型硬凹,他靠骨子里的生命力自然生长,就像看着邻居家弟弟悄悄长成了能扛事儿的男人。”
从 “童星魔咒” 到 “转型范本”:他靠这三招打破天花板吴磊的蜕变不是突然开挂,而是藏着扎实的 “逆袭公式”:
把身体当角色的 “第二台词”他常年保持健身习惯,但不是为了秀肌肉,而是为角色服务。拍《长歌行》时,每天加练骑马两小时,让身体记住草原汉子的飒爽姿态;拍《草木人间》前,跟着农民伯伯学耕地插秧,晒出的小麦肤色和粗糙手掌,直接让角色可信度拉满。他总说:“演员的身体是角色的载体,练出的肌肉线条、晒出的肤色,都是角色的一部分。”
用 “选角野心” 对冲 “童星滤镜”从古装剧《星汉灿烂》里外冷内热的凌不疑,到现代剧《爱情而已》里赤诚的网球少年,再到电影里的硬汉角色,他刻意避开重复戏路。团队透露,他选剧本有个 “三不原则”:不接纯靠颜值撑的角色、不接成长线雷同的剧本、不接脱离生活质感的人设。这种清醒的职业规划,让他每次出场都带着新鲜感。
把 “养成系” 变成 “真诚系”比起包装出来的 “人设”,吴磊更愿意展示真实的自己:社交平台常分享骑行、露营的日常,vlog 里会素颜出镜聊演技心得,接受采访时敢直面 “童星转型难” 的问题:“大家看着我长大,想让我一直演弟弟,但我更想让观众看到,当年的小飞流,也能成为能保护别人的人。”
当 “国民弟弟” 长成 “理想型”:他给流量时代上了堂 “成长课”现在再看吴磊的红毯造型,西装革履间隐隐透出的成熟气质,和早年的奶萌形象形成奇妙对比。但没变的是,他依然会在采访时手舞足蹈地讲戏,看到粉丝举灯牌会害羞地比心,这种 “长大了但没丢初心” 的状态,恰恰戳中了观众对 “健康偶像” 的期待。
正如他在《草木人间》首映礼上说的:“演员最重要的是和角色一起成长,我不想被‘弟弟’的标签困住,也不想用夸张的造型证明自己,只想用一个个扎实的角色告诉大家 —— 吴磊不只是会演少年,更能演好每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种不疾不徐的蜕变,比任何 “炸裂转型” 都更有说服力:原来真正的硬汉不是靠妆容和肌肉硬堆出来的,而是像他这样,把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活成角色的铺垫,让观众在见证他从男孩到男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相信 —— 嗯,这个弟弟,真的能扛得起 “荧幕男友” 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