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二姐",每个人都有追求诗意的权利

淇勤啊娱乐 2025-04-10 10:44:45

“生活从来不会辜负那些用心感受它的人。”最近,山东一位53岁的农村大姐吕玉霞火了。

她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创作的"土味诗歌",短短几句就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

比如她形容下雪:"这是雪吗?这不是雪,这是老天爷撒的糖霜盐,这是麦苗打滚撒的欢儿,这是老把式笑纹里淌出的农谚。"

这样的诗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和智慧。

吕玉霞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在抖音上,带“农民诗人”标签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10亿次。

这个数字背后,是千千万万像"二姐"一样的普通人,用最质朴的语言记录着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从送外卖的王计兵到放羊的李松山,从矿工陈年喜到更早成名的余秀华,这些"草根诗人"的走红绝非偶然。

为什么我们会被"土味诗歌"打动?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身份反差带来的惊喜。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诗人应该是戴着眼镜、捧着书本的文化人,很难想象一个整天在地里干活的农妇能写出这么生动的诗句。

但正是这种反差,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诗意从不专属于某个阶层,它存在于每个认真生活的人心里。

更打动人的是这些诗句里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就像网友说的:"二姐的诗不用翻译,一听就懂。”

她没有刻意追求什么深奥的意境,就是把种地、做饭这些日常小事写得活灵活现。

这种真实,恰恰是很多专业诗人缺少的东西。

谁没见过下雪?但能把雪写成"老天爷撒的糖霜盐"的,恐怕只有真正在田间地头劳作过的人。

移动互联网给了普通人怎样的机会?

要说"二姐"们能火起来,短视频平台功不可没。

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上三农领域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了65%,其中不少都是分享乡村生活的普通农民。

放在二十年前,这些人的诗歌可能一辈子都发表不了,但现在,他们动辄就能获得几十万点赞。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算法正在重塑我们的审美标准。

过去决定什么是好诗的,可能是文学杂志的编辑;

而现在,成千上万普通网友的点赞和转发,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样的诗歌能打动人。

就像有位网友在二姐视频下的留言:"这才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诗。"

诗意真的离我们很远吗?

很多人总觉得写诗是文化人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但看看"二姐"的例子就会发现,诗意就藏在生活的细节里。

她写播种:"铁牛突突跑得欢,种子排队跳进田";写秋收:"金豆咧嘴哈哈笑,囤里粮食蹭蹭长"。这些画面,不都是我们熟悉的场景吗?

其实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的诗人。关键是要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

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诗意不是刻意寻找的,而是在不经意间撞见的。"

可能是清晨阳台上一朵绽放的花,也可能是下班路上遇见的一抹晚霞。

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感受这些瞬间的美好。

如何在忙碌生活中寻找诗意?

1,从模仿开始:不必一开始就追求写出多么惊艳的诗句,可以先学着像"二姐"那样,用比喻的方式描述身边的事物。比如把下雨说成"天空在织毛衣",把刮风说成"树在跳舞"。

2,建立自己的灵感库:准备个小本子或手机备忘录,随时记录生活中的有趣发现。有位诗人朋友告诉我,他最好的诗句往往来自买菜时听到的对话。

3,尝试不同的创作形式:除了文字,拍照、画画、甚至拍短视频都是表达诗意的方式。抖音上就有不少用户用15秒的镜头语言,拍出了特别有诗意的日常片段。

“说到底,追求诗意不是为了成为诗人,而是为了活得更加通透和快乐。”

就像"二姐"说的:"我就是个种地的,写诗就是图个乐呵。"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或许才是诗意的真谛。

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最近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诗意瞬间?是清晨窗台上的一滴露珠,还是深夜加班时的一碗泡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0 阅读:1

淇勤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