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排骨变龙骨黑幕曝光,无良肉贩套路深,消费者如何见招拆招

安安说正能量 2025-02-10 21:15:42

近日,浙江晋江一位女士在菜市场的遭遇引发了全网热议。她花了200多元购买排骨,万万没想到老板在剁碎排骨后竟偷偷掺入大量廉价龙骨,被发现后还嚣张放话:“你打市场监管电话也没用!”直到消费者威胁要发抖音曝光,商家才慌忙退款。这出“偷梁换柱”的戏码,不仅暴露了部分商贩的贪婪嘴脸,更让无数消费者直呼:“防不胜防!

据当事人描述,她当时在菜市场购买排骨,单价高达45元/斤。她特意挑选了靠近颈部的小排骨,共四根。然而,当老板将排骨剁碎装袋时,竟悄悄将超过一半的排骨替换成价格低廉的龙骨(猪脊椎骨)。

她察觉分量和肉质不对,返回理论时,大声质问肉贩老板,自己买的是4根排骨,为什么里面有那么多龙骨!我不要这些龙骨!

女子持续大喊买排骨秒变龙骨,几个不要的呐喊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围观。被发现内幕后的老板不但不道歉,还嚣张放话:“你打市场监管电话也没用!现在不是上班时间”直到消费者威胁要发抖音曝光,商家才慌了,最终迫于无奈退还了她买排骨的钱。

这出“偷梁换柱”的戏码,不仅暴露了部分商贩的贪婪嘴脸,更让无数消费者直呼:“防不胜防!”

这一起事件中,这位无良商家的操作堪称“步步为心机”:

首先,利用加工过程“浑水摸鱼”,剁碎排骨时,消费者难以全程紧盯,商家趁机混入低价部位。

其次,专挑监管薄弱时段下手,春节期间部分监管部门休假,商家有恃无恐。

最后,吃定消费者怕麻烦心理,多数人发现受骗后,因金额不大或维权耗时选择隐忍。

这样的事情也并非个例。近年来,菜市场里面商贩的“套路”层出不穷,以次充好,新鲜肉表层下藏变质肉,排骨中混入龙骨、扇子骨;虚报价格,标价时模糊单位(如“45元”实为“45元/斤”),结账时再玩文字游戏;缺斤少两,电子秤动手脚,8两肉算1斤。

这些手段的共同点在于:利用信息差和消费者信任,将欺诈伪装成“无心失误”。而更令人寒心的是,部分商家被揭穿后不仅不认错,反而威胁消费者:“你以后别来我这买,举报也不怕!”

面对这些无良商贩,我们该怎么办呢?该如何见招拆招呢!与其事后维权,不如提前做好防范:

首先我们要紧盯加工全过程,要求商家当面剁肉、装袋,避免转身后被调包,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在那里边玩手机边等。

另外,我们要学会辨别肉质,排骨肉质细嫩、骨块较小;龙骨骨块大且附带骨髓,价格仅为排骨的1/3。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分不清排骨和龙骨,那被骗也没办法了。

万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不要慌!保留证据,硬刚到底:要现场拍照、录像留证,当场拨打12315或市场管理方电话。若遇推诿,直接发帖曝光——正如事件中的女士,一句“我要发抖音”让商家秒怂。

一块排骨的“偷换”,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钱包,更是整个市场的信誉。当商贩为蝇头小利丢掉良心时,最终只会被市场和顾客抛弃。我们希望有关部门依法严惩无良商家,还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菜篮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