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这一次,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1947年,由于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日薄西山,影响力逐步江河日下,英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施行战略收缩。正是在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在印巴地区搞了一个《蒙巴顿方案》,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开始了分治,同年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印巴争端正式拉开帷幕,二者争斗了70多年,至今都没能争出个结果。
可以说,印巴冲突的诱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克什米尔的主权问题。由于双方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境线,只有一条名义上的"停火控制线",所以一度在边境地区大打出手,甚至还爆发了3次印巴大战。
最近一段时间,原本稍有缓和的印巴局势,因为印度方面擅自更改了克什米尔地区的"政治地位",让紧张局势再度被挑起。
虽然,巴方在冲突发生伊始,一直保持着克制的态度,还多次寻求国际力量的援助。
但也正是因为在巴方总理向国际求援的过程中,得到美国方面愿意帮助巴方,并出面"调停"印巴冲突的承诺。这让印方总理莫迪无法保持冷静了,直接派了9万印军及大量武器进入克什米尔,企图以庞大的军事力量打乱巴方的计划,以及断绝第三方插手的想法。
面对莫迪的咄咄逼人,巴方在断绝两国间铁路服务及贸易往来后,也向边境地区部署了兵力,做好最坏的打算。
在8月中下旬,印巴双方发生交火事件,并互有伤亡,还连带克什米尔地区的平民被卷入其中,一场新的仇恨就此诞生。
在局势剑拔弩张的背景下,巴方也做好了准备回应印度,而这一出手,就是"三板斧"。
第一,巴方或准备主动出击。
据海外网29日报道,印度海岸警卫队收到情报,巴方已经派出了一直突击队,正准备从古吉拉特邦沿岸的卡奇湾进入印度境内。在获知这一重大军情后,印度港口皆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加强海上巡逻,对一些可疑情况进行调查。
从印度方面的反应来看,可以说是如临大敌。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卡奇湾位于印度中西部,该地区星罗棋布着诸多岛礁,印方对此地一直疏于防备。一旦巴方从该地区进入印度,完全能打印军一个措手不及。
所以,巴方的这一记高招,极具"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意味。
第二,巴方又成功试射了一枚弹道导弹。
8月29日,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表示,已成功进行了加纳维地对地弹道导弹的夜间训练发射。据悉,该导弹能携带多种类型的弹头,射程达290公里。
巴方此举非常有深意,要知道,印巴双方都是拥核国家,巴方在这个时候试射导弹,还能携带多类型弹头,很有可能是对印度的一种威慑。
事实上,早在本月16日,印度防长拉杰纳特就公开表态过,印度恪守不率先动用核武的原则,但"未来情况取决于形势"。
巴方总理也表示过,若印巴局势得不到"降温",很有可能引发两国动用核武。
如今,巴方又成功试射了导弹,无疑就是在告诉莫迪,自己已经在做准备了。
第三,巴方总理设置了"克什米尔时间"。
据环球网30日消息,在巴方总理伊姆兰•汗的呼吁下,巴方民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莫迪政府对克什米尔地区采取的一系列举动。
汗还表示,巴基斯坦将和克什米尔人站在一起,他们正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如果印度计划在该地区采取任何行动,"每一块砖头都将遭到一块石头的反击"。
而且,这样的示威活动,巴方将从8月30日开始,每周举行一次,以示对克什米尔人的声援。
也就是说,巴方已经在动用舆论和民意,向印度表示不满和抗议了。
事实上,印度之所以会再度挑起克什米尔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莫迪近几年在国际社会的左右逢源、纵横捭阖,给印度营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所以,印度要想实现"大国梦",就必须解决当初英国留下的"难题"。
但让莫迪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印巴冲突不同以往,不仅卷入各方势力,巴方的态度还如此强硬,频频对印度出招,和以往的态度继而不同,让莫迪十分意外且头疼。
但好在,如今巴方的举动仍旧抱着着克制,并没有挑起大的冲突。但印度方面若不做出缓和局势的举动,情况未必不会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
最后,还是希望印巴双方能保持克制吧!毕竟,用仇恨浇灌的土地,是得不到好果实的。
没有和平,又何来的发展,又谈何"大国梦"?
巴铁看上啥武器 大哥造 要不要打孟买 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