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朝代的更迭是中国历史上经常上演的一幕!
所有的这些王朝,其灭亡的原因都是非常复杂的,很少有王朝的灭亡轨迹是完全一致的。大体上说来,其灭亡的原因不过是内忧外患而已。
其中的外患,就是敌国的入侵。一般而言,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次次南下,往往会导致改朝换代。 比如蒙古灭金,蒙古灭宋,满清灭明等等。当然,也有同一民族所建立的割据政权之间的相互厮杀,比如秦灭六国,曹魏灭蜀汉,西晋灭吴,北周灭北齐,隋朝灭陈等等。对于这些亡国政权,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被对方军事征服。纵然这种军事征服可能有偶然性的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自身国力的弱小才是主要原因。国力弱小的直接表现就是没有一直强大的军队。军事的失败直接导致亡国。(当然了,说的是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至于每个王朝而言,其灭亡的原因又是各有不同。)
秦始皇
第二大因素是内患。内患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一种是统治阶层和民众矛盾的激化。前一种的表现是权臣窃国,后一种的表现是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 先来说权臣窃国,皇帝不能有效控制皇权,导致大权旁落,于是被权臣窃国。
比如北周在消灭了北齐之后四年就亡国了,并不是北周国力弱小,事实上后来隋朝之所以能够在建国八年后消灭南方的陈朝重新统一天下,就是当年北周所奠定的基础。北周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隋文帝杨坚窃取朝廷大权,最后篡权夺位。柴荣的后周在五代后期已经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但后周断崖式的亡国就是因为赵匡胤的黄袍加身。赵匡胤在柴荣前期奠定的基础上开始了扫描天下群雄的统一战争。西汉、东汉、东晋、宋、齐、梁、西魏、东魏、唐等等,都是如此亡国的。
赵匡胤
再来说后者,当统治阶层和百姓之间矛盾激化,百姓走投无路之际,只能揭竿而起。“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在大泽乡的登高一呼,大秦帝国轰然崩塌。王莽的倒行逆施,绿林军、赤眉军冲进长安城,王莽也在渐台被杀。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浪潮之中,躲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也只能对这镜子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红巾军起义后,淮右布衣朱元璋建立大明朝,蒙元皇帝仓皇北逃。李自成大顺军攻进北京城之后,崇祯皇帝识趣地在自挂东南枝。
有些时候,农民起义虽然没有直接推翻这个罪恶的王朝,但却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比如黄巾军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却使得东汉王朝名存实亡。黄巢虽然被杀,但他却使得李唐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陈胜吴广起义
当然,具体到每个王朝的灭亡,其原因可能又各不相同。如果非要总结所有王朝灭亡的共同点,所有这些王朝在灭亡之际又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 我们不是过分夸大个人在历史之中的作用,但实际上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