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果粉2020年的升级之路

麦豆爸爸 2020-09-04 16:02:46
写在前面

自我定位

我和很多真果粉一样,关心着苹果的每一次的变化,从小更新到发布会都不会错过,我又和很多非果粉一样,虽然产品很动心,但能打动我去购买的却没有多少,介于两者之间,所以自称为「伪果粉」。

2020年因为各种原因,我的主力设备都更换了,关于这其中的故事让我一点一点地告诉你。

主力设备全新升级,13寸到16寸

和很多果粉不同的是,MacBook Pro才是我的第一款Apple产品。14年年底初次见到它,除了被外观极简设计震撼之外,软件的设计感和易用性也让我大开眼界。这台14年的最低配的MacBook Pro就这样陪伴我到了2020年,现在使用它日常办公还是没有任何问题,让我打算升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Raw格式图片处理:在学习拍摄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使用jpeg格式的图片,即使是同样的布光环境,有时候拍摄的色彩还是不一致,再后期调整时幅度不大。后来接触到Raw格式,后期调整的宽容度很大,但这时候电脑却不给力,尤其是处理多张Raw格式的图片,半天没有反应。

娱乐至上的年代,视频更有传播力:一方面是视频传播力确实好于图文,另一方面有时候视频更能展示产品的特性,这是图片和文字不能替代的直观感。

以上两点便是我在今年更新MacBook Pro的主要原因,有了需求之后在购买时选择就非常清楚了。因为工作的关系可以走教育优惠,借暑期活动入手了定制版的低配16寸MacBook Pro,我定制的主要是内存,升级为32G,做这样的升级理由如下:

32G的内存不管是后期处理照片还是在跑虚拟机时都会更加从容一些。

500G的SSD目前能够满足我的使用,如果后期剪辑视频可以配合雷电3外接SSD,速度也能有保证。

CPU这方面我一直没有考虑升级i9,主要是因为散热,我这台i7在夏天使用底部明显发热,好在键盘部分没什么影响。

GPU我并没有升级,AMD 5300升级到5500的意义不大,在往高升级显存钱包又不允许,所以保持原有。

现在使用这台16寸的MacBook Pro快有一个月的时间了,简单说说我的使用感受。

震撼,从视觉到听觉

虽然自己知道16寸采用了窄边框的设计,但第一次点亮16寸MacBook Pro屏幕时,还是非常震撼。更窄的边框,更高的屏占比,更大的屏幕,不仅是视觉观感上很好,而且笔记本双窗口办公变成现实(之前的13寸在双窗口显示内容太少)。

震撼,远不如此!我是一个耳机的重度使用者,EarPods+魅族HD60的搭配基本上涵盖了我在电脑前的所有时间。即使再舒适的耳机戴时间长了也会有不适感,但为了能更专心工作只能这样。但第一次使用16寸内置的六扬声器音响听歌时,音效确实很棒,所以现在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优先考虑使用内置音响听歌。

快,不止一点

作为生产力工具,相比没有人不喜欢快吧。但这台16寸MacBook Pro的快体现在各个方面:

开盖即开机,TouchID让解锁更加简单:虽然很多使用MacBook Pro的人都是习惯不关机,但开盖即开机还是省去了一步。TouchID不仅仅在解锁电脑时非常方便,在软件购买、安装同样便捷。

硬件升级,让多任务处理更从容:从13寸升级到16寸硬件巨大的升级,无需数据做备注,直观就能感受到差别。

热,自始至终

MacBook系列的发热问题一直备受诟病,这点在我的13寸上就已经体现。这次升级到16寸后,随着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虽然采用了更先进的散热系统,但发热还是从始至终一直存在。

日常办公使用发热处于温温的状态,修图、剪辑视频时发热就更加明显。好在发热主要集中在键盘上部和背部,对日常使用并没有多大影响。

但个人还是建议将MacBook Pro架起来使用,一方面便于笔记本散热,另一方面可以让笔记本更高一些,避免低头办公。

其他感受

关于重量和尺寸:不管是13寸还是16寸,我通勤使用时都是背双肩包,所以这点对我的影响到没有那么大。

更大的触控板:MacBook上的触控板一直是行业一流,这次更大的触控板使用起来更加顺手。

没有存在感的TouchBar:TouchBar是我目前升级后感受最不明显的地方。虽然能显示更多的内容,但我还是没有意识去低头选择,特别是在双屏办公时。

老样子的剪刀式键盘:除了键位随着机身尺寸变大而变大,需要短暂的适应外,手感没有多大变化(14年Pro采用的也为蝶式键盘)。

4个全速雷电3接口:半喜半忧,这点我会在后面的扩展坞部分介绍。

以上便是我在使用16寸MacBook Pro的升级感受,说完了生产力设备,我们再来看看随身设备——iPhone的升级。

iPhone 11,也许是下一个iPhone「钉子户」

直到现在,iPhone 6s Plus使用起来还是比较流畅,我购买的是128G版本,所以存储也没有太大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升级手机呢?原因是我妈想要换一个手机,本来打算是买一个新的给她,但她非要用现在我这台(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便有了这次升级。

这里说句题外话:如果家中有老人想要换手机,其实我比较推荐一两年前的iPhone使用,一方面是因为iPhone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容易上手,最重要的是iPhone非常安全(加入家庭后甚至可以管理付费内容)。

在使用这段时间,对11的感觉和6sP一样:采用全面屏新的设计、更强的处理器、更好的续航、更低的价格,这一切给我的感觉就是iPhone 11也许是下一个iPhone「钉子户」。

更厚、更重换来更好的续航

更厚、更重是我第一次上手iPhone11的感觉,套上壳之后就变得更加厉害。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能用一天的续航,之前使用的6sP电池计划更换过一次电池,但续航水平还是不能够满足一天的使用,现在iPhone11没有这个问题。

非全面屏到全面屏

外观上的另一个重大改变,点亮屏幕,确实比较惊艳。四周比较粗的黑色边框随着11价格降低越来越细😂。iOS图标改为圆角后确实和全面屏的iPhone更加搭配一些,在之前的iPhone6sP上并没有这种感受。

TouchID到FaceID

由于疫情的关系,这点改变是给我带来最大不便的地方。虽然网上有教程教大家如何佩戴半边口罩实现FaceID的录入,但这种识别对口罩的贴合度和位置有较高的要求,我就很多次调整半天口罩还是没有识别,只能输入密码。

在iOS更新后缩短了从识别口罩后到输入密码的时间,但这点还是不如TouchID来的更加直接、安全。

熟悉的界面,陌生的操作

外观的改变是我这次升级iPhone11影响最深的地方,当我开始使用iPhone11后,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不同的是全面屏的手势操作,需要一两天的适应,上手也不是很难。

界面和功能虽然都一样,但响应的速度明显变快了,这点在你用完11后再换回6sP后感受更为明显。虽然6sP现在用还是不卡,但你不得不承认它已经过时。

出色的摄像表现

都说摄像最重要的是想法,但器材的好用却能帮你事半功倍。从6sP到11摄像系统的提升是巨大的,不管是白天、人像还是夜景都有质的提升。这点体现在我外出照相用11的次数越来越多,而不是拿出佳能单反。

另外现在开始学习视频制作,iPhone11是我主力的设备机,先用手机拍摄好后再考虑是否需要升级设备来提升画质。

其他感受

令人头疼的信号:因为是集团用户,所以电信卡是我的主力卡,副卡是联通卡。这里吐槽的就是电信,我已经有很多次接不到电话,好的时候会有短信通知谁给我打电话,坏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有人给我打电话。至于4G上网,因为是两张卡,哪个信号好就用那个,反到对我的影响不大。

万年不变的5伏1安充电头:虽然iPhone11支持快充,但官方带的充电器还是和之前一样,所以如果想要实现快充需要自己购买额外的快充头。

舒适的降噪体验:AirPods Pro

AirPods Pro是和MacBook Pro暑期活动加差价购买的,在选择耳机时我并没有犹豫,主要考虑如下:

优秀的降噪表现:这是我选择它最主要的原因,一旦体验过优秀的降噪之后就回不去了,让你在嘈杂的环境中迅速进入自己的世界里。

iOS14立体声和多设备无缝切换:现在iOS14Beta版已经支持立体声,但国内的视频网站还没有跟进,可能要等到正式版了。

至于音质,个人感觉因为有降噪的加持,环境更加安静,所以音质会好一些。舒适度在入耳式的耳机上算是很好的(配合通透模式),但仍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关于AirPods Pro的做工相比不用我再吐槽了,有点松垮的耳机盖,这点真的不属于Apple的风格。

Tips:推荐大家给AirPods Pro购买Apple Care+,299元,我是属于对产品使用比较用心的,这点从我使用快5年的6sP上可以体现出来,但这次AirPods Pro不同,它的使用时间比较长,只要带手机就会戴上它。不管是电池损耗,还是意外掉落,这让AirPods Pro都变得更加脆弱,购买Apple Care+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了。

扩展坞:真无线桌面的必备产品

在真正无线化桌面到来之前,一款优秀且稳定的扩展坞似乎是每一个用MacBook Pro的必备配件。很多人戏称苹果是靠买配件起家的,这次我购买了CalDigit TS3 Plus。

CalDigit TS3 Plus是到目前为止我购买的最贵的的配件,关于这款扩展坞的表现稍后我会和贝尔金的扩展坞做一个对比,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只是说一下我选择扩展坞的需求:

外接显示器:我是双屏使用的爱好者,所以一直是外接显示器使用,目前是2K屏,但后期会升级到4K屏,所以要支持4K 60Hz的扩展显示。

反向充电:通过一根雷电3能传输数据的同时给MacBook充电,实现一根线连接桌面所有设备。

稳定性:市面上扩展坞很多,但在连接多设备后能保证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都不错的却不是很多。

其他设备扩展:SD卡,不管是照相还是摄像使用的是SD,所以需要。另外还有SSD、TimeMechine的机械硬盘以及各种接收器。

能满足以上条件的也就是雷电3扩展坞(Type-C不行),最后在苹果官网购买的CalDigit TS3 Plus扩展坞,24期免息,这样接受起来更容易😂。

Tips:16寸MacBook Pro标定功率为96W,全负载可能会超过100W,CalDigit TS3 Plus扩展坞反向充电能达到87W,日常使用充电没有问题,但全负载时会亏电。

额外的小体验

「随航」:双屏爱好者移动办公的利器

之前使用14年的MacBook Pro是不支持「随航」功能,升级后我就迫不及待的体验了一下,感觉很好,特别是在移动办公时。

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随航」的表现都比较稳定,这样外出时就可以把iPad作为第二屏幕使用了,极大的提高了iPad作为生产力设备的频率。

Tips:「随航」建议有线连接:一是更加稳定,二是能充电,这样你想单独使用iPad时不会出现iPad没电的尴尬情况。

小米手环—--Apple Watch平替

我对于手环、手表的主要需求是APP信息通知功能,其次是日常健身的数据。而小米手环都能满足我需求。当然在APP和功能上,还是不能够和Apple Watch相比。

而小米手环也有自己的优势,超长的续航时间,一周冲一次就行。更小的接触面积,夏天戴在手上却是要更舒服一些。

尾巴

就像女人爱买包一样,男人沉迷到数码产品也是无法自拔。

而我在一众的发烧友面前却又不像发烧,所以「伪发烧友」似乎更加适合我。

不管怎样,始终保持一份好奇心,一份热情,对待自己、对待家人、对待身边的一切,做热爱生活的生活家。

以上,我是麦豆爸爸,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各位看官老爷,写稿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打赏!!!

您的每一次肯定都是我下篇文章的动力,非常感谢!!!

5 阅读:2784
评论列表

麦豆爸爸

简介:奶爸,数码爱好者,热爱生活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