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郎咸平,曾抛出了一句挺震撼的话:如果大家都不生二胎,50年后中国人口可能会降到5.8亿人。
想想看,现在中国人口超过14亿,要是50年后变成5.8亿,那可是减少了一大半还多。
郎咸平是台湾省人,山东潍坊祖籍,早年在美国读书,后来在香港和大陆教书,名气不小。2010年,他还被网友选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可见他的观点挺有影响力。
郎咸平一直很关注我国的人口问题,他觉得如果生育率不上去,人口大幅减少是迟早的事儿,而且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先说说中国现在的人口是个啥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是14.0967亿人,比2022年少了208万人。这已经是人口连续第二年下降了,2022年减少了85万人,2023年降得更多。人口下降的势头明显在加快。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的有1.9亿,占13.5%。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是个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程度还在加深。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人口结构像个倒三角。
生育率方面,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是902万人,死亡人口是1110万人,自然增长率是-1.48‰,也就是人口净减少。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创了历史新低。
902万新生儿听起来不少,但跟过去比差远了。比如2000年出生人口还有1700多万,2016年全面二胎政策刚放开那年是1786万,可之后就一路下滑。

郎咸平就是根据这样的趋势推测,如果生育率继续低迷,人口会持续减少,到2070年左右可能只剩5.8亿人。
这不是他随便瞎猜的,而是基于当前数据和人口模型做出的判断。
人口政策的影响中国的人口政策可以说是几经波折。新中国刚成立时,人口少,经济落后,政府鼓励大家多生孩子。那时候一家生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小孩很常见。
到了1960年代,人口增长太快,资源跟不上,政府开始提倡计划生育。1970年代,计划生育全面铺开,1980年代更是推出了严格的“一孩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

“一孩政策”确实管住了人口暴涨,据统计,从1970年到2015年,中国少生了大约4亿人口。这在当时减轻了粮食、住房、教育等压力,也让经济发展有了喘息的空间。但长期低生育率让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提前到来,劳动力开始不够用。
为了扭转局面,2013年国家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就是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2015年干脆全面放开二胎,所有夫妇都能生二胎。2021年又进一步放开三胎,还出台了不少鼓励生育的措施,比如延长产假、发补贴啥的。
2016年是个小高峰,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但之后又掉下来了,到2023年只剩902万。放开二胎8年了,生育率非但没涨,反而还在跌。郎咸平就说,这说明光靠政策松绑没用,问题出在别的地方。

为啥政策放开了,大家还是不爱生孩子?答案很现实:经济压力太大,生育意愿低。
现在大城市房价高得吓人,北京、上海、深圳一套房子随便几百万上千万,普通年轻人想买房得靠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掏空家底,俗称“六个钱包”。买完房还有房贷,每个月几千上万的还款,日子过得紧巴巴。
孩子一出生就得花钱,幼儿园几千块一个月不算啥,上小学后补习班、兴趣班一个接一个,钢琴、英语、奥数,都得花钱。到了中学竞争更激烈,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大学学费、生活费又是一大笔,算下来养一个孩子到成年得好几十万。
现在的年轻人多是独生子女,结婚后要养四个老人,有的还得照顾八个长辈。自己爹妈养老都够呛,再加个孩子,经济上根本扛不住。

除了钱,观念也在变。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不想被孩子绑住。
晚婚晚育成了常态,还有不少人干脆不婚不育。女性地位提高了,很多职场女性觉得生孩子会影响事业,宁可少生甚至不生。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不是小事儿,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一堆麻烦。
年轻人少了,能干活的人自然就少。2020年,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有8.8亿,比2010年少了4000多万。照这个趋势,到2050年可能只剩6.4亿。
老年人多了,退休金需求就大。2020年,5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到2050年,可能1.5个劳动力养1个老人。养老金支出暴涨,年轻人交的社保都不够花,缺口会越来越大。

老年人容易生病,对医院、养老院的需求高。可现在医疗资源本来就紧张,老龄化一来,医生护士、养老设施都得翻倍。
郎咸平警告说,人口老龄化就像一头“灰犀牛”,明摆着在那儿,可要是没准备好,撞上来就翻车了。5.8亿人口的预测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的警钟。
面对这样的挑战,得想办法应对。
现在三胎都放开了,但鼓励力度还不够。可以再加码,比如给生孩子的家庭发更多补贴,减免教育费用,延长产假和陪产假,甚至直接奖励现金。国外有些国家生一个孩子政府就给几千块,咱们也可以学学。

孩子生下来谁带?托儿所、幼儿园太少,很多地方还得排队。可以多建一些公办的,收费低点,让家长放心把孩子送去。养老方面也得加把劲,社区养老、医保覆盖都得跟上,让年轻人少点后顾之忧。
劳动力不够,可以用机器人、人工智能顶上。日本老龄化比咱们还严重,人家就靠自动化弥补了不少缺口。咱们也可以推产业升级,提高效率,少依赖人力。
郎咸平觉得,政府得真金白银地支持生育家庭,降低养育成本,才能让大家敢生。光喊口号没用,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
参考资料
人口发展政策,未来该如何继续改革?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