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在这里描述一个非常常见的亲子共处场景。
一天,小小正在茶几上画画,她妈妈走过来说:“你画了什么?给妈妈看看!”
小小有点犹豫,撅起嘴:“动物园。”
妈妈:“嘿,为什么动物园里只有三种动物,这是什么?”
小小说:“长颈鹿。”
妈妈:“脖子画太短了。它看起来像一头梅花鹿。旁边是一只河马还是犀牛?我看不见它!”
小小捏着衣角:“我不知道。”
母亲:“自己画什么都不知道……”
妈妈走到书柜前:“来吧,看看这些动物书!”
小小看着地板嘀咕说:“我想去看电视。”
听到这,你收到了孩子“我不够好,我没有希望了!”的消息吗?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曾经做过一个名为“恐惧形成实验”的实验。一个11个月大的男孩,当他看到一只非常可爱的老鼠时,他的本能反应是毫不畏惧地靠近老鼠。接下来,每当小男孩靠近小老鼠时,实验者敲一根大铁棒来吓唬小男孩。在重复了几次之后,小男孩把“接近老鼠”和“发出可怕的噪音”联系起来,并且不再对老鼠感兴趣。经过几次实验,小男孩害怕一切白色和蓬松的东西,甚至棉花。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所以“系铃人必须解铃”应从父母开始,逐步改变孩子的自卑和胆怯。
首先,学会放手,避免过度干涉。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停止批评和指导,不去说教,不去比较,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没有鼓励的话语,过多的指导仍然会感受像受到来批评。当然,更不要过度保护你的孩子。只要你孩子的活动不影响他人或伤害自己,你就不需要照顾她的一切。依着孩子成长的年龄与能力,适当监控和帮助他们。有时候“冷静地等待,不做判断,不做指导”也是陪伴孩子的好方法。
其次,接受自己,不要哭穷,诚实地面对孩子。想象一下,那些对自己满意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骄傲感,,会是什么样的。。所以请先接受自己。如果你真的过着相对贫穷的生活,也不要哭穷,甚至不要向你的孩子抱怨。不妨诚实地面对孩子,你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的家,真的没有其他同学的家庭富裕。可能有很多以前的原因,比如爸爸妈妈学习不够多,可以选择的工作少也更艰难。爸爸妈妈希望你能用心学习,在未来的人生中有更多的选择。“也许你的真诚会给孩子带来了坚定的力量和勇气。
总而言之,父母的无心之过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胆怯。因此,父母应该学会放手,避免过度干涉。更应该接受自己,不要和孩子哭穷,诚实地面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