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抗日影片中,一细节引人深思,对决的头目顶多是个中队长

史新说 2024-05-30 10:37:25

电影往往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之所以经典,除了因为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之外,更是因为影片更贴近于现实。

经典的抗日影片中,往往会有“鬼子进村”的经典镜头,往往并不是大队的士兵配合机械化的部队,而是稀稀落落的几个士兵,带着几个伪军便冲入村中。

有人会问了,这样的小队有什么可怕,真能够有多大的战斗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攻入东北,在黑龙江拜泉这个地方,日军仅仅派了3名日军便控制了这个地方。

就在不远处的热河,几十万东北军还在那驻扎,听到有日本人来到,连面都没看到就跑的没有影子了。最后才知道,在他们身后,仅仅有128名日本骑兵在追。

一百多日军追着几十万人跑,这就是在当时的一个现实。这些事情,都成了让日军骄纵的原因。

在有些村子里,仅仅有一个日本士兵便占领了村子,有人会讲,派一个士兵他们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不怕被下黑手吗?

老百姓倒也实在,这一个士兵并不可怕,但最可怕的就是这个士兵背后的大队鬼子人马。一旦这个日军士兵死在了村里,搞不好整个村子都会遭到日军毒手。

因此,在敌后战场上,更多的都是这样三五成群的日军小组配置。也就是说,日军用作占领乡镇的士兵,顶多也就几人的小部队,再配上些许伪军。

他们平日里都在炮楼里,需要外出时才会聚集起来出去,就这几人小队,凭借他们的火力和枪法,即便是数倍于他们的民兵,都不一定能够消灭他们。

按照当时的日军配置,一个中队就足以占领一个县,按照人数来说,他们有180多人,1-2门92式步兵炮,2-4挺重机枪,9挺歪把子,掷弹筒与迫击炮也若干,子弹可以说是不限量供应。

再加上他们在当地招收的伪军和汉奸队,这样的人员配置足有几百人之多。在出任务时,可以错峰配备重武器,有时候,仅仅一个小队,都会配上一个机枪班用以增强火力。

在当时的敌后战场上,完全都是靠夜晚突袭炮楼,连一门92式步兵炮都没有。有时候为了拔掉一个炮楼,往往需要几十天的侦查和踩点。

真到了需要拔掉炮楼的时候,很可能被小鬼子一梭子子弹压得抬不起头来,只能是再找机会。

但就是这样艰苦的情况,也没有让我们气馁,还是在坚持敌后作战,靠着缴获一点点壮大我们的力量。

因此,在当时的敌后战场上,一个鬼子中队的配置,对我们敌后的民兵来说,就已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他们靠着手中的武器装备和重型火炮,即便是面对我们一个主力团,都不一定落入下风。

在电影铁道游击队里,里面的鬼子长官也仅仅是个宪兵队长,在《平原游击队》里面的松井,也仅仅是一个小队长。

《小兵张嘎》里面的鬼田也仅仅是个少佐,斋藤满打满算也就是个中佐。因此,在电视剧《亮剑》当中,后勤部的张万和给李云龙张嘴要一把佐官的日本指挥刀,按照真实的历史来说,李云龙一个团级的干部,要想搞一把佐官刀,是一个难以做到的事情。

所以,即便是当时的条件这么艰苦,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在战斗中成长壮大,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0 阅读: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