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将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案发过程哈尔滨市道外区的铁路线一片繁忙,铁路的一边挤满了候车的旅客。
车站派出所民警张辉, 正在道边忙碌地维持秩序,引导旅客分流。
天渐渐黑了,旅客都已散去,忙碌了一天的张辉,拿了一把椅子,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此时,没有人注意到,躲在暗处的一个黑影,右手紧握一把斧头,紧贴着大腿的一侧,在黑幕的掩护下,快速向张辉走去。
张辉感觉后面有人走动的声音,刚转过头,想看个究竟时,黑影拿起斧头向张辉头砍去。
罪犯袭警现场
张辉感到头剧烈疼痛,本能地抓起行凶者的的右手臂,拼命抵挡,但因事先毫无防备,歹徒不停地挥舞着锋利的斧头,他渐渐体力不支,倒地身亡。
歹徒迅速抢走了张辉的一把77式手枪,和5发子弹,匆忙消失在黑夜里。
此案发生在2009年5月5日19时40分。
罪犯抢走的枪支和子弹
确定嫌疑人杀警抢抢,性质恶劣,案情很快到了各级公安指挥机关,并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
“5.5”专案组迅速成立。
现场走访时,一个目击者说,看见一个大约30多岁的男子,身穿灰白色长袖,中等个,手里拎着一个东西,慌忙离开的。
这是仅有的罪犯特征,想从哈尔滨市1000万人口中寻找一个穿灰色长袖的男人,难度可想而知。
只有发动群众,多渠道提供线索,然后进行过滤,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专案组印发了数万的传单,派人张贴大街小巷,发动市民针对周围可疑的人员,提供线索,由侦查员逐条甄别,警方并提供10万元的奖金。
警方做了大量的摸排工作,甄别了数千条举报信息,但都被一一排除。
罪犯像幽灵一样,消失地无影无踪,案件的侦破一时陷入僵局。
案发几个月后,也就是2009年8月29日夜里,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公路桥头,突然传出一声枪响。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发现一名中年男子倒在血泊中,胸部中弹,生命垂危,现场发现一枚弹壳。
经弹道痕迹专家鉴定,弹壳正是从“5.5"案丢失的77式手枪中射出的。
同时,因抢救及时,被枪击中的男子脱离了生命危险。
看着病床边众多警察,该男子睁开眼睛,开口的第一句话说道:“王厚军要杀我”。
经过询问,警方很快知道案情的经过:
该男子名叫陈长富,他提到的王厚军是他的"狱友"。8月29日晚上7点左右,王厚军要陈同他一起抢劫。于是,二人潜伏在哈尔滨市松北区公路桥头东侧的树林里,伺机抢劫。
后因陈胆怯,不想干了。王厚军威胁说:“你干也干,不干也要干,你知道我的事了,如果不干,信不信老子一枪打死你。”
陈长富还是坚持不干,王厚军对着他的胸部就是一枪。
警方立即调阅了王厚军的档案。
王厚军,男,1971年3月11日出生,户籍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人。
从1988年5月开始,到2000年5月间,共3次入狱,心狠手辣,杀人、抢劫等无恶不作,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牢里度过的,有极度仇视社会的罪恶心理。
在此案发生的前5天,也就是8月24日晚,他和陈长福手持利斧和手枪,在路边抢了一个中年男子的一部手机和1000元现金,并将男子打成重伤。
自此,“5.5"袭警抢枪的重大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
2009年9月1日,公安部向全国发布了通缉王厚军的A级通缉令。
于是,一张围剿重犯王厚军的大网,在全国悄然展开了。
由于罪犯手里有枪,而且是一个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惯犯,一作案,就会是恶性重案,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王厚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天不除,后患无穷。
警方多种侦查措施齐头并进。
一时,大庆市街道、农村;路边,商铺以及家家户户都张贴着、或者散发有案犯王厚军的彩色照片,人们对他的相貌特征都有一个基本了解。
2009年9月5日下午,也就是围捕的第二天,大庆市肇源县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市民打来的电话,她是肇源县一个餐馆的女老板。
她说,下午5点多,来了一个吃饭的男人,外形很像通缉令上的王厚军,因为这个男人的奇怪举止让她印象很深:穿着一个浅灰色的棉袄,右手一直插在裤兜。
接到电话,大批的围捕警力迅速赶往饭店附近,进行拉网式排查。
据目击者说,有一个男人从饭店出来后,骑着一辆红色摩托车向北走去。
北面就是通往农田的区域,是大片的玉米地,玉米茂密。
警方判断,王厚军是一个多次被打击处理的惯犯,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无处不在的通缉令的照片,有人的地方他不会躲藏。
他一定会往苞米地里逃窜。
围捕的武警、特警、警犬迅速赶往苞米地,进行网格式包片搜捕。
警察在苞米地搜索罪犯
搜捕人员在接近玉米地的中心区域时,发现了一辆红色摩托车,还有犯罪分子留下的大便,烟头、废纸和方便面空盒等,但不见罪犯的身影,显然,罪犯已经狡猾地逃脱了。
围捕进行到第4天,上午9点30 分,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老渔民打来的报警电话。
电话中,他声音急切,说有一个男人,来到他的渔棚,向他要食物吃,随身有枪。
因为老人方言很重,语速也快,接线员一时没有听清他说的具体地点。
正当警方全力核查具体方位的时候,这位渔民又打来了电话,并提到罪犯用枪抵住他的头。
后来得知,老人做完饭后,故意说要到江堤上喂牛,在王厚军吃饭的空挡,他出去用手机报的警。
打完电话,老人把电话藏在裤腰。
刚藏好手机,王厚军追了出来,用枪顶着老渔民的头,说:“老东西,你是不是出去报警了?"
渔民说没有,王厚军没有搜到手机,就用枪把将老人的头砸伤后,快速跑掉了。
渔民被罪犯砸伤头
搜捕人员迅速到达江堤附近,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老渔民报警的位置,在简单地了解情况后,顺着他指的方向快速进行搜索。
由于,当地渔民相互之间不借用船只,在排查时,一家渔民向警察反映,自己的渔船不见了,而且还有一艘船上的船桨也同时丢失了。
警方据此推测,很可能是罪犯自己偷了船,向江心岛划去,另外船上丢失的桨,也是他拿走的,其目的是怕警方划船追赶他。
江边搜索的警察
在江心岛,两个拉货的渔民正在装货,看见一个不熟悉的男人 ,下船后,向他俩走来。
他俩正疑惑地看着这个陌生人,突然,迎面而来的男子,掏出一把手枪,指着其中一个渔民。
说道:“快划船把我送到江对岸去,不然,打死你。" 被指的渔民反应很快,指向江对面故意说:"你还是在江心岛安全一些,我们刚从对面过来,吉林那边全是拿着冲锋枪的警察。"
这时,王厚军听后,迟疑了一下。渔民知道罪犯听了他所说的话,不敢过去。于是故意说了一句“你如果不怕死,我送你过去。"
这位渔民的当时想法,就是想把王厚军困在孤岛上,有利于围剿。
王厚军听了后,感觉过去江对岸不可靠,于是向密林处逃窜。
上午10点左右,搜捕的警察,发现了王厚军躲在岛边的水里,忽隐忽现,因为水里长满了芦苇,难于看得很清楚,于是,向水里投了三颗爆震弹。
这时,王厚军在水里被爆震的剧烈声波逼出,刚一露头,就被警察发现,拼命向芦苇深处游动。
此时,下水的狙击手慢慢向目标逼近,并能清楚地看见罪犯的身影。水下的特警看见王厚军此时有一个抬枪瞄准的动作。
水中的狙击手向罪犯射击
狙击手看准时机,先罪犯一秒扣动扳机,王厚军当场毙命。
结语此案中的王厚军是一个穷凶极恶,心狠手辣的罪犯,多次入狱,具有强烈的仇视社会的极端罪恶心理,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对于社会的危害性极大,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此案能够成功地击毙罪犯,给那些躲藏在社会中的,想以身逆法的危害分子以极大地震慑,也使国家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被击毙后拖上船的王厚军
同时,任何案件的侦破,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极力配合。在上述案件中,老渔民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两次冒险报警,是此案得以尽快侦破的转折点。
罪犯是人民的公敌,只要大家多留意身边一些异常行为,罪犯就会无处遁行。
关于这个案件的侦破,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