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今天看,青岛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知名度,都远远超过烟台。可历史上并不一直都是这样。历史上,烟台开埠要早过青岛,烟台是大清朝北方最早开放的三个通商口岸。当烟台已经是中国北方最繁忙港口、最重要贸易集散地的时候,青岛还是默默藏在胶州湾里的小渔村。青岛是如何崛起,如何完成对烟台逆转的呢?
伴随着青岛的崛起,山东的另一个海滨城市,一样拥有深水大港、1862年便开埠的、有十七个国家领事馆的、曾经是北方三大通商口岸的烟台,却很是失落。关于烟台的历史,我们之后在《铁路带走的荣耀系列》中会和大家详细介绍,这里我们着重看烟台和青岛的竞争关系。

图1.烟台全景
烟台和青岛同在胶东半岛,作为港口辐射带动的区域重叠,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烟台在与青岛的竞争中,最大的劣势就是烟台没有胶济铁路这样的铁路线提供便利的陆路运输。同样的货物,运送到烟台、青岛港口之后,由于没有铁路,从烟台运往山东及华北各地的运输成本比青岛要高不少,而运输时效又比青岛慢。自然而然,随着时间的发展,烟台曾经拥有的华北集散最重要港口、山东省第一大港地位逐渐被青岛取代。

图2.曾经烟台港口盛况
在胶济铁路开通前的1903年,烟台贸易总值要占山东省贸易总值的七成以上,是青岛港的2.5倍多。而短短十年时间,到1913年,就完全反转了过来,青岛港贸易总值已经占到山东省贸易总值的六成左右,而烟台港只占三点五成左右,烟台的贸易总值已经不到青岛港的六成。

图3.烟台港口船只
由于胶济铁路带来的便利交通差异,晚清民国“青岛日盛、烟台日衰“的局面成为当时人热议的话题。一直到今天,青岛也是山东经济的老大哥,长期领先烟台这个胶东半岛的邻居。虽然烟台现在也有了铁路,甚至还有修跨海隧道的规划,但历史机遇一旦错过,领先优势就很难再夺回来了。

图4.烟台全景
《火车拉来的城市》系列,这一期关于青岛是如何超越同处胶东半岛的烟台的介绍就到这里,这是青岛城市系列七期中的第五期,我们下期看一下因青岛而起的二十一条以及五四运动。
历史深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进程中,以现代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事与人,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