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诚这次卖港口闹出的动静或许近10年都没有出现过,不仅港澳办接连批判,甚至连香港两任特首都出面发声,这次李嘉诚的“面子”也是挺大的。

随着官方多次介入,这笔交易的真实目的被逐渐暴露,长和股价应声暴跌,资本巨鳄这次似乎是踢到铁板了。与此同时,这笔交易的“三大硬伤”可能使得这笔交易要黄。
这次卖出的两个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尤其是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的货轮不少都要从这儿过,而按照特朗普一贯的尿性,不排除接手后会对中国货轮加收最高达30%的过路费。

不仅如此,这笔交易地合同中,贝莱德财团明确要求李嘉诚把港口的管理系统和调度算法一块儿交出去。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软件系统,里面藏着货物流向、吞吐量、航线数据,一旦落入美国情报部门手里,那中国在这条线上的外贸可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其实这笔交易本来就漏洞百出,其中至少有三大硬伤,而随便哪一条都能让这笔交易暂时被搁置。
第一个就是这笔交易不排除存在“经济霸凌”,近期外交部在回应此事时就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虽然没有点名次交易可能存在霸凌现象,但明眼人都知道,自从特朗普二进宫之后,就一直嚷嚷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贝莱德CEO劳伦斯·芬克还多次跑去白宫跟特朗普汇报进度,你说这是“纯商业行为”,可能很难让人信服。如果真的存在霸凌现象,那这笔交易很有可能就会被作废。
第二点就是李嘉诚的狡辩站不住脚,李泽钜多次表明自己卖掉的是“低效资产”,要聚焦高回报业务,可数据一摆出来就露馅了。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年收入好几亿美金,利润率并不低,所以就有不少网友都调侃:“低效资产都能卖228亿,那高效资产得是什么概念?”这逻辑,连三岁小孩都骗不过。

第三点则是法律红线,《反外国制裁法》和《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法》中明确表示涉及国家安全的交易,政府有权直接叫停。巴拿马运河的港口算不算关键基础设施?答案不言而喻。这地方要是被美国人掌握,那中国货轮的命脉就被美国人捏在手中了,更别提那套管理系统和算法,妥妥的核心数据,交给美国等于自废武功。
所以香港特首李家超那句“依法处理”,也在提醒李嘉诚,香港可不是资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地盘,国安法落地后,谁敢踩红线,谁就得吃苦头。

李家超
这笔交易刚曝出来时,长和的股价倒是挺争气,3月5日暴涨了20%多,市值一度冲到1800多亿港元。可好景不长,官方态度一明确,市场就慌了。过去两天,长和股价直接跌了8%,市值最高一度蒸发近百亿。
资本都不傻,这交易要是真黄了,李家可不是赔点违约金那么简单,名声、信誉都得搭进去,所以提前抛售也是个稳妥决定。
更耐人寻味的是,路透社最近爆料,长和本周的财报会议已经打算延期召开。对此有分析师表示,一家蓝筹公司不召开财报会议,这事儿太罕见了。

而且股票暴跌之后,李家也没有发声,换平时,李家肯定会站出来解释两句,稳住投资者的心。可现在一声不吭,摆明了是心里有鬼。所以外界猜得最多的,就是长和自己也不知道这交易能不能成,干脆先躲起来,看看风头再说。
其实早在2015年,央企招商局想出1500亿港币买和记港口40%的股份,按当年汇率约为180亿~200亿美元,但李嘉诚当时嫌价格低,硬是没卖。结果十年后,美国人砸了1771亿港元买了100%股份,他倒痛快答应了,这难免会让人认为是给美国人递刀子。

如今外交部表态,香港两任特首发声,两大信号都表明李嘉诚这1771亿没那么容易套现。
希望李嘉诚能明白一个道理,要是真把港口交出去,短期内是赚了,可长远看,在中国这边的生意怎么办?香港市场还待得下去吗?
官媒那句“伟大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不仅是对华为那样的企业的表扬,也是在敲山震虎,告诉李嘉诚,要想保住“伟大”这俩字,最好掂量清楚。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中国正调查李嘉诚出售港口?外交部回应》

大河报:《李嘉诚卖港口给美国财团,李家超、梁振英表态!长和港股市值一度蒸发78亿港元!》

李家这次大难临头了
好像港口过多少年就到期作废了,那时候一分钱都卖不出去了,所以说是低效资产吧
以反垄断法来说事[呲牙笑]
必须得把李狗家族资产给想办法收归国有[得瑟]
如若交易达成必成千古罪人.港府和北京必将搞他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必将冻结在华所有资产伟大的商人不敬畏历史和政治.必将声名狼藉
好像港口过多少年就到期作废了(没有产权,只有使用权),那时候一分钱都卖不出去了,所以说是低效资产吧
把这个老家伙抓起来判刑,震慑一下一些不爱国的资本家。
坚冲抵制这个卖国贼
必须阻止这个交易
李嘉诚一家滚出中国带着你们的那些臭钱赶紧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