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真的“想钱想疯了”!
4月16日,白宫新闻处撂出“狠话”,已经有75国愿意和谈。若中方依旧“油盐不进”,不排除会将“关税杠杆”从如今的145%,再度抬高到245%。
就问你“怕不怕”?
原以为,这已经够疯狂了。
结果,一位叫做马克的美国众议院议员,竟然手握几张“清朝的债券”,大放厥词的想要对华发起“讨债议案”,并扬言“中国若不认这些债券,美国也可以不承认中国手中的几千亿美债”。
马克“这一手”,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目的?
美议员“滑稽之举”背后的恶意
据美媒《国会山日报》刊文称,以马克为首的一些众议院议员,竟拿出几张110年前的“债券”,在美国议会上发起“讨债法案”,扬言要求中国连本带息,偿还欠美国的总计1.6万亿美元的债务。
这些债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1911年版的“湖广铁路债券”。另一类则是1913年版的“黄金融资债券”。
前一种债券,直接追溯到清朝时期,后一种债券也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
如今,美国众议员竟把这些“老古董”拿出来,向中国“讨债”,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令人感到无语的是这议员张口就要1.6万亿美元,而截至今年4月,我们手中持有的美债也就大概有7590亿美元。
算下来,咱们还得倒贴美国8400亿美元?
就说这事“神奇不神奇”?
其实,有关这些“债务”早有定论,甚至就连美国对这些“历史债务”也有明确的说明。
像是“湖广铁路债券”,当时发行的总额接近600万英镑。即便换算成如今的美元,也就3.2亿美元。
新中国建立时,我们就明确表示,以前的历史债务一笔勾销,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更何况,按照国际法来讲,也就是联合国《国家权利义务宣言》中对“历史债务”的讨债规定,对于国家级别的追债权限也就15年,过期自当“不候”。
至于美国那边,对这件事同样有着清晰的定论。
众所周知,1979年1月1日,中美化干戈为玉帛、建交了。
结果,在建交后的年底,也就是1979年11月5日,不少持有“铁路债券”以及“黄金融资债券”的一群美国人,发起集体诉讼,把我国告上法庭,指责我国“不认这些债券”,变相贪没、赖掉了本金和利息。
这件事前后“闹腾”了7年之久,直到1987年,此事最终迎来定论。
美国联邦法院直接裁定,无论是“铁路债券”还是“黄金融资债券”,都属于遗留的“恶债”,对于新中国而言是没有任何偿还义务的。
更何况,这一判决是最终判决。
所以,自1987年之后,再有美国人提起类似诉讼,别管是个人,还是集体诉讼,美国法院直接“驳回”,而且明确告诉对方,这些“债券”已经不具备法律效力,更不会受理。
这就是美国当年对这件事的最终“法律定论”。
如今,马克不仅跳出来“炒冷饭”,还将这些债务换算成美元之后,以每年接近6%的复利叠加,直接整出1.6万亿美债。
更关键的是这样“胡扯”的法案,竟然被递交上来,这不是“儿戏”吗?
不止如此,这期间不仅有一批美国众议员跟风“起哄”,把议案“顶起”,而且还有《国会山日报》这种“大报”,也就是美国权威政治报刊刊登。
这是几个意思?
不得不说,美国的政治越来越魔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既然能成为美国众议员,哪怕“众议员”这种平民议员身份确实比较好混,但是好歹对方也是“美国精英”,怎么会整这种“自取其辱的幺蛾子”?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美国精英阶层当中,已经有相当一批人“慌了”。
他们知道,美国的“债务游戏”越来越玩不下去了,而美债的崩盘虽然并不会立刻出现,但那根“绞索”实际上已经套在了“美债的脖子”上。
所以,一群美国人迫切的想要通过“赖账的方式”,延时美债的彻底崩盘。
正因为如此,当众议员马克高举着几张“铁路债券”、“黄金融资债券”,堂而皇之地提议,“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这几张债券,赖掉欠中国的7000多亿美元”的那一刻开始。
他的样子其实与二十二年前,小布什时期的国务卿鲍威尔,在安理会上举着“装着洗衣粉”的试管,理直气壮宣布这是“伊拉克研发化学武器证据”,从而发动那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简直如出一辙。
更直白一点讲,他们不在意“证据”的真假,也不在意“事情合不合情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抢劫”或“发动战争”的借口,仅此而已。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举动“滑天下之大稽”。但在那些对华“主战派”看来,“我赖你的账,抢劫你的财富,不需要你认同的证据,只需要我们认同的借口”。
特朗普“关税战”背后的破釜沉舟
无论是特朗普整出的“关税劫掠”,又或是马克这位众议员手握“历史债券”,这一幕幕滑稽画面的背后,实则是美国迫在眉睫要面对的美债压力。
正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借钱逍遥,迟早要砸锅卖铁,甚至‘以命抵债’的!”
如今,美国就面临如此境遇。
2025年,也就是今年,特朗普将面临9.2万亿美元的债务迎面砸下来。不仅要还债,还要偿还这笔债务的巨额利息。
更让特朗普有些“抓狂”的是2个月后,也就是6月份,他需要集中偿还高达6.5万亿美元的债务,其中利息部分就占了美国去年全年GDP的九分之一,达到了“肝颤”的3000亿美元!
问题是大家不仅不看好美债了,而且中国抛美债,日本、英国、加拿大等美国“铁杆们”也都一个个变着花样“稳步抛美债”。
若大家都不买美债,这笔钱怎么还?
所以,特朗普才想出饮鸩止渴的“关税毒计”。
他不是不知道这招一出,美国未来会怎样。但是,此“毒招”一出,能立竿见影的得到两个特朗普“期待的结果”。
第一个结果,那就是10年期和30年期的美债利率上涨了,虽然从侧面说明大家都在抛售美债,但同时上涨的美债利率也会吸引一批“投资者”重新接盘。
至于未来需要偿还更多的利益这一点,特朗普已经管不了了,先把眼前“还债”这一关迈过去再说。
第二个结果,那就是别管“税收”,还是借着这波“关税霸凌”从各大经济体身上榨取的利益,不仅能在眼下带来更高“收益”。
更关键的是他还能借助“谈判”与“利益再分配”,强化围绕在特朗普身边的“各方利益团体”,从而稳固特朗普阵营的整体实力,让特朗普有足够的力量,应对来自民主党与美联储的“反扑”。
至于特朗普为何与美联储“不对付”,除了竞选时特朗普扬言要“分享”走美联储对“升息、降息”的部分决策权之外,中间还夹杂着特朗普与犹太两大派系之间的“纠葛”。
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关税”把水搅浑,从而火中取栗,创造对当下特朗普阵营有利的局面。至于未来所到来的“迟来的反噬”,特朗普实则顾不上了。
尤其明年11月份,特朗普还要“真刀真枪”的殊死守住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话语权。
一旦其中一院话语权被民主党重新夺走,对特朗普政府接下来的各种“动作”,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所以,留给他的时间其实只剩下1年半。
在这一年半里,别管他怎么“整活儿”,但必须拿出一些“亮眼的政绩”,才能让他的支持者,以及更多美国人继续支持他,甚至支持他竞选、连任2028年美国总统。
看懂这一切,也就明白特朗普为何颁布“对等关税”,将所有经济体拉入这场“大混战”。
不这么做,照猫画虎的推进政策,他无法“破局”!
这也应了“风浪越大,鱼越贵”的道理,而世界不乱,他特朗普如何火中取栗、四处“劫掠”,给美国债务“续命”?
加州带头发难,特朗普给出“承诺”
4月1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称,加州州长纽森一边指责特朗普的“关税镰刀”害人害己,深深地伤害了加州人,而且也伤害了所有美国人。
所以,他要对特朗普的政策“拨乱反正”,将他告上法庭。
表面上看,纽森算得上第一个扛起“反董王关税”大旗的“蓝州”州长。
但实际上,纽森在狂喷、吐槽特朗普“关税”政策到底有多么荒唐、危害有多大的同时,他也“夹带私货”,不断暗示他会竞选四年后的美国总统。
换而言之,“反关税”政策背后,由纽森“带头”,开始掀起一场基于“政治正确性”与四年后“民主党候选人”之间的威望造势活动。
用再直白一点的话讲,就是要借助“董王”的关税政策,给自己刷脸、刷知名度,刷威望,最好让全美国的民众,记住“这个人”。
这一刻,随着纽森“站出来”。
不出意外,未来一段时间会涌现出更多“民主党人”,他们将纷纷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发起“百花齐放”的冲锋。
因为,这已经与“关税”政策本身关系不大,而是一场关乎“政治正确性”,以及给四年后的候选人竞选“积累政治资本”的竞争。
而特朗普是谁?
商人出身,所以他早就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正因为如此,他在4月18日接受采访时直言,他认为再过三至四周时间,美国与中国之间能够通过协商,解决这场关税纠纷,并签署协议。
这里边的关键不在于3到4周这个“时间长度”,而在于特朗普给出的这个时间期限,恰恰透露出特朗普内心的焦急。
他知道,他等不起了。
他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中美“关税对峙”,否则他很可能陷入“内外夹击”的被动局面。
这一刻,这场“关税”的主动权,实则已经易主。
主动权,逐渐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东风快递送你们去地下找清朝廷要债😃